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做才是個合格的父母?孩子越大,發覺自己越不會做父母了

在孩子成長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也在成長,育兒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就拿孩子學習這一件事情來說吧,相信大部分的我們在孩子降生之前(或孩子還小的時候)會持尊重孩子意願的觀點。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周遭環境的影響,我們或許漸漸變成了當初我們自己“討厭”的大人模樣了。

該怎麼做才是個合格的父母?孩子越大,發覺自己越不會做父母了

據此問題,有幾位網友是這樣表示的:

觀點一:大人的強制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葉yy

我表妹從小學鋼琴,天天練的哭,天天說不想學,在我舅媽的強壓下,終於中學過了八級。之後由於學習太忙,沒練了。後來她到美國留學,重新把鋼琴撿了起來,不僅可以輕鬆的教鋼琴掙很多零花錢,而且也能更容易的融入集體。現在問她,她說幸好堅持了下來。

該怎麼做才是個合格的父母?孩子越大,發覺自己越不會做父母了

觀點二:大人也很無奈

@小苗苗

以前覺得真的是中國式教養的悲哀,但是自從做了父母,覺得真的父母也很難,打罵是失敗的父母,不停的講道理也是失敗的父母,試問應該怎麼做?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就要努力去拼搏,但是父母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覺得現在對父母的要求太高,在說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的時候,也要想想,我們首先是個人,其次才是父母。

該怎麼做才是個合格的父母?孩子越大,發覺自己越不會做父母了

觀點三: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佳佳

我和老公共同的教育觀點是,我們盡我們最大的能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但是至於孩子學的怎麼樣那是孩子的事,她喜歡什麼我們就會讓她去學什麼,不要求她的學習成績怎麼樣好,但至少要有一個一技之長是她喜歡的,以後可以成為她生活的保障就行!就比如她愛跳舞,讓她學跳舞,就算長大了沒考上大學,也可以教舞蹈當舞蹈老師來謀生!只要她覺得幸福快樂就好!人生短短几十年,沒必要把自己活的那麼累!

該怎麼做才是個合格的父母?孩子越大,發覺自己越不會做父母了

筆者的觀點:我們只是想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本領

看完網友的評論,你是否也感同身受呢?或許我們不同於以上的觀點,但我們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一切為了孩子。如果可以的話,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地長大呢?但,孩子終究要離開我們,終究要走到世界中去,我們只是想讓他擁有更多的能力,才不至於在將來後悔莫及、沒有底氣。這種感覺正如蔡康永說過的一句話——

該怎麼做才是個合格的父母?孩子越大,發覺自己越不會做父母了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

孩子大多還不具備吃苦的品質,他們很難堅持一件事情,因此這時就需要我們的督促、鼓勵。或許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孩子擁有自身的本領,那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應該在維護好良好的親子關係上進行。對於筆者的這個觀點,各位父母是否同意呢?

在育兒過程中,寶爸寶媽們是否也有兩難的時候,問題是什麼呢?你們是如何解決的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