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案例剖析教育大數據價值挖掘 繪就教育革新路線

一根網線送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打破了地域和學校界限。在青海,一場教育信息化變革正在發生,以省級教育數據中心為依託,藉助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師生能夠在線上線下隨時互動,課堂教學實現異地共享,教育管理實現了雲端服務……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建設與發展,有效地推動了青海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信息化的快車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了高原腹地每一個孩子身邊。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日漸成熟,教育成為大數據大有作為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合理應用教育大數據,可以輔助教育科學決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質量,實現個性化學習,教育產品營銷,推動在線教育。

當前,不少國內外教育機構及企業已經試水教育大數據。

十大案例剖析教育大數據價值挖掘 繪就教育革新路線

國外借助大數據實現教育改革創新

在國外教育領域令人印象深刻的改革創新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對大數據的利用。

1、學生與高校利用大數據雙向選擇

大多數中學生對將來的職業都只有模糊的想法,LinkedIn可以幫助他們選擇理想的專業與大學。以美國的著名高校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普渡大學為例: LinkedIn收集了兩所高校60000多名畢業生的職業生涯數據。數據量之龐大,足以在其中看出清晰的規律。學生運用LinkedIn的這個工具,對太陽能、編劇、或者醫療器械感興趣的學生,就可以挑選那些畢業生最容易進入相關領域的大學報考了。

伊薩卡學院自2007年開始收集學生的社交網絡數據。該學院為申請者設立了一個類似Facebook的網站IC PEERS,讓申請者得以通過網站聯繫學院教師和彼此。伊薩卡使用IBM統計分析系統來收集IC PEERS上產生的數據,研究擁有怎樣的網絡行為的學生更有可能選擇就讀伊薩卡。收集的數據包括申請者上傳了多少張賬戶照片、擁有多少名IC PEERS好友。研究人員認為,這能反映出申請者對這所學院有多感興趣。

2、“希維塔斯學習”利用大數據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希維塔斯學習”是一家專門聚焦於運用預測性分析、機器學習從而提高學生成績的年輕公司。Civitas Learning提供了一套應用程序,學生和老師可以在其中規劃自己的課程和安排。“希維塔斯學習”各種基於雲的智能手機第三方應用程序都是用戶友好型的,能夠根據高校的需要個性化。這意味著高校能聚焦於各自不同的對象,相互不同地用這家公司的分析工具開展大數據工作。

作為一家創新性企業,希維塔斯學習公司在高等教育領域建立起最大的跨校學習數據庫,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把學生在線的、課堂中的甚至課外的活動和所作所為記錄在案成為大數據,通過對數據的挖掘清洗,讓高校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行為的細節信息成為可能,以便判斷是否能完成學業並及時干預。公司已經與二十多所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為他們提供大數據分析軟件、技術和指導。

3、Knewton利用大數據分析來幫助學習設計個性化課程

Knewton開發了一個數字平臺,分析了幾百萬從幼兒園到大學學生的學習過程,並基於這一分析來設計更加合理的測試題目和更加個性化課程目標。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控制學習進度,而不會受到周圍其他學生的行為的影響。然後,系統會給教師一個反饋,告知哪個學生在哪個方面有困難,同時給出全班學生的表現的整體分析數據。

4、Kickboard 建立數據分析“儀表板”改善學校教育質量

美國新奧爾良市教師JenniferMedbery 於2009 年創立了Kickboard。Kickboard 為學校的老師和領導提供了一個數據分析平臺,該平臺能夠全面跟蹤、分析以及分享學生的“表現”數據。教師通過Email 登錄這個全天性開放的平臺,記錄學生的過失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以及其他的行為表現、性格發展數據等等。它能幫助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而且還可以把這些數據分享給其他的授課教師,學生、學生家長以及學校領導對學生的在校表現情況能夠有一個全面的清晰的認識。Kickboard 以圖表的形式讓教師可以更直觀地發現每個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既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又可以改進教學方法。

5、KickUp用大數據標準化測評判斷老師成長

KickUp 是一個專注教師測評的標準化 SaaS 工具,測評數據來自教師的自查報告及學年內的各項教學結果的反饋,這些數據可以縱向記錄教師的成長曆程,提出有待改善的地方。KickUp 根據學生和老師的數量、按地區進行收費,目前全美有超過 50 個地區的學校在使用這款測評工具。

國內掀起教育大數據應用浪潮

硬件的高速革新和軟件的高度智能,使得國內高校掀起了新一輪教育大數據應用的浪潮。

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實現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我國首個面向教育行業、專門從事教育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創新的國家工程實驗室——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華中師範大學正式啟動。實驗室將重點建設由“一個數據中心+五大研發平臺+七大研究中心”所構成的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發平臺與創新應用研究中心,形成教育大數據創新應用示範網絡。通過政、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最終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教育大數據理論研究、工程實驗、成果轉化和高端人才培養平臺。

工程實驗室將專注於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與技術工程實驗,主要涉及數據科技、數據科學與教育領域的融合。工程實驗室以促進數據驅動下的教育創新與教育變革為核心理念,針對我國教學過程質量管理、學生學習成長監測、教育管理智能決策能力不足等問題,來建設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創新平臺,圍繞著學習過程追蹤與量化、教育數據融合與共享、綜合建模與分析、動態監測與智能決策等關鍵技術開展工作。

清華大學推出“學堂在線”拆除名校“圍牆”

清華大學推出第一個中文MOOC 平臺“學堂在線”,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世界知名高校的精品課程。學堂在線注重探索基於大數據的用戶學習行為分析方法,關注實現個性化推薦和基於社區的互助學習。學堂在線的大數據服務模塊提供專業、實時的教學數據分析。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看到當前網絡用戶的學習活躍度,分獲得用戶的學習進度,對影響學習進度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瞭解所有慕課課程的開課次數,對課程熱度和健康度進行分析,確保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學堂在線還利用大數據來指導助教工作,分析助教的學習輔導行為,為促進學習者調整自身學習行為、教育管理者調整教學方案提供依據。

重慶教育評估院監測教育質量助力教育改革

重慶市教育評估院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和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幫助下,首次實施了重慶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此後,為提高監測效率與科學化水平,建立了重慶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數據庫,將日常評價與大規模監測相結合,自主研發了信息化監測評價平臺,並逐漸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大數據採集、模型處理、結果使用的技術和方法,促進了當地學校管理的改進與區域教育的科學發展。

電子科大利用大數據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電子科大曾做過一個課題——尋找校園中最孤獨的人。他們從3萬名在校生中,採集到了2億多條行為數據,數據來自學生選課記錄、進出圖書館、寢室,以及食堂用餐、超市購物等數據。通過對不同的校園一卡通“一前一後刷卡”的記錄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一個學生在學校有多少親密朋友,比如戀人、閨蜜。

最後,通過這個課題找到了800多個校園中最孤獨的人,他們平均在校兩年半時間,一個知心朋友都沒有。這些人中的17%可能產生心理疾病,剩下的則可能用意志力暫時戰勝了症狀,但需要學校和家長重點予以關愛。

東華大學藉助大數據實現教育經費高效集約

東華大學將大數據引入實驗室管理系統中,成功解決了實驗室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學生進入哪間實驗室,哪個學生使用了哪臺儀器設備及使用時間等使用情況都能記錄下來,所有儀器的電流、電壓也都可以監控。之後想要的數據由電信號直接產生,自動計算出來並形成表格,實驗室利用率等情況在表格上一目瞭然。從表格就可以看出,哪些實驗室申請的設備根本不必購買,哪些實驗室不再需要撥錢。實驗室的使用率和第二年的經費完全掛鉤,最後實現教育經費使用的集約高效。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未來十年,大數據在教育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將成為下一個創新、競爭和效率提高的前沿。來源:青海省大數據有限責任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