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訪談|林榮濱與觀點面對面:三盛之路

领袖访谈|林荣滨与观点面对面:三盛之路

編者按:8月1-4日,博鰲房地產論壇將連續第十八次在海南舉辦。十八年來,幾乎所有房地產英雄人物及標杆企業,都參與了這個全行業年度盛會。

我們尋找中國地產商業領袖們的獨特故事與視野,尋找引領中國地產創新與發展的力量。當他們的故事放置於中國房地產的宏大背景時,我們也就擁有了一種不一樣的解讀中國房地產的路徑與模式。

领袖访谈|林荣滨与观点面对面:三盛之路

觀點地產網 我們稍微提前了一些時候抵達採訪間,林榮濱特地過來說了聲抱歉,“不好意思,麻煩再等我兩分鐘”,他有一些忙。

製造業出身,2000年強勢進軍房地產,去年三盛買下利福地產59.56%股權,把地產板塊推向了港交所。

2015年,三盛啟動賦能式產業投資,教育、健康和科技成為三盛除地產主業外,下一個15年的著力方向。因此,除了利福地產外,三盛還收購多家智能教育、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企業,比如泰福盛世、安心護理、寶島童醫匯等,其中不乏A股上市公司,比如匯冠股份,在完全剝離精密製造業務之後改名為三盛教育,專門做智能教育裝備和服務。另外也發起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家民辦股份制銀行——華通銀行,三盛也是易居中國的股東。

如果不用出差,林榮濱每週要進3-4次健身房,每次兩三個小時,練練器械也跑跑步。到如今十幾年的健齡,鍛鍊已經成為林榮濱一個習慣。

知命之年,他的身型還是保持得很好,我們稱讚他看起來年輕。剛剛帶著三盛走過兩個“十五年”的他,已經再次規劃好三盛第三個“十五年”要走的路。

领袖访谈|林荣滨与观点面对面:三盛之路

來時的路

在我們見到林榮濱之前,我們一直在想,他是一個怎樣的企業家,為什麼在快週轉求規模的大時代下,他選擇了一條不大一樣的道路,三盛何以成就今日之三盛呢?

不忘來時的路,是我們對他形成的最深印象。

在和我們溝通的過程中,提起對他影響較深的人物時,林榮濱說得最多的竟然不是來自房地產行業的公司,而是製造業。將近兩個小時的採訪裡,林榮濱多次提起“玻璃大王”曹德旺,他給予以曹德旺為代表的福建制造業極高的評價。

“福建有很多好的令人敬佩的企業。無論福耀、達利、永輝超市、安踏、聖農等,都在各自的行業做了規模和影響力的全國領先。”

實際上,林榮濱的事業也是起源於製造業。1988年成立的三盛實業,是亞洲領先的橡塑發泡廠商,這種材料被廣泛應用於製鞋業,後來將產品擴展得更加豐富,應用領域也突破了鞋子的範疇,包括體育、建材、裝飾、家居、旅遊、禮品、玩具、包裝、保溫、抗靜電等領域,如今我們腳下蹬著的,手裡拿著的,乃至於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也許材料的一部分正是來自於三盛實業的產品。

這些企業存在的堅持和韌性的品質恰好是林榮濱所欣賞的,即使後來他把重心轉向了房地產和賦能型產業投資,這些品質依然影響著他的經營風格,儘管其實是房地產讓他變得更廣為人知。

“製造業是最難的。”林榮濱認為,製造業普遍存在“薄利”的特點,如何做大做強,企業必須具備足夠的耐心和細緻的鑽研,“它們真的是堅持過來的,二十年磨一劍,不是靠賭出來的。”

林榮濱表示,是製造業教會了他打磨的精神,他把這種精神帶入了三盛的房地產板塊,因此無論在產品質量還是盈利能力上,三盛都有自己的追求,“不管是對我,對消費者、對企業,有追求才能做到極致,如果你沒有追求,人生會平庸很多。”

林榮濱告訴我們,每當他與項目的設計師溝通,末了必定叮囑一句,“不要讓我80歲拄著柺杖去看我的項目時,感到非常遺憾”,他希望三盛的作品能夠成為城市和行業的標杆。

在盈利能力方面,林榮濱的理想是做到兼顧規模與利潤,後者要達同等規模房企的一倍。“經營企業不能只為了規模,而忽略了企業運營的質量。”林榮濱對我們說道。

製造業是深入骨髓的存在,直到現在三盛集團仍舊勤勤懇懇地堅守實業板塊,林榮濱告訴我們,直到現在“我很自豪30年都還堅持於製造業,這需要足夠的韌性”。

穩健的選擇

“穩健,是製造業的重要基因。”林榮濱告訴我們,關於經營企業,他認為不管制造業也好、房地產也好,都是一樣的道理“做企業,現金流要穩健”。這往往意味著企業在行業起起落落的階段更具有抗風險的能力,而三盛選擇的正是一條穩健的道路。

因此,三盛講究“有質量的增長”,即“穩健+進取”,這也正是“雖然是閩系企業,我經營企業和其他人不大一樣”的原因。

然而,這兩年大家似乎更熱衷“規模”。有人認為,在土地成本不斷抬升、調控政策步步逼近、融資條件越來越嚴格的大環境下,過於激進地衝擊規模的企業風險極高;有人認為,一千億是房企的門檻,邁不過去將意味著永遠掉隊。

三盛的上市時間嚴絲合縫地遇上許多企業提出衝擊千億、甚至幾千億銷售目標的浪潮,林榮濱越來越難以迴避規模的問題。

“每個企業都不一樣,資源、經營理念、價值觀完全不一樣——我們追求的是‘穩健的發展’。這幾年敢賭的都贏了,但是賭桌上沒有下來的都不是贏家。”

“目前據說中國有300多幅‘地王’,現在解套就只有幾十幅。土地沒有釋放出來,然後又限價,‘地王’都解套不了。”

“從房地產情況來看,下半年到2019年,還是最困難的時候。”林榮濱對接下來的市場並不樂觀,但他認為三盛的機會恰恰來了,特別是在併購市場:“現在便宜,但還有更便宜的,我認為下半年機會非常多,特別是一些中小房地產企業,最近我們在找一些併購企業。”

“所以三盛還是要沉得住,堅持我們的經營理念。”林榮濱告訴我們,無論上不上市,三盛經營企業的理念都不會有所改變,唯一的變化是上市之後資本市場會對企業更加認可。

他認為過去的房地產行業過於浮躁,並預判未來將回歸本質:“房地產早幾年的成功案例在這個時期不一定是適合的,現在回到本質,回到財務報表和利潤。”

下一個15年

他認為還是“要回到企業的本質,回到經營本身”,而這恰恰是三盛一直在堅守的東西。

“現在二胎又放開了,我認為在未來的10到20年中需求還是很旺盛的。”他還是看好地產行業的未來:“關鍵是怎麼去做。”

林榮濱告訴我們,去年開始,三盛把戰略理得非常清楚,為整個集團的架構做減法。如今,三盛已經想好了下一個“十五年”要怎麼走。

“我做了15年製造業,再做15年的房地產,接下來做15年的賦能式投資。”林榮濱將三盛的發展分為了三個階段,在當前的這個階段,除了房地產這個主營業務外,他認為“國家對產業很支持”,三盛將通過“賦能式投資推動產業”,重點著力領域為教育、健康和科技。

“我們最近提出了‘智教康養、築家理想’的全新定位,專注中國家庭頭等大事,中國家庭最關注什麼?一房一老一少一健康。”林榮濱表示。

之前,三盛集團在推動地產板塊上市之後,又開始收購A股上市公司。

其中一家原本叫匯冠股份,為了突出教育主業,集中精力做好教育,三盛集團決定把匯冠旗下從事通信材料製造業務的子公司剝離賣掉,並改名為三盛教育。林榮濱告訴我們,三盛教育體系正在形成,希望從幼兒園抓起,到未來逐步涉及至更高層面的教育,包括小學、中學和三盛大學。

在教育、健康和科技等板塊的收購,十分符合目前三盛集團的“賦能式產業投資”路徑。林榮濱為我們解釋三盛對“賦能”的定義:“做任何行業都沒有捷徑,只有把能力建立起來,所以叫賦能式投資。無論做地產還是其他任何行業都一定要沉下去打磨。在中國拿地現在比較難,還是要把產業賦能做好,純粹為了圈地肯定不行。”

林榮濱將製造業的經營理念延伸至房地產,又延伸至三盛的下一個15年,“要熱愛。教育,很喜歡才能做得好;如果不喜歡,純粹當成生意來做,就不能做到極致,也失去了最核心的價值。”

在兩個小時的採訪裡,林榮濱由工作聊到生活,我們發現無論是經營企業還是經營生活,他始終恪守著從製造業傳承的精神。

“運動很枯燥的,我堅持了十幾年。人就是這樣子,堅持很重要。”林榮濱說,無論是鍛鍊、地產、教育或是其它,都是一個道理。

以下為觀點地產新媒體對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先生的採訪實錄:

觀點地產新媒體:您如何看待整個房地產的大勢?

林榮濱:從2016年10月10號的調控開始,現在已經快兩年了,看不出有放鬆的跡象。短期內,政策放鬆的難度還是比較大,至少今年下半年、2019年大家都不容易、不樂觀。

關於經營企業,不管做製造業也好、做房地產也好,現金流要穩健。

我是做製造業出來的,穩健一直是三盛非常重要的特點,我們講究“穩健地發展”和“有質量的增長”。

早幾年房地產敢拼就會贏,失敗案例非常少,但我認為賭桌上沒有下來的都不叫贏家。所以三盛還是要沉得住,堅持我們的經營理念。

觀點地產新媒體:風暴再下來也不擔心?

林榮濱:三盛從1988年到現在剛好三十年了,百年企業並不難,關鍵是如何把握住風險和考慮到企業的現狀。

房地產早幾年的成功案例在這個時期不一定是適合的,下半年到2019年還是最困難的時候,企業確實要撐得住。

在拍地、拿地的方面,我認為下半年機會非常多。特別是一些中小房地產企業,最近我們在找一些併購企業。

觀點地產新媒體:收併購整合很麻煩。

林榮濱:像在福州這種我們深耕的城市,收併購的風險在哪裡我們基本上都知道。

從目前來看,我們收併購多多少少也會碰到一些問題,但是大問題沒有——大風險我們不去碰,這得看每個人的風險屬性。

觀點地產新媒體:最近一家企業說了,收併購的一部分土地整合起來很麻煩,導致他們沒有貨出。

林榮濱:就是因為法律問題,很多東西最後都出不來。每個人風險偏好不一樣,別人說三盛法務是最麻煩的,但我認為這些麻煩是對的,也是必須的。

在收併購時,我最看重對方的人品。去年三盛開始收購上市公司,因為交易對象都比較簡單,基本上連律師都不需要到場。像收購利福地產、三盛教育就非常簡單,交易對象比較乾淨。

當然調查要做得非常細緻,有一些人說即使有風險我也敢去冒,但你要判斷你能不能化解。

我認為拍地是小學生、收併購是研究生,所以我們最近對收併購成功後的獎勵就多一點。以前我們舉牌概率比較小,最近概率多一些,因為市場往下,價格合適。

另外,我們有底線思維,拍地一般都會在深耕市場,因為對市場瞭解,風險在哪裡可以看得周全。

這兩年拿的地全部都是避開限購、限價的區域,或者去弱限購、限價的地區。從目前來看是對的,去年拿地的時候我就認為短期內看不到放開。

我們拿的地,要麼是低於城市平均限價範圍,要麼就是沒有限購和限價的地方。

從去年開始拿了十幾幅地,到今年有二三十幅地,全部都是這樣的情況;只有一兩幅是戰略需要,或是要深耕的——其它的原則上是避開。

觀點地產新媒體:你經常說對於企業,堅持很重要。

林榮濱:製造業基因裡有穩健。

福建有很多好的令人敬佩的企業。無論福耀、達利、永輝超市、安踏、聖農等,都在各自的行業做了規模和影響力的全國領先。

他們真的是堅持過來的,二十年磨一劍。

所以我認為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我希望我的利潤達到同等規模房企的一倍。

上市公司也一樣,這一輪的股票市場還是看你的報表,看你的盈利能力。估值體系已經與國際化接軌,最後看的還是價值投資。

堅持兩個質量,一個是產品質量,一個是運營質量。

品質最好、口碑最好、賣得最好,我很驕傲我們都做到了。

觀點地產新媒體:您認為後續房地產企業會往什麼方向發展?

林榮濱:以前比較浮躁,我們認為中國房地產企業經營最核心還得是回到本質上,回到經營本身。經營企業最後還是為了盈利,而不是一直為了規模。

當然房地產是金融屬性,沒有一定的規模,大家不去關注,但對三盛來說,精幹團隊、精準投資、精緻產品非常重要。

去年開始,我們的盛利、盛創的激勵機制很好地將員工的利益與集團的利益進行綁定,員工對項目非常負責。

觀點地產新媒體:“智教康養、築家理想”是我們新的定位?

林榮濱:去年開始,我們把戰略理得非常清楚,為整個集團的架構做減法。雖然我們投資了金融、銀行,原則上就是做財務投資;財務投資以外的,我們只“專注中國家庭頭等大事”,在定位上叫做“智教康養、築家理想”。

中國家庭最關注什麼?一房一老一少一健康。房子,健康、養老和教育。

觀點地產新媒體:上市之後,林董就必須比較高調了。您覺得上市前跟上市後接近一年的過程中,變化大不大?

林榮濱:從我的角度來說,經營企業上不上市大同小異,只要把企業經營好。

但是如果上市,資本市場會對你更認可一些。不管上不上市,還是要把企業做好、把風險管好,每個企業的偏好還是不一樣的,沒有對與錯。

我認為我們的理念、體系是最健康的,我還是堅持。愛拼才會贏是很重要的福建精神,但我認為其中更重要的是韌性與堅持。

觀點地產新媒體:各種行業都是看到人才就挖進來嗎?

林榮濱:面試一般副總及以上的我都要見。人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價值觀跟我們是不是對路、是不是吻合。

做任何事情,人對了全對了,人錯了全錯了,所以我花時間最多的,第一是投資投委會,第二是見人。

觀點地產新媒體:有些認為,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就是幾百家,中小房企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這是金融屬性決定的,是不是一個肯定的趨勢?

林榮濱:我認為這肯定是這個趨勢,但幾百家也不至於,中國市場太大了,有幾千家都是正常的,只要開過兩棟以上的都叫開發商。

集中度肯定是越來越高,幾百家不至於,幾千家我覺得比較客觀、合理,但主要集中在前面幾百家,可能會佔到90%。

觀點地產新媒體:三盛對產品有什麼要求?

林榮濱:我們一直都非常關注產品的品質。有一次從廈門過來一個領導,說看完福州的項目,感覺福州的開發水平超過了廈門。我說,因為你看的是三盛開發的項目。

設計師沒有合作過的,和他談一個小時,我說的最後一句話,往往都是不要讓我80歲拄著柺杖去看我的項目,感到非常遺憾。

每次去看項目,都有一種自豪感。人家說做一行,愛一行,你是喜歡,才能做得好,不喜歡,你做不好。

觀點地產新媒體:要熱愛。

林榮濱:才能做得好。教育,很喜歡才能做得好;如果不喜歡,純粹生意來做,不能做到極致。

觀點地產新媒體:今天和您接觸,覺得很文氣,您為什麼還會武術?

林榮濱:我練武術的,十幾歲就開始練,有這個基礎,然後長期保留著。

如果沒有出差,一個禮拜運動3-4次,而且我的運動量非常大,一進去健身房兩三個小時。所以我和教練說,我如果健身,你們都不要休息了。

觀點地產新媒體:很自律。

林榮濱:我這個人很堅持,運動很枯燥的,堅持十幾年,人就是這樣子,堅持很重要。

我做很多事情很執著——做地產,我很執著;做教育,我很執著;鍛鍊,我也很執著。

十幾年了,變成習慣是最好的。一個禮拜裡面,我可以胖7斤,可以瘦7斤,收放自如。

觀點地產新媒體:您今年剛好50歲,覺得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林榮濱:最早我們提出“百年建築、建築百年”,現在三盛已經三十年了,有生之年可以看到50年的三盛。

我希望企業可以健康永續經營、成為百年老店,這是我最看重的,也將是我的最大成就。

三盛文化就是這樣,為什麼說要“成就極致生活”?不管是對我還是對消費者、對企業,要有追求才能極致,如果沒有追求,人生就會平庸。

觀點地產新媒體:假如業內評價,您希望留給大家是什麼樣的印象?

林榮濱:對於做人,我很重視人家對我的口碑,所以我和閩系企業的老闆都很熟,關係很融洽。

大家常說我正能量、有責任、有觀點,這也正是激情投入,穩健進取的三盛精神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