趙明在《哈佛商業評論》專訪中揭祕榮耀全球化經驗

趙明在《哈佛商業評論》專訪中揭秘榮耀全球化經驗

榮耀是中國手機界一個獨特的品牌,沒有概念炒作的協助,也不去搶佔能順勢飛起的風口,實打實入市佈局,在短短几年內就搶得了中國互聯網手機頭把交椅的位置。今年1月的賽諾數據顯示,榮耀佔據互聯網品牌市場份額線上線下雙第一,全品牌市場份額第四。2017年榮耀賣出了5450萬臺手機,實現了789億元銷售額。據極光大數據的報告,截至2018年1月,榮耀在中國市場保有率達到9.1%,基本每十個中國用戶就有一人使用榮耀手機,牢牢佔據第一的位置。

中國市場表現不俗,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也快速崛起,從2015年的全球第十,到2016年的全球第八,再到2017年的全球第七,榮耀經歷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而就在今年1月和2月,榮耀海外市場出貨實現超過100%的增長,之前的2017年四季度,榮耀在印度市場同比增幅高達300%,成為當地銷量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品牌。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手機市場整體增速下滑的背景下發生的,根據IDC的數據,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4.9%。2018年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6.1%。

榮耀的逆勢成長,與其一直以來都在堅持推進的全球化戰略密不可分,正是由於榮耀持續深耕海外市場,使得其在中國市場的低迷狀況到來之際,得以從國際市場擷取新發展動力,以保持自身的高速發展上升曲線。在全球化這一點上,榮耀走得早,走得快,走得遠,其開疆拓土的經驗非常令人關注。近期《哈佛商業評論》對榮耀總裁趙明進行了專訪,過程中趙明金句迭出,而我們更可以從中一窺榮耀的全球化奧秘。

趙明在《哈佛商業評論》專訪中揭秘榮耀全球化經驗

榮耀的特色與優勢:起步即高潮

榮耀這個品牌從入市初期就具備全球視野,憑藉過去積累下來的資源與實力,成立兩年之際,就已經將手機賣到全球70多個國家。但初期時榮耀的重心還是在國內市場,榮耀必須要有一個堅固的立足點,才能從國際化轉向全球化。

在將國內市場拿穩之後,榮耀2017年底公佈了自己的全球化計劃,意圖在三年之內進入全球前五,五年之內進入前三。因為有了之前四年的積累與沉澱,榮耀的全球化計劃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而這與多數廠商步履蹣跚的國際化計劃,形成了鮮明對比。

哈佛商學院教授傑弗裡•瓊斯曾提出過理論認為,新興經濟體可以先在周邊國家進行國際化嘗試。實踐中的中國大多數手機廠商也是這麼做的,進軍海外第一站多是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等周邊第三世界國家。榮耀則完全與之不同。在去年發佈的全球化戰略中,榮耀將歐美市場與俄羅斯、墨西哥、非洲、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印尼並列為戰略重點,不搞漸進的市場滲透,而是高舉高打、全面佈局,同時進入各種不同層次的市場。

趙明在《哈佛商業評論》專訪中揭秘榮耀全球化經驗

貫徹落實這一戰略的條件,首先就是榮耀的自身實力了,其技術創新、產品、渠道、市場、服務等各項能力能否支撐得起如此長的戰線,目前還不知道。首先這一佈局是會讓國內所有手機廠商感到羨慕的,此外榮耀自己對前景也是充滿信心,除了要在三年內成為全球前五的品牌,榮耀還計劃在2020 年爭取實現海外銷售收入佔比達50%。在國內體量已經很大的情況下,這意味著榮耀每年要達到近30%的複合增長率,稱其為“閃電速度”並不為過。

榮耀的海外市場策略

作為一家手機公司,要能找到大量熟悉國際市場、立刻可上手操盤的員工並不容易。不過對於榮耀來說並不是問題。

榮耀的人員構成原本就很多樣化,有來自華為運營商體系的,也有來自電商和互聯網行業,乃至於渠道合作伙伴的。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過程中,一方面,榮耀秉承了華為開放的企業文化,用開放的方式進行國際業務擴張;另一方面,華為對於榮耀的國際化也很支持,專門簽發文件在人員流動上對榮耀開綠燈,這使得榮耀能夠迅速集結一支能夠走向全球的部隊。

榮耀在海外實行的是負向清單管理,只要榮耀沒有規定說不能做的,在一線都可以做。此外,只派個別熟悉榮耀品牌、產品和商業模式的種子員工到當地市場去,其他員工都僱傭當地人。按趙明的話說:榮耀的全球品牌理念只有同當地文化相結合,植根其中,才有生命力。

趙明在《哈佛商業評論》專訪中揭秘榮耀全球化經驗

在決策方面,榮耀進行充分授權,由不同市場的一線員工來決定在當地的產品和市場策略。“讓聽到炮火的人呼喚炮火”,讓聽到炮火的人來做決策,這樣做的目的是將效率放在第一位,而不必拘泥於實現形式。

海外的市場情況,在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域差別極大。從過去華為運營商業務的全球開拓中可以看到,與其為一個市場先期制定周密計劃,不如派出戰鬥力強的有生力量直接落地去幹,根據具體情況不斷調整與打磨在當地的市場策略。趙明在專訪中說,榮耀需要問自己的核心問題是兩個,榮耀的產品對當地用戶的價值是什麼?我們能給當地年輕消費者帶來哪些獨到的、與眾不同的體驗?把這兩點想通了,榮耀進入某個區域市場才具備了差異化優勢。

市場健康度和榮耀健康度

榮耀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考核的最主要指標並不是收入、利潤和市場份額,而是市場健康度和榮耀健康度。趙明認為,一個品牌在任何一個國家的長期和可持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構築面向未來成長和發展的基礎,才是榮耀當下的全球化戰略中最重要的事情。這裡面涉及的問題很多,主要是品牌拓展初期在當地市場的勢頭,這個勢頭是向上的,基本可以被視作一個健康的市場。

榮耀將業務拓展至全球,肯定不會遭遇一點挫折就縮回來,而是要做一個長期的打算。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每個區域的管理者都要制定出適合當地的發展戰略,並找到能夠與榮耀長期相伴的合作伙伴,建立起互信關係,與此同時還要在當

地市場建立起與消費者的信任。不能單純地追求銷量和利潤,從而損害渠道、零售、消費者的利益,要對渠道誠信,對消費者誠信,對零售系統誠信,榮耀的健康度也就由此而來。

國際化是將產品賣到國外,全球化則是將全球都當成自己的市場,沒有國內和國外的分別。短短四年時間,榮耀已是國內線上線下第四大手機品牌,堅強的國內業務基礎,給榮耀的全球化戰略輸送了發展資源和人才,助其到全球進行開拓,並從中開發出更多新的商業模式。據趙明所說,榮耀國內市場的發展和海外市場的發展,已經融合成了一盤棋。這就是全球化業務的一個特徵,

中國市場未來只是榮耀全球市場的一部分,與任意單一海外市場都是平行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