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石門一中教師陳振華:勇於探索 忘我工作 用愛打造學生未來

尚一網通訊員 陳金枚

陳振華,男,土家族,1971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學地理高級教師。1994年畢業於湖南師大地理系,同年分配到常德市石門一中,現為石門一中地理教師,政史地教研組組長,高三班主任,擔任兩個班地理教學和高三文科培尖班的地理教學工作。

長期以來,陳振華堅守育人第一線,以滿腔的熱情和辛勤的汗水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心繫學生,用愛打造學生未來

無論成績好壞,陳振華從不放棄一名學生,他用愛心、誠心、耐心、責任心支撐起莘莘學子的藍天,2004年,他既有初為人父的家庭忙碌,又有跨高三和初二兩級的繁重教學,在所教高三學生熊音身患紅斑狼瘡之時,他還毫不猶豫的主動擔下了到家輔導這份“苦差”。辛勤的付出讓他收穫成功,當年所教初二會考全縣第一,高考文綜全市第一,熊音考人長沙理工大學。他將學生的差異作為一種資源來開發,積極轉化後進生,推動中等生,催化尖子生,所教學生北大清華錄取9人,港大錄取一人,人大錄取14人,復旦錄取2人,其中金弦在2009年奪得省文科狀元,2012年黎曉童奪得市文科狀元,所帶班級有六屆是當年學校高考成績最突出的班級。他的愛心和努力讓不愛讀書的學生肖靚洋考上重點大學,周凌紫考上本二。

在每年四次學生評價老師活動中,學生給他的都是滿分,評價他是一位好朋友、好老師,是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勇於探索,用“鑽”鑄就教壇之夢

自從第一次上講臺,陳振華就不甘於做一名普通的任課教師,誓當“教育家”。在完成好課堂教學的同時,他積極在教育科研領域探經取寶,努力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他主研多個課題,其中“引導探究電教模式的構架與應用”和“網絡環境下德育模式和方法研究”獲省一等獎;“現代教育技術與高中學科整合教學策略的研究”獲市二等獎。撰寫11篇論文,有1篇在國家級刊物《中華少年》發表,有6篇分別在《高考政史地》《英才苑》《教育界》和《時代教育》等省級刊物發表,4篇用於省市研討會交流。2010年,在湖南高考信息研討會上,他作為特邀專家做《二輪複習的策略》專題發言,2016年,在常德市高考信息研討會上,他作為特邀專家做了《2016屆高三地理複習策略》專題發言。他還審定了兩本教輔資料,主編了一本教輔資料。

忘我工作,用“勤”譜寫累累碩果

陳振華23年紮根三尺講臺,勤業敬業是常態,兢兢業業出成績。他一心撲在工作上,用拼命硬幹的精神實現自己人生價值。因常年超負荷的工作,他08年患上尿結石、膽囊息肉,病發也沒有請一天假,12月的一天晚上,他發病摔倒在學校宿舍的走廊上昏睡了幾個小時,醒來腿上劃了一條五寸長的口,血肉糊塗。他擦了點藥就上課了,沒有休息一天,直到高三學生放寒假才住進醫院手術。忘我的工作讓他帶領政史地全體教師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年年文綜高考成績均位於常德市前列,拿了四年全市第一,2007年政史地組還被團縣委授予“青年文明號”。他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先進班集體,優秀團支部。他本人多次受到表彰,2005年被評為縣讀書積極分子,2009年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2015年被評為“縣十佳教育工作者”,2次被評為“縣教研工作先進個人”,三次獲得“東方建築尊師重教奠基未來石門一中之星”稱號,一次市級三等功,兩次縣三等功,六次縣嘉獎,多次獲得“弘慧教師獎勵基金會”園丁獎和“鄭洞國教育基金會”園丁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