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親戚都在背地裡罵我,不該花光爸媽的積蓄出國留學……

互聯網第一留學公開課——留學爆米花

我們留學工作室的諮詢後臺,常常會收到類似這樣的網友留言:我家是工薪階層,爸媽收入不高,但我真的很想出國唸書,應該去嗎?

這個時代,出國留學早已不是富二代們的專利。但誰也無法否認,出國深造對很多家庭而言,仍舊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爸媽愛孩子,願意為了下一代的留學夢傾盡所有,這沉甸甸的情感背後,孩子也未必步履輕盈。

今天的推送就是這樣的兩難抉擇和情感糾葛。

1

親戚都在背地裡罵我

我家在西南地區一個十八線小城市裡,我爸是個公務員,媽媽是家庭主婦。家裡有個很小的房子每個月收600塊錢的租金,加起來家庭年收入不到20萬吧。在我們那個地方算過得很不錯的。

我大學是在北京上的,大三的時候有一個機會能去美國讀研,去一年半的時間。我問了上一屆去的學姐,她告訴我學費和各種雜費保險加起來大概6萬美元,因為機會很難得,我考慮了很久,過年回家的時候跟我爸媽說了這個事情。

後來在跟親戚們聚會吃飯的時候,我媽提了一嘴說我可能要去美國讀書了,當時我大舅舅媽的臉色就很不好看了。我舅說他的同事的孩子去英國讀書花了80萬,回來託人進了我們那邊銀行,一個月工資才3500,家裡後悔死了。我舅媽在旁邊附和說她認識個誰誰,爹媽把房賣了讓孩子出去讀書,現在孩子在外國不回來了,根本不管家裡老人……後來我小姨他們也加入了討論的行列,基本就是在說女孩子出國讀書就是浪費錢。

我當時真的是咬著牙強忍著沒說話,我媽坐在我旁邊一直按著我的手。

吃完飯我姥爺偷偷拉住我,問我出去學費要花多少錢,言語中的意思是我爸媽手上也不是很寬裕,別讓他們負擔太重了。

回家後,我一個人關在房間裡流了眼淚,覺得心裡很委屈又覺得壓力很大。我知道去留學對我們家來說,真的不是輕鬆的事。平時爸爸很寵我跟我媽,在錢上從來沒虧待過我們。他自己總是非常節省,一件POLO衫穿六七年,領子都磨花了,那還是我中學的時候拿書法比賽的獎金給他買的。

後來我要回學校的前一天,我媽塞給我一個大信封,我姥讓我媽給我拿了5000塊錢,讓我在外面別苦著自己。我媽說她跟我爸這些年攢了將近三十萬,夠我出去讀書的,不行就把家裡的小房子賣了,肯定支持我。那天我拿著我姥給的信封,抱著我媽嚎啕大哭。

之後我大舅專門在微信上給我發了長長的信息教育我,怪我不該花光爸媽的積蓄,說我不孝,不為長輩的晚年幸福考慮……我看完之後把這條微信存了下來,沒有回覆。

焦點|親戚都在背地裡罵我,不該花光爸媽的積蓄出國留學……

美帝研究生一年半的光陰,我是一天一天數著過的。在紐約,每個月房租1000刀、生活費500刀。期間我除了拼命讀書,其他時間就是在校內打工,暑假也去實習掙工資。最後我算過,總共花了家裡7.4萬美刀。

2016年我畢業,在美國找到了工作,第一年的工資就把研究生期間的所有花費掙回來了。

我沒有買名牌包和化妝品,除了必須的生活開支,我把攢下來的工資分成了兩份打回家去:一份給我姥姥姥爺,一份給我爸我媽。

那條我大舅發給我的微信,我終於把它從我心裡刪掉了。

2

我知道自己沒有退路

我是東北人,老家是某能源型城市,父母都是當地國企的職工,在單位一干就是大半輩子。我爹是典型的“老黃牛”,對職級不爭不搶,也從不擅長於和領導的之間的“互動”。所以半百的年級,月薪依然在5000上下。我媽收入稍高,因為是單位的“小組長”,每個月能美滋滋地拿到額外的“組長獎金”——300多塊。

在這樣的家庭條件之下,我大三那年做了一個非常任性大膽的決定——放棄本校保研名額,赴美留學深造。我沒有做簡歷找工作,也沒有想好去美國什麼城市什麼學校,懷揣著對英文的喜愛和想見識世界的“幼稚”想法,我跟我勞碌了一輩子,連東北都沒怎麼出過的爸媽說,他們的兒子要去美國!

由於我定位在申請碩士,而美國碩士的幾乎是很難拿到學校的funding的,因此,絕大多數的中國赴美攻讀碩士的同學都是自費,也就是family sponsor。

我記得非常清楚,在我告知父母留學決定的那天,家裡的氣氛一直有點壓抑,爸爸把本來約好的飯局都推掉了,媽媽跑了幾趟銀行,似乎是在評估家裡的經濟實力能否支撐我的夢想。我一個人始終待在我的房間裡,呆呆地對著電腦。

晚上,我媽走進我的房間,坐在床邊跟我說:“兒子,錢的事兒不用愁,爸媽有錢,夠你去美國留學的,這東西我們也不懂,接下來的路只能靠你自己了。”

後來,當我開始真正準備留學之路的時候我才發現,留學所需的“花費”,並不是從你踏上美國土地開始的,而是在你決定留學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燒錢”了。

焦點|親戚都在背地裡罵我,不該花光爸媽的積蓄出國留學……

託福、GRE動輒上千的報名費、語言培訓班的課程費、學習資料費……每一項都花費不菲。為了省錢,我沒日沒夜地背單詞,蒐羅免費的考試資料學習。走路、吃飯、坐地鐵、睡覺前都在聽聽力音頻,女朋友說我常常兩眼無神看著她,說不來不怕人笑話,那時我腦子裡在過寫作模板……

為了省下中介費,我一所學校一所學校地查,一邊用翻譯軟件一邊琢磨專業設置信息。4個多月,從一臉懵逼到DIY拿到7所錄取,我掉了28斤肉。

當我媽從銀行回來,跟我說“接下來的路只能靠你自己了”的那一天起,我知道我已經沒有退路。

我只能揹負起他們的所有,拼了命地往前跑,我不能辜負自己,更不能辜負我爸媽。

3

我貧窮的留學生活很幸福

2017年我去英國讀研一年,學費花了家裡12萬人民幣,一年房租3萬多,家裡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為了供我讀書已經花費了太多。生活費父母給了我4萬,但是我兼職打工,所以到了畢業都沒用完,我又帶回家去了。

在英國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比身邊95%的同學都要窮……

但我過得很幸福。

因為窮,我每天就是上課,然後泡圖書館,絕大部分時間自己做飯,到現在都記得在英國菜市場買的一大包2磅的橘子。後來兼職了時不時去餐館吃,就是中餐館或中國人開的地鐵旁邊便宜的日本拉麵小館子,或者中東人開的那種賣炸魚薯條的,拿白色飯盒給你裝一盒的小店,一頓一般就是4磅左右。

焦點|親戚都在背地裡罵我,不該花光爸媽的積蓄出國留學……

我在英國一年,沒去過倫敦,更沒出過英國。身邊的同學趁著假期都出去各種買買買、玩玩玩,各種旅行各種吃。我心態非常平和,爸媽花那麼多錢供我來英國不是來享樂的。加上當時又是學習寫論文,又是兼職,還在不停投簡歷找工作,也根本沒時間出去玩。

每天忙碌的學習讓我很充實,因為我很坦誠地跟室友們講自己沒有錢不能一起去消費娛樂,他們也表示非常理解,我們還是非常好,可以相互幫助的朋友。空閒的時候,大家一起做飯一起吃,然後玩遊戲,比如大富翁啥的。到一些節假日,也會非常偶爾的在吃完飯後去影院看電影。我感到很滿足!

那時候距離我住的地方不遠是一個公園,裡面有個大湖,有各種鴨子啊、鵝啊什麼的,我常常拿著過期麵包去餵鴨子。然後一個人坐在湖邊讀英文小說和各種資料文獻。不花一分錢換回來的歡樂時光讓我直到今天都非常想念!

正是這些孤單又美好的日子,讓我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內心。也讓我確信,有些幸福和獲得,真的不是錢可以替代和衡量的。

焦點|親戚都在背地裡罵我,不該花光爸媽的積蓄出國留學……

關注微信訂閱號:留學爆米花,點擊底部“留學課程”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