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樓市十年

如果從2016年7月算起,成都房價這一輪的上揚已持續近20個月,並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依然會難以調和供求失衡的市場現象。我們不禁反觀成都2009年及2013年的兩輪房價上浮週期,也發現其均未持續超過2年……

成都樓市十年

首先回顧,2008-2012年的這一輪週期。

2008年 金融危機、四川汶川地震、全國房價下跌,成都房價受挫;

2009年 國家4萬億計劃,成都迎來空前的建設規模;

同時在其他方面,央行在2008到2009年間,7次調低了基準利率;全國多個城市對之前房屋滿5年轉讓免徵營業稅的規定改為2年;

這些因素極大地刺激了購房者的購房熱情。

2009年到2010年,北京房價翻倍,南京、杭州等強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增幅80%以上;成都樓市迎來了一波好行情,房價上漲約50%,房價從6000元/㎡進入萬元梯隊。

2011年,房價調控開啟,全國範圍內限購、限貸、金融收緊,房價被控制在穩定階段。

2012-2015年,第二輪週期到來。

2012年下半年,成都調整了公積金政策,信貸政策逐漸放鬆,並且在大經濟環境下,國家M2增速遠高於GDP增速(類似2009年)。反應在房地產市場的便是投資購房的需求在增加,在2009年還未來得及上車的購房者在2012-2013年這個階段集中入市。

2013年,成都市場房價開始有明顯的漲幅,成都大量樓盤房價普遍上調2000-3000元/㎡。但好景不長,隨即便是全國信貸政策收緊,成都首套房商貸利率最高上浮20%,加上新“國五條”放風(對二手房交易徵稅20%)。同年發生在成都二手房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主城區二手房市場成交大漲,創下新高。

成都樓市十年

從數據可以看出,購房需求在2013年被大量釋放,樓市開始積壓大量的庫存。行至2014年,樓市進入冷清局面。同年在成都,我們見證了九龍倉御園降價銷售,嘉悅匯在列的大量樓盤爛尾,高價地不開工、進行轉讓、進行退地等事件。

成都樓市十年

圖:九龍倉御園開盤均價

我們正在經歷的,是第三輪週期,2015-20XX年。

2015年下半年,國家鼓勵去庫存,基準利率下調到4.9%,加上普遍85折的利率折扣,成都出現了最低首付2成等空前的購房優惠政策(甚至有各種“0首付”)。

經歷過上一輪週期的購房者很多已意識到,這是一次購房時機的到來……

成都樓市十年

近幾年房貸利率一覽

2015年下半年,一線城市開始領漲。半年後,大部分二線城市發生連鎖效應,成都房價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明顯上漲,國家緊急出臺各種限購政策,調控政策達到史上最嚴。

到2017年,“房住不炒”的指導方向已經明確,以北上廣深在列的一線城市開始止漲,大部分二線城市開始穩定,成都房價被嚴格調控。

按理,樓市政策收緊,這一輪漲幅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但是,成都及個別二線城市的房價壓得太死,還沒完成“補漲”,成都新房限價相較2016年約小漲三成,但是二手房房價成倍增長。

因為這一輪週期出現了前兩次並沒有出現過的市場現象——新房限價,所以市場上新房二手價格倒掛嚴重,並且出現巨大剪刀差。

二手房東看好市場,高價掛牌,新房性價比高受到持續的哄搶。就是我們現在所經歷的市場。

核心原因:供需矛盾

①土地新規導致市場預期增強

過去幾年,成都房價不論如何漲,需求如何多,土地供應一上來,房子永遠買不盡。

這要“歸功”於當初時任成都市委書記提出的:成都高密政策,配合上國家“7090”政策。導致成都住宅開發集中,密度高,大量超高層樓盤集中在二環內外,城市外擴存在壓力。期間也誕生了如望江橡樹林、錦江城市花園、富力中心、恆大都匯華庭等高容高密度住宅小區,容積率動輒6.0以上。

雖然這兩條政策均被後來人詬病,影響居住體驗,但確實也為剛需購房者買房開通了“綠色”通道。

▲2013年,相關政策制定人落馬,成都住宅地塊容積率開始逐漸降到4.0以下。

▲2015年3月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公佈了《通知》:“提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建商品住房在不改變用地性質和容積率的前提下,可調整戶型。”也意味著“7090”政策壽終正寢。

▲2016年下半年,成都放出口風:實行全面降容。最終成都容積率新規於2017年成都中優規劃中公佈。

成都樓市十年

成都容積率新規

影響成都近10年的高容住宅+“7090”政策無疑激起了市場對改善型住房的需求。在2016年政策全面放寬後,高端改善型產品應市而生(戶型做大,房子變少)。

舉個例子:

“7090政策”+高容:

100畝土地,5.0的容積率,建築面積33萬方;套均面積90,可以建3700套房。

低容+大戶型:

100畝土地,2.0的容積率,建築面積13萬方;套均面積110,可以建1200套房。

▲2017年下半年,由於地塊降容,成都調整最新基準地價,起拍樓面價格全面上漲。二手房價格開始止不住地漲,市場恐慌性購房情緒增強。

成都樓市十年

成都市中心城區各類用地基準地價一覽表

儘管供應的土地面積每年在持續增加,但是成都未來的住宅供應套數會成倍減少,加上不斷走高的地價,二手房東的預期越來越高,導致新房二手剪刀不斷被拉大。

②成都市場住宅需求量的大爆發

下面這種張圖是成都近幾年來大成都住宅成交量、人口增量。

成都樓市十年

數據來源:銳理2017年成都樓市年報,單位(萬㎡)

成都樓市十年

數據顯示:成都2011-2014年,常住人口年均新增約50萬

成都住宅成交量存在的幾個波峰分別為2009年初,2013年初,2016年中旬。儘管住宅成交量已經是歷史最高,但依然無法解決市場需求量。

需求量的大漲,除了大量新增的常住人口外,還有一大部分因為房價上漲而出現的,購房計劃前置人群,投資人群。並且市場也能感知,這一輪房價上漲,入駐成都的投資客規模也遠超以往。

同時還有我們一直想強調的強二線城市間的“人才大戰”,城市入戶門檻降低,人口被吸引至成都發展就業,也為成都房地產市場增添了一部分需求。

③開發商捂盤出了新高度

過去,開發商總是見市場好就大量出貨,但是由於現目前成都地價、二手房價格雙雙上漲,新盤被限價,個別開發商開啟了無期限捂盤模式,捂盤已超過1年的樓盤不在少數。雖然市場上不少捂盤解套的樓盤,但也有把自己捂死的案例。

終上所述,成都從2015開始的這一輪樓市週期還未結束……

相較於其它二線城市,在前兩輪的樓市週期中,南京、杭州等城市房價增幅明顯,但成都房價上漲滯後,房子多,品質低是一大原因。現在土地性質優化後,地價、房價補漲是情理之中,但過去高容政策下的二手房價格卻一口氣吃成了胖子,掛牌價居高不下。

按照成都市房地產五年規劃,土地性質決定了未來新房市場的房源產品更符合“剛改人群”,而“剛需”則更適合購買小戶型二手房。(也提出了將剛需購房者往二手房市場引導。)

但是,這個市場存在變數……

由於限價帶來的巨大剪刀差,剛需購房者不得不接受市面上面積大,但總價比二手房還低的改善類新盤。新房需求放大,搖號政策啟動……

雖然這一輪樓市下落週期由於各種政策推遲了,但我們也看到現在成都越來越多的二手房有鬆口的跡象,土地流拍現象。也許,這一輪週期只是被拉長了,現在,可窺視的未來,是一條漫漫長路……或漲或跌,就看新的變數什麼時候到來。

歡迎各位在留言區表達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