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在上一期的大錘說史節目中,大錘為列位讀者聽友講述了姜文導演的電影《邪不壓正》中若隱若現的施女報仇案。上一期我們主要講的是第一案,也就是施女報仇的緣起,這便是軍閥孫傳芳在1926年破壞了北洋軍閥的潛規則,斬殺了俘虜施從濱。

大錘在上回書中詳細跟讀者聽友們解釋過,這個北洋軍閥內戰,因為彼此都是北洋出身,因此打仗往往不死磕,孫傳芳是留洋出身,不講這一套,又因為跟施從濱構成了直接的爭奪安徽的利益衝突,因此破壞了北洋內戰的潛規則,把老施給殺掉了。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孫傳芳不僅殺人,還是斬首,不僅斬首,還把砍下來的人腦袋懸掛在當地火車站示眾三天。

這把北洋的規矩幾乎破壞殆盡,也讓施從濱的家人遭受了晴天霹靂般的噩耗——明明是乒乒乓乓打完了,輸了的就回家嘛,怎麼就突然耍賴,改成了要人性命呢?當時施家的長女施谷蘭就決心報仇,這位施女提筆寫了一首詩:“被俘犧牲無公理,暴屍懸首滅人倫。痛親誰識兒辛苦,誓報父仇不顧身。”這詩句說的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第一樁軍閥俘殺案,牽連開啟了大錘所說的俠女連環三案的第二樁奇案——施女報仇案。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不過施谷蘭畢竟是個20歲的大姑娘,而且還是裹腳的,自己出面打打殺殺,限制太多。因此施谷蘭起初想到的,是借力報仇。施谷蘭帶著自己的母親也就是施從濱的遺孀,去找了施從濱的上司、直魯聯軍軍閥頭子張宗昌。

不過,張宗昌當時正被孫傳芳打得節節敗退,因此也顧不上替施從濱報仇,施谷蘭就向張宗昌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個是張宗昌賠償一筆比較豐厚的撫卹金,從此施家斷絕與軍界的來往,去天津避禍,這裡面有兩個考慮,一個是孫傳芳當時勢力強大,必須防範他對施家草除根,第二個考慮是施從濱一死,也看出來北洋所謂的老規矩潛規則也沒啥大用,孫傳芳還不是想破壞就破壞,因此施家人也對這些北洋系失望了。

施谷蘭的第二個要求是請張宗昌提拔族兄施中誠,因為施中誠從小父親早逝,他一直被施從濱一家撫養,是親近的自己人,施谷蘭的如意算盤可能是,施中誠在軍中飛黃騰達,握有兵馬實力,也方便自己未來報仇。第三個要求是把另外兩個弟弟送到日本留學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施谷蘭對張宗昌提出的善後要求,還是非常明確的,尤其是第二條,利用施從濱之死,向張宗昌提出把當時只是一個排長的施中誠,連升好幾級,直接提拔成了團長,後來施中誠一路官運亨通,最後當上了國民黨74軍的軍長(他的下一任,就是被打死在孟良崮的張靈甫)。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施中誠手裡有軍隊,但是他卻不想報仇了,還力勸施谷蘭放棄報仇的想法。施谷蘭得知此後非常生氣,專門寫了一封信過去罵施中誠,隨後兩家七年沒有來往。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家裡的族兄指望不上,仇恨滿腔的施谷蘭,又把目光投向別人,為此她不惜捨身一搏。這就是施國憲,他以前是施從濱的手下,後來在晉系軍閥閻錫山那裡當一箇中校參謀。他想迎娶施谷蘭,施谷蘭就一個條件:我嫁女,你幫我報仇!

為抱得美人歸,施國憲答應了。1928年,23歲的施谷蘭嫁人了,婚後七年,生育有一子一女。施谷蘭多次要求施國憲履行諾言,但是施國憲總是推辭說自己權位太低,實力不夠,最後一直當上了閻錫山麾下的旅長,施國憲還是各種藉口,就是不去。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1935年,徹底喪失信心的施谷蘭攜帶子女出走,留下一句話:你什麼錯誤我都能原諒,就是這一條替我報仇的誓言,你做不到,我絕不原諒。此後一生,施谷蘭拒絕再見施國憲。這可是真正的至死不見,即使後來施國憲去世了,施谷蘭連他的遺物都拒絕接收。

施谷蘭帶著子女回到了孃家所寄居的天津。這一年她又寫了一首詩:一再犧牲為父仇,年年不報使人愁。痴心願望求人助,結果仍需自出頭。9年報仇之路,託付一個又一個,到頭來誰也靠不住,施谷蘭走投無路,給自己改名為施劍翹,這就是準備自己動手去報仇了。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這是因為,施谷蘭發現,她的大仇人孫傳芳,也早在四年前就居住在天津了。孫傳芳的勢力當初興起很快,但是完蛋得也很快,在北伐軍的猛攻之下,孫傳芳的基本盤喪失,隨後又被奉系張學良給弄得無處存身,只好躲在天津公館。

施劍翹用自己的一雙小腳,開始了復仇之旅。她因為裹腳時間較長,恢復不易,為此專門做了康復術治療。隨後又在天津範圍內打聽孫傳芳的行蹤。

恰好孫傳芳的小女兒跟施劍翹的兒子在一處上學,在孫傳芳派人接送子女的過程中,施劍翹終於盯上了仇人。但是孫傳芳雖然軍隊沒了已經下野,但是還是有保鏢親隨的,行動過程一直戒備森嚴,不好下手。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施劍翹又尋找其他機會,她意外聽說,孫傳芳在軍閥失敗之後覺得自己殺戮太重,跟原來北洋政府當過總理的靳雲鵬合夥,開了一個佛教居士林,每週都舉行佛教活動,孫傳芳是副林長,也是要出席的。於是施劍翹又化名為董惠潛入居士林,通過多次參加居士林的活動,施劍翹摸清楚了孫傳芳的活動規律。

1935年11月13日,這一天的天津下起了大雨,施劍翹覺得這種天氣之下孫傳芳不會來,所以徒手前往居士林。結果等到下午兩點,孫傳芳竟然來了。那一天本來下大雨,孫傳芳的夫人勸他不要去了,但是鬼使神差,孫傳芳還是冒雨來了。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因為下雨,居士林里人不多,因此警備也很鬆懈,施劍翹大喜過望,等待十年的機會,終於來臨了。她立即返回家中,取出早就準備好的手槍,然後又匆匆出門向居士林趕來。

當時家中6歲的兒子以為母親回家,還在後面呼喚她,施劍翹頭也不回地走了。

下午3點30分左右,施劍翹重新坐會居士林的座位上。她對旁邊的人說:“我的位子,離火爐太近,烤的我難受,我想換個空位坐。”就這樣,施劍翹慢慢走到孫傳芳的座位後面,突然從懷裡掏出手槍,對準孫傳芳的腦袋就是一槍,孫傳芳應聲倒地,子彈從後腦擊入,從左太陽穴飛出。隨後施劍翹又對著倒在地上的孫傳芳補了兩槍。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居士林佛堂

佛堂喋血,嚇得在場人士都驚慌失措。有資料聲稱,當時靳雲鵬也在場。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靳雲鵬也算是多次親歷民國頂級大佬刺殺案的牛人了——列位可別忘記了,當年張作霖被炸的時候,靳雲鵬也在那趟車上。

面對佛堂大亂,施劍翹拿出準備好的傳單到處拋灑,高呼“大家不要害怕,我是替父報仇!與他人無關。”施劍翹刺殺順吃飯之後,一直在原地停留,直到當地警察到來,束手就擒。

《邪不壓正》幕後隱藏的俠女連環三案:第二案——施女報仇案

孫傳芳被殺,施劍翹被捕。按理說,跨度十年的施女報仇案,就此就結束了,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施劍翹的被捕,卻引出了更大的謎團和更加匪夷所思的奇案,並且至今仍有謎案不解。作為俠女連環三案的最後一案,下一期大錘說史,為您講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