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做小米一樣做BIM,講述品茗的BIM生態

像做小米一樣做BIM,講述品茗的BIM生態

小米的生態

小米從做手機到現在的充電寶、插座、燈、掃地機器人、淨水器、電磁爐、空調、路由器、AI音箱,一路走來,製造了一大堆讓人煙花繚亂的硬件,直到AI音箱的出現,大家發現小米要做的是什麼。讓各種家電都能與人直接互動,打造一個智能家庭的生態!同樣的,BIM也是一項全生命週期的工作,建築行業需要一個BIM的生態。

像做小米一樣做BIM,講述品茗的BIM生態

BIM的生態

昨天在鄭州召開的品茗BIM場景化應用交流會上,品茗股份BIM事業部總經理問大家有沒有用一個模型把BIM的全生命週期的工作做出來的。列席的二、三百位國企、省企的BIM行業的人才,而答案是沒有。這說明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這樣一個全生命週期的BIM藍圖,其實施難度是很大的,達到需要一個全行業的BIM生態。從國家政策到行業規範、建設方知識更新、設計知識更新、施工管理知識更新、運維方管理知識更新、電腦硬件的升級、其他硬件的配合、BIM軟件的開發與升級、各種插件的開發與換代,最後才是BIM的落地。其對建築行業的影響程度與深度,與CAD革命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像做小米一樣做BIM,講述品茗的BIM生態

品茗的產品展示

在軟件開發方面,當其他軟件公司都把施工單位當做肥肉,在開發5D施工協同管理平臺的時候,品茗開發出了品茗HiBIM,解決模型快速建立與修改的問題、品茗BIM施工策劃軟件,解決場地佈置模擬問題、BIM模板腳手架設計軟件,解決模板和腳手架的精細化管理問題、品茗CCBIM軟件,解決移動端和輕量化的問題。最後通過品茗雲將這幾款單個的軟件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施工方BIM實施應用的生態。完整的解決施工方從投標到施工準備階段的場地模擬、施工階段的管理,到最終交付的整個施工企業應用BIM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品茗的BIM軟件有對施工規範的體現,通過一些小細節,解決了BIM工作者的大問題。比如,對於排水管道,在施工時是不允許用90°的彎頭的,要用兩個45°的彎頭,而在用revit繪製管道時,繪製兩個45°角的管道,然後把兩個45°的彎頭放一起,連接成一個系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很多機電工程師都被迫選擇放棄這些細節。在品茗HIBIM裡竟然有這樣一個小工具,一下就完成了。感覺天空一下明朗了許多。

像做小米一樣做BIM,講述品茗的BIM生態

排水倒角命令

像做小米一樣做BIM,講述品茗的BIM生態

模型中倒角

也正是如此,才會在使用品茗BIM的時候,有一種故人相對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