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年入30萬,自由職業者都是怎麼賺錢的?

每個身處職場的上班族,都曾有過無數次想辭職去浪的念頭。然而,自由職業真的那麼賺錢,那麼自由麼?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別人的年入幾十萬,卻忽視了背後的心酸與付出。自由職業雖然多了一份自由,但也多了一份不安和不穩定性。

不上班年入30萬,自由職業者都是怎麼賺錢的?

我們經常會看到新聞:某某80後創業公司估值幾個億,某某90後項目獲得天使融資幾千萬,某某網紅年內吸金幾百萬,微博、小紅書、抖音裡充斥著跟我們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們曬豪車、奢侈品、全球購的照片。

這些深深的刺痛了從小接受傳統教育的我們,要好好讀書,要考上好大學,要找個好工作的人生規劃。

不用朝九晚五的打卡、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規章制度的約束,擁有隨時說走就走的自由,同時還能夠賺到比打工多的錢,享受更豐富的物質生活,自由職業具備以上所列的種種優點。

我們相信給別人打工不如為自己打工,不能為了實現別人的夢想去出賣自己寶貴的時間,於是自由職業成為了一股浪潮。

最近聽聞一位朋友女兒的創業故事,很有感慨。她的女兒小A名牌大學畢業,起薪稅前5000元左右,每份工作能漲薪1000元左右。後來交了一個男朋友,男朋友愛好吃喝,會做飯也懂調酒。大學畢業後換過幾份工作然後辭職,去廣西旅行後發現當地一種很好吃的火鍋,帶了一個廚師朋友又去吃了幾次,根據北京地區的口味研發出火鍋底料。

小A和男友憑藉這份獨特的火鍋底料在北京一個小衚衕裡開起了夫妻店,店面不大能容納8張桌子,創業前期因為資金緊張,就是婆婆、老公及同事女兒三個人(此時同事女兒已經和男朋友結婚),老公負責炒料做火鍋,同事女兒負責傳菜、點菜、收銀,婆婆負責洗菜、刷碗、清掃工作。小兩口每天早晨騎著電動三輪去海鮮市場挑選最新鮮的海鮮。一年後扣除各項費用大概淨收入30多萬元。

乍一看全年收入三十多萬也還是不錯的收入,但是細算下來會發現,時薪非常低。

時薪是衡量一份工作收入回報比較客觀的一個因素。自己開店醫保社保公積金全無,小A的婆婆已經退休,如果按僱傭關係計算,每年大概支付婆婆工資5萬元,假如假設每年收入35萬元,小A及丈夫每年淨收入每人15萬元。工作時間為每日早上九點半到晚上10點半,全年只有過年放假25天。那麼小A每年的工作時間為11*340=3740小時,時薪為40元。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畢業五年工資收入稅前10000元的畢業生小B五險一金齊全,雙休日節假日全休,偶爾會加班,平均每日工作時長為9小時,一年大概工作時間為9*250=2250小時,如果按稅前10000元,那麼社保單位繳費比例為20%,公積金12%,失業1%,醫保10%,工傷0.5%,生育險0.8%。粗略計算公司要支付4430,那麼小A扣除個人所得稅,加上公司繳納的五險一金,每月的收入為14115,(個人繳納社保醫保公積金部分雖然不能馬上成為現今流,但是自由職業需要從個人淨收入中交的,為方便計算全部算到月收入裡面)。小B的時薪為75元。

通過計算以後大家是不是大吃一驚呢?

我們總覺得收入低,加班辛苦,老闆苛刻,但是我們的時薪確是那些看似自由的自由職業者的兩倍。

難道自由職業賺錢那麼少嘛?有人會說他們處於事業的起步階段,以後做的好了收入會翻倍上漲,但是自由職業的將來是有無限可能性,有可能將來收入過百萬,但也有可能會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淘汰下來。

自由職業往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才能夠利於不敗之地。那些說走就走的旅行,那些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日子,比給老闆苦逼打工的時候有時可能還難得到。

那麼,那些自由職業還能年入幾十萬的人,都是怎麼賺錢的呢?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第一、自由職業要有投入:資金、技術、資源

首先是資金的投入,無論是貸款還是跟別人借,都需要在一定的期限支付利息按時歸還。最近大姐的女兒把老店轉讓,在北京三環內租了一個一百多平的房子擴大了營業面積,同時僱傭了6個人,每月光租金就是9萬元,目前每天營業收入3、4千元,剛把租金賺回來,人員支出,水電煤氣,原材料等都賠錢。

每天睜開眼睛就想到今日要支付房租3千,人員工資1千,進貨1千等等問題,夫妻倆每天壓力巨大。

其次,要有賺錢的專業技能。很多靠技術和專業能力從事自由職業的人,掌握核心技術和能力是前提,高度自律是基礎,此外還需要一定的人脈、資源,這些都需要前期的“投入”來換取後期的相對自由。

第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自由職業需要付出更多。

我父親就是辭了公職下海的那類人,最初時什麼都做有賠有賺收入不穩定。後來選擇了一個項目,初期有同行的擠兌,地頭蛇的勒索,部門的打壓,自己又不是很熟悉,彎路走了不少,學費也交了很多,各方面的關係都需要去維護,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辛,遠比看老闆的臉色難得多。

家裡做的項目全年無休,母親有穩定的工作,但是下班休息日都要跟父親一起幹活,就連我放暑假寒假的時候也是一起上陣。吃飯不定時,那幾年家裡幾乎沒有三個人共同坐下來吃飯聊天的時候。更不要提三口人一起出遊,享受生活了。

即使後來僱人來為自己打工時,也要每天去盯著,然後隨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父母因此雙雙也得了胃病。

很多時候,我們嚮往的自由,都是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第三、正視高淘汰率,一刻都不能鬆懈

父母的生意步入正軌後,很多人都眼紅,在我家附近做了很多個相同項目,最高峰的時候一條街上相同項目有11個,但是客戶群體是有限的,每家都想獲得更多的客戶源。於是各種惡意競爭,搞破壞,價格戰紛紛上演。

但是父親做生意靈活,交際圈廣,對待客戶真誠守信,就連納稅都是最積極的那一個,後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商業戰爭中,成為了笑到最後的那個人。其他競爭方只活下來一家,現在和我家公平競爭。

自由職業不是剛畢業的年輕人,靠著幾句虛無縹緲的話就能獲得投資,獲得項目,只需要提筆簽字做決策的。它是一條要經過漫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挑戰,付出無數的汗水和心血,最終也不一定會成功的路。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人們往往看到的都是成功的典範,而同樣走在自由職業的道路上,很多失敗的案例,從未有機會讓世人所知。

我們只看到了自由職業的光鮮和自由,卻沒有想過他們背後有著怎樣艱辛,更沒有想過即使成功還需要保持努力拼搏的姿態才能夠保持進步。

自由職業起初也許只是為了圓自己一個夢,開始後就發現,要養活自己,養活全家,要為事業謀更進一步發展。

如果真的決定要當一名自由職業者,請一定要做好比現在更辛苦、更自律、更嚴格、更理性的準備,畢竟那時你很難真正的自由,也不能再隨便的說放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