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于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竹無花,卻常綠於春夏秋冬;

竹有節,節節為空,持空心看塵世煙霞。

碧落瓊夢,繁花驚灩,無求自是品高,

竹子大有我自獨笑蒼風中的清骨氣節。

它植根於或貧瘠或肥沃的山川曠野,

凌霜雪而不凋,虛心而有節,

滿目蒼翠坦然頂立於天地之間。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蘇軾在《於潛僧綠筠軒》中寫道: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喜歡在竹林中飲酒縱歌;

《三國演義》中有:“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

全都道出了人們對竹的喜愛和竹的重要性。

竹子歷來是我國文人雅士喜愛的典雅之物,

中國文士借竹子表現自身的虛心文雅、高風亮節。

從古到今,有著數以萬計的關於竹的詩詞書畫作品,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于右任先生書法中有關竹的作品,供大家鑑賞,也希望能在炎炎夏日裡給大家帶來一縷清涼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千里江湖堪送目,一窗松竹更論心。

此幅書作內容為宋朝詩人孫介的七言律詩《偕同人登虞山乾元宮》中的頷聯。詩的原文為:千里江湖堪送目,一軒松竹更論心。根據運筆、結字、書體、落款及鈐印分析,此幅《千里一窗七言聯》約為于右任先生40歲之前所書。書為心畫,與此可見一斑。此幅聯語書法作品一氣呵成,舒展、放逸之線條正是于右任先生精神與審美歷年之外化。此時期正是于右任先生在深諳“二王”、褚遂良、趙孟頫行書真諦後尋找自己書法心線之時。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蘭放若隨終日靜,竹修猶帶昔年春。

此副《蘭放竹修》七言聯為于右任先生自作聯語。根據運筆、結字、書體、落款及鈐印等特徵分析,此副行楷七言聯約為于右任先生1932年(54歲)前後所書。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流水春山懷作春,崇蘭幽竹契風人。

根據運筆、結字、書體、落款及鈐印等特徵分析,此副《流水崇蘭》行書七言聯約為于右任先生1937年(59歲)前後所書。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此幅書作內容為唐代詩人錢起的《暮春歸故山草堂》。此詩記述了詩人在暮春時節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見所感,抒發了暮春大好時光即將逝去所引起的愁緒。此幅書作筆畫簡勁、圓渾脫俗,根據運筆、結字、書體、落款及鈐印等特徵分析,此幅書作約為于右任先生20世紀50年代中期所書。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砌下芝蘭新滿徑,村前竹樹半藏溪。

此副《砌下村前》草書七言聯上、下聯內容分別出自唐代詩人鄭谷的《投所知》和方乾的《和於中丞登扶風亭》兩首詩中。根據運筆、結字、書體、落款及鈐印等特徵分析,此副《砌下村前》草書七言聯約為于右任先生20世紀40年代初中期所書。

從於右任書法內容看傳統中式文人風骨

德風堂長期購銷于右任、石魯、黃胄、何海霞、劉自櫝等名家書畫作品。名人字畫定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德風堂畫廊向藏家鄭重承諾:凡在德風堂畫廊購買的書畫作品,均附有德風堂畫廊出具的保真證書,以及部分當代藝術家創作作品時的照片及視頻影像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