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停戰協定簽署65周年:和平,能「談」得來麼?

“27日”,是一個充滿著歷史積澱的日子。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軍正式參戰。也是在27日當天,美國命令其海軍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臺灣。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65周年:和平,能“谈”得来么?

2個月後的1950年8月27日,美軍兩架B-29遠程轟炸機侵入中國吉林省輯安縣城上空。同一天多架美軍飛機分別襲擊了中國遼東省安東市以及安東機場、鴨綠江大橋等地,造成中方3人不幸遇難、20人受傷。

又2個月後的1950年10月27日,東線志願軍第42軍主力全部進佔黃草嶺、赴戰嶺完成戰役展開。而就在這次戰役展開的前兩天,保家衛國的志願軍首次同敵人交戰,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

3年後的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國在板門店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停戰協定以北緯38度為南北朝鮮的軍事分界線,己方各由此線後退2公里成立非軍事區。以此為標誌,歷時3年的朝鮮戰爭結束。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65周年:和平,能“谈”得来么?

見證這段歷史的人用影像資料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停戰協定在簽字12小時後生效。晚上10點左右,板門店上空警戒的探照燈光柱驟然熄滅,空中的兩個船形的大氣球洩了氣後,像兩塊大帆布鋪在板門店大棚外的草地上。彷彿是一種預示:戰爭的燈火熄滅,和平的光亮和空氣升騰了起來。

明天又到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65週年,再回看這些交織著戰爭與和平較量的“27日”,有一些更深刻的道理:和平,從來就不是靠談判能夠“談”來的。表面上的“談”,實則背後是勝戰與潰退的角逐、是戰場上血與火的較量。

實際上,停戰談判於開始於1951年7月,整個過程交織著戰場對談判會場的不斷影響。秉承“手持大棒、心中不慌”理念的美軍,始終不願平等協商,每當在談判桌上達不到目的時,就在戰場上搞軍事冒險,先後發動了“夏季攻勢”“秋季攻勢”。1952年10月,美軍片面中斷談判,向上甘嶺陣地發起大規模進攻。最終,他們收穫了慘痛的失敗。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65周年:和平,能“谈”得来么?

站在歷史的維度,回看那些奉行“弱肉強食”“勝者為王”等“叢林法則”的西方軍隊,我們更能夠理解:談判不是得到和平的決定條件。所以,重新翻看那段歷史,我們無不被那些英勇的志願軍將士所感動。他們在武器裝備極其不對稱的條件下,用“鋼少氣多”的驚人意志打下了抗美援朝這場偉大戰爭。

有人說,“軍人在戰場上用槍拿不回來的東西,不要指望在談判桌上用嘴拿回來。”對於一支軍隊來講,只有真正具備打贏能力,才能有震撼的效果、談判的砝碼、談判的本錢。這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反之,如果打不贏,不僅會受人欺辱,而且付出慘痛的政治後果。

兩年前的7月27日,筆者跟隨《三八線》劇組走進空降兵部隊,在這支部隊的軍史館,得知了這樣一組數據:在長津湖、在龍源裡、在松骨峰、在大同江……在3.8平方公里狹小面積的上甘嶺,一日之內敵人落彈30餘萬發;1萬餘中國軍人,要對抗7萬多敵人;前沿陣地上,經常是以傷殘嚴重的連對抗敵軍齊裝滿員的團,幾乎沒有炮火支援,彈藥常常補充不上;1桶水、1箱彈藥、1個蘋果常常要犧牲好幾條人命還不一定送得上去。

在這種情況下取得的勝利,是中國軍人用意志、用鮮血生命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蹟。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65周年:和平,能“谈”得来么?

為此,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說了這麼一句意氣風發的話:“抗美援朝戰爭表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海岸上架上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聯合國軍總司令、美軍四星上將克拉克則在回憶中黯然地寫道:“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讓人羨慕的榮譽,就是在美國曆史上第一份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上簽字。”

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大到強的關鍵階段,軍事力量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國家安全和發展對軍隊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國家的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軍隊的強弱、戰場的勝敗緊密聯繫在一起。一旦發生戰爭,軍隊必須能決戰決勝。如果軍隊在戰場上打不贏,談判收穫的只能是屈辱與悲痛。舊中國那些林林總總的不平等條約,就是最好的歷史鏡鑑。

軍事的刀鋒,捍衛著國家政權、人民安全,守護著國家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個層面繁榮向好。一旦這個刀鋒鏽鈍,豺狼虎豹就會猖獗和張狂。強軍是歷史的呼喚,是國家的呼喚。

又到7月27日,回望這段歷史,也許能讓我們對身上肩負的強軍使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