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區葉家莊子村乘鄉村振興東風 實現村旺民富

一人掙三份錢 村民都樂了

十多年前,寒亭區寒亭街道葉家莊子村是當地出了名的落後村。就是這樣一個村子,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改革大幕徐徐展開。如今,村裡有了現代農業企業、百畝工業園,不僅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寒亭区叶家庄子村乘乡村振兴东风 实现村旺民富

企業入駐增加村集體收入

7月24日上午9時許,來到寒亭區寒亭街道葉家莊子村的康匯源生態農業基地。一頂頂白色塑料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西紅柿長勢喜人,50歲的楊悅明正忙著給西紅柿打杈、摸花。

“現在一年四季都閒不著,基地裡有高溫大棚、蔬菜大棚和露天蔬菜,共800多畝。”楊悅明說,他家住在附近的楊家埠村,自從成立了基地後,他不用到處打工了,每天朝九晚五地來基地上班。“這裡不僅待遇好,離家也近,很多附近村子的村民都在這裡打工。”

十九大報告中描繪了鄉村振興的大藍圖,葉家莊子村遵循“產業富鄉、特色農業”的產業發展格局,利用“黨支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鄉村振興路。開墾荒埠、土地確權、流轉、增減掛鉤……一系列土地改革在葉家莊子村展開。

“栽上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康匯源生態農業、綠達景觀等一批現代農業企業先後入駐,增加村集體收入130萬元。“去年村裡還成立了供應鏈公司,村集體控股,村民自願入股,公司當年就盈利80萬元,實現了開門紅。”葉家莊子村黨支部書記於偉東介紹。

寒亭区叶家庄子村乘乡村振兴东风 实现村旺民富

百畝工業園解決村民的就業難題

葉家莊子村集體有了收入後,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多年前,葉家莊子村是寒亭當地出了名的落後村,村裡路面坑窪不平,垃圾遍地。如今,走在葉家莊子村馬路兩側,樹木成蔭,蔥蔥郁郁的小菜園裡好不熱鬧。

隨著葉家莊子村的環境越來越好,吸引了一批環保、安全、高附加值的企業入駐,給村民帶來更大的收益。走進葉家莊子村的百畝工業園區看到,園區內的企業經營得紅紅火火。在濰坊和灃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忙著加工雞翅,這些雞翅經過道道程序、嚴格把關後最終運往肯德基、麥當勞等,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

“多虧了村裡的好政策,園區廠房免費用,還幫我們解決了用工難的問題。”濰坊和灃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先生表示。據瞭解,濰坊和灃食品有限公司共有職工40多名,均是葉家莊子村和附近村的村民,在為企業解決用工荒的同時,也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

“在這裡上班離家近,工資一點也不少拿,家裡的老人和小孩都能照顧到,中午還管午飯,比去外面打工強多了。”葉家莊子村村民於女士對目前的生活狀態十分滿意。

“公司分紅、土地流轉金、打工收入,一人掙三份,收入多了,幸福指數也節節攀升。”聊到村裡這些年的變化,葉家莊子村村民於效文幸福之情溢於言表。“我們現在不但住上了新樓房,村集體還給我們提供取暖補貼,我們供暖每平方米才12元。”

寒亭区叶家庄子村乘乡村振兴东风 实现村旺民富

打造植物園綜合體豐富旅遊資源

葉家莊子村村民們的“福利”還遠遠不止這些。去年,村裡投資10萬元完善了村級黨群服務站,讓老百姓辦事更加方便;投資50萬元對供暖、寬帶等加大補貼力度,免除村民物業管理、垃圾清運等費用,將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生活補助提高150元,真正讓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高鐵北站的興建為葉家莊子村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葉家莊子村距離高鐵北站僅有1公里,該村搶佔先機,科學規劃項目發展,先後6次與市建築設計院對接。今年3月,經多方權威論證的葉家莊子社區發展規劃新鮮出爐,形成了核心區商業服務、東部種養殖基地、北部工業園、西北部高鐵倉儲物流、西部和南部高端旅遊的新六產發展格局,初步確定打造主題突出鮮明的特色小鎮。

“鄉村振興,不僅讓我們的村居具備城市的功能,同時必須保持田園風光。”於偉東如是說,更如是做。鄉村振興,生態要宜居。2011年春節前,葉家莊子158戶村民全部喜遷新樓,天然氣、無線wifi自然是標配。投資200萬元新建的汙水處理站也正式到崗。汙水處理站每天可處理生活汙水400立方米,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水資源。“以前水溝裡汙水橫流,到了夏天味很大,蒼蠅、蚊子也多,現在村裡環境確實好多了。”村民劉家林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村居環境改善,於偉東又有了新打算。“計劃規劃1000畝地,以特色農業為景觀資源,發展採摘、農業觀光、創意農業、家庭農場等項目,打造具有特色的植物園綜合體,並將浞河水引入植物園,豐富旅遊資源。”於偉東說。

“我們將充分利用緊鄰濰坊高鐵北站的區位優勢,苦幹巧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鄉村振興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大夥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紅火。”說起村子未來的發展,於偉東自信滿滿。

寒亭区叶家庄子村乘乡村振兴东风 实现村旺民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