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與印度猴神哈奴曼(二)

珵素

之前我們說過,在上世紀前期,國內的學者就孫悟空的原型究竟是不是印度神猴展開了一次討論。但當時人們所看到的材料相對太少,因此最終也沒能辯出個結果。不過因為孫悟空的形象來源於哈奴曼這樣的說法確實對不少人衝擊都很大,因此不少人都記住了胡適的觀點。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後,孫悟空與哈奴曼的關係再次成了大家討論的課題。因為從八十年代開始,漢譯本的《羅摩衍那》陸續出版。之前,胡適等人不懂梵文,對《羅摩衍那》的瞭解極為有限,因此爭論起來也拿不出什麼證據。

孫悟空與印度猴神哈奴曼(二)

漢譯本《羅摩衍那》出版後,有人專門梳理了書中所寫的哈奴曼的故事。梳理之後發現,三國時期出現的《六度集經》中的幾個故事,就脫胎自哈奴曼的傳說。換言之,早在三國時期,哈奴曼的故事就經過改編,傳入了中國。而不少人堅信的孫悟空的本土原型無支祁,雖然出現得較早,但將其與猿猴聯繫起來,卻已經是唐宋時期的事。在這一點上,無疑是印度神話起源說更佔優勢。但這是否就證明了哈奴曼就是孫悟空的原型呢?

雖然已經證明哈奴曼的故事在三國時期已經傳入中國,但就像之前提到的,哈奴曼與孫悟空在性格與形象上差別太大,除了都是猴子外,實在是很難再找到其他聯繫。之前,將華佗與藥神阿伽陀聯繫起來,主要是因為兩者的傳說中,不少故事是類似乃至相同的。將豬八戒與佛教故事聯繫起來,也是因為豬八戒的形象與故事與佛經中的一些內容能夠聯繫起來。換句話說,佛教故事進入中國,經過改造後大都會留下一些痕跡,能夠讓人們順著這些痕跡找到其出處,但已經給出的由哈奴曼演變出孫悟空的所謂線索實在是太過於曲折而難以說服人。

孫悟空與印度猴神哈奴曼(二)

如果孫悟空的故事與哈奴曼的傳說沒有什麼交集,自然就很難咬定孫悟空的形象就是出自哈奴曼。何況,在稍早元代楊景賢版的《西遊記》中,孫悟空更是親自說過自己與無支祁是親戚。也就是說,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孫悟空與無支祁之間的聯繫是存在的。除非證明了無支祁的形象也是借鑑自哈奴曼,否則就無法將孫悟空與哈奴曼扯到一塊。

只是,楊景賢是元朝人,他是否能夠代表唐、宋時期人的觀點是一個問題。而且雖然傳說中一直提到無支祁,但與無支祁有關的故事也很少,除了無支祁曾被大禹鎖在軍山下這一點外,其他內容也很難與孫悟空聯繫起來。

孫悟空與印度猴神哈奴曼(二)

最終,人們發現,無論是哈奴曼還是無支祁外,除了猴子的外形外,與孫悟空再沒有什麼太過密切的關係。但一個完整的形象,自然不可能只有形象而無其他。就像有些人說的,《西遊記》的故事是由唐玄奘的事蹟演義出來的。若最初的故事中,唐僧的徒弟都是人,隨著故事的傳播,人們不斷改編、完善這個故事,並將一些其他故事中的元素摻入其中,唐僧的徒弟也逐漸由人變成現在的樣子,那麼孫悟空的原型究竟該是人還是猴呢?

當我們熟知的猴子形象的孫悟空誕生時,他本身已經集合了各種各樣的形象,寄託了中國人的各種期望與想象,從這樣一個複雜的獨立的形象中去尋找一個所謂的起源,既無可能,也無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