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導例:

“我在這座城市上生活了六年了,可是一直沒什麼朋友,我養了四隻貓,可是大家都說應該養狗哎!男的嘛!我覺得狗啊是一種需要陪伴的動物,我是很喜歡狗的,但是我沒有勇氣養。可是夜晚來臨的時候,我就看著窗外的車流,我覺得這個世上這麼多人,可是沒有人想聽我說話。”

“不好意思這位觀眾,我們今天的直播時間已經到了。”

“可是我……”

嘟嘟嘟……

一段時間後

“你好主持人!我今天終於邁出了這一步,我把那四隻貓送給朋友了,我養了一條狗。”

“這是你現在的一小步,也是你人生的一大步。”

“那我可以再邁出一步嗎?”

“當然可以!”

“我們現在在天台上。”

嘟嘟嘟……

上面的句子是電影《後會無期》裡面的一個故事。

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五月份的某一天,在列車上看到一則新聞:數據顯示,近20年來,日本老年人服刑人數一直在增加。除了生活貧困導致犯罪,老年人犯罪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孤獨感。據統計,在被捕的老年人中,近70%都是盜竊案,很多都是小偷小摸。他們有錢卻故意不付,因為在超市偷一個三明治,都有可能被判入獄,所以他們偷東西,就是為了去監獄養老……

騰訊的產品經理張小龍在解釋微信背景圖時說:“人很孤獨,需要溝通”。但是當我們通訊錄、微博、微信、QQ等有著幾百個幾千個甚至幾萬個好友時,你還會孤獨嗎?顯然,我們多數人都是孤獨的。有時候,我們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通訊錄裡有著幾百個好友的電話號碼,但卻不知道該打給誰,於是翻來翻去,就這樣。


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一方面,很多人越來越依賴於手機,因為手機帶來溝通上的便利性,這是勢不可擋的趨勢。但與此同時,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在減少,這使得我們每個人之間的情感關係被弱化,甚至有些人為此失去面對面交流的能力。就算是聚會在一起,多數情況是各看各的手機,缺少聚會的氛圍,也就達不到深層次的溝通與交流。

另一方面,諸多抑鬱症患者中前兆都沉溺於手機中。根據西北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智能手機使用方式能揭示使用者的精神狀態,甚至可以輔助診斷抑鬱症。每天專注手機超過68分鐘的人,更可能患上抑鬱症。

正如蒂姆·庫克2017年在MIT時說的,“科技的負面效應對我們所有人都構成威脅,奪去了我們的價值以及我們對家庭、鄰居和社會的承諾,奪去了我們的愛美之心,奪去了我們對所有信仰都存在相互聯繫的篤信,奪去了我們的尊嚴和友善。”

躲在屏幕、信息、照片或者電子郵件後面很容易,難的是從中走出來,以過好自己的生活,面對真實的自己,並走出去接觸其他人。因此,如何平衡世界現實和數字世界,與人建立實實在在的親密感,這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參考資料:《群體性孤獨》雪莉·特克爾博士著、《社交的本質:扎克伯格的商業秘密》蘭迪·扎克伯格著、電影《後會無期》、中國日報中文網《最新研究發現:用手機超過68分鐘易抑鬱》、《科技需為人性服務》蒂姆·庫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