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我爲什麼寧願捐出去幾百億,也不給員工漲工資!

文:昌輝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末有彩蛋!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隨著各行各業的競爭,作為中國著名的企業家之一,曹先生他一生都在行善。對社會做出相應的貢獻,不會因為自己的錢財增加,而改變幫助社會的初衷,不忘記自己當初的理想。當然,這麼大的公司,其員工也是有成千上百的,在國外當然也有,即使有這麼多的工作需要他去處理,但是,他仍然能夠出色的完成,從而有時間接受其他的邀約。

曹德旺,我為什麼寧願捐出去幾百億,也不給員工漲工資!

底下的員工對於老闆這樣捐款的事情,心裡肯定會有一些想法,你既然都捐出這麼多,為什麼還不給我漲工資,這麼一點點的工資讓我除了養家餬口之外,沒有另外的可以支出的。

曹德旺,我為什麼寧願捐出去幾百億,也不給員工漲工資!

面對這樣的質疑,其實他也曾表示,有這樣的要求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給員工漲工資,並且高出了同行業的工資水平,這樣就會打破企業之間的行業規則,引起社會的不安定,更容易加重矛盾。那麼這並不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而是一種不利的影響。

曹德旺,我為什麼寧願捐出去幾百億,也不給員工漲工資!

身居高位的他,自然想的東西的方面都與我們普通人不同,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成功的一個原因。當然你員工能力越高,自然工資也就越多,他們兩者是相匹配的。你作出貢獻的多少,那麼你就會領多少的金錢。這是對你的肯定,也是對你應付出應有的一種獎勵。所以不要怪企業家,把錢財大部分捐出去,而不給自己漲工資,不要侷限於自己的一些利益,而忽視長遠的利益。

很多人都可能進入這樣的誤區:公司業績好、員工表現好當然要加工資。

1、不是公司業績好才給員工加工資,而是員工加了工資、公司業績更好。員工的薪酬模式與企業要的績效結果是相互融合的,員工賺到了更多的錢,企業獲得更高的盈利。

2、員工過去表現好,不等於未來表現會更好,而且,加工資是持續、固定的薪酬變動結果,並不能保證和激勵到員工在未來持續、更好的表現。事實上,很多員工固定加了工資,只是表示願意留在企業繼續服務,而沒有因此獲得更努力工作的動力。

3、如果加工資只是表達對員工過往表現的認可,卻不能激勵員工在未來創造更高的價值,這樣的加工資很可能會增加企業未來的經營成本。

4、企業、老闆一定要懂得給員工加工資,願意持續為員工加薪,這是大勢所趨,但是構建激勵性的、有創造力的加薪機制尤為重要。

曹德旺,我為什麼寧願捐出去幾百億,也不給員工漲工資!

老闆要知道員工不要績效考核,要績效激勵

1、認識人性

  • 人性是有慾望的:每一個員工都希望工資收入是越來越高的;
  • 人性是懶惰的:每一個員工都希望少幹活,工作越輕鬆越好;

2、機制要遵循人性,順應人心

既然績效(利潤)是員工創造的,也是員工浪費的,那麼就要了解以上人性,所謂人性化管理,就是我們的機制不能靠打壓人性。

比如傳統的處罰、罰款、考核都是屬於打壓人性的一種方式,員工自然會牴觸和反抗,長時間的打壓只會造成員工要麼離職要麼消極怠工,所以績效考核沒有員工會喜歡。

我們不能只看到人性是懶惰的一面,我們也還要看到員工有慾望的一面,也就是我們要建議機制來滿足員工的慾望,當然在工作中,所有員工都有高收入的慾望。

所以,我們要建立一種分配機制,激勵員工要為自己而做,要自己給自己掙工資,實現結果導向、多勞多得、效果付費的共贏結果。

KSF全績效模式——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本文所講的:KSF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贈送企業針對性線上輔導一小時)

KSF模式是最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舉個案例,某生產經理薪酬模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曹德旺,我為什麼寧願捐出去幾百億,也不給員工漲工資!

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

由於平衡點是相對容易達到的值,所以員工壓力不大!每個指標都可以加工資,因為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在原有平衡點上:
  •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曹德旺,我為什麼寧願捐出去幾百億,也不給員工漲工資!

人事主管KSF

KSF激勵方式的設計5大原則。

1、以平衡點為導向的激勵

例如:銷售額(產值工資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銷售500萬,以500萬為平衡點,高於500萬的,每高出10萬獎勵100元,如低於500萬,每低於10萬,少發80元。

2、以提成點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也可這樣設計:銷售額1萬=10元,或銷售額提成率為0.1%。

3、以要求標準為導向的激勵

4、設定幅度的彈性激勵

例如:工資費用率指標。2016年平均工資費率為26%,最高時達到38%,最低時為22%,數據的波動性很大。經過測算,選取25-27%作為不獎不罰的中間地帶,高於27%的,每高0.1%少發10元,低於25%的,沒低0.1%,獎勵15元。

5、正激勵與負激勵

在設計考核激勵是,一定要衡量正負激勵的水平。從整體來看,正激勵要大於負激勵。

從個體來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標、經營性的指標,正激勵要相對大於負激勵;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標,正激勵與負激勵可以相當;而對於管理性指標,尤其是責任性、要求性的指標,負激勵可以大於正激勵。

曹德旺,我為什麼寧願捐出去幾百億,也不給員工漲工資!

薪酬模式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總結:

金錢作為一種獎懲手段,它不是萬能的,“即使是最豐厚的薪資,也不可能取代出色地完成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也無法代替企業管理者賦予員工的榮譽感。

績效管理或能幫助企業抬升短期經營業績,但不應以犧牲人的價值為代價,否則一旦形成“唯績效論”和企業文化,可能對企業帶來更持久和沉重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