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始鼓勵企業發展集體宿舍了,建房貸款會有便利!

5 月 23 日,北京住建委發佈了一項關於推進職工集體宿舍供應的徵求意見稿。

意見稿鼓勵用工單位參與新建集體宿舍,或租賃閒置房屋後將其改建為集體宿舍,或者直接租賃現成的公寓用作集體宿舍。

租賃型集體宿舍的人均使用面積不得低於 4 平方米,每間宿舍最多住 8 個人。單位職工的單次租期一般不超過 3年,最長不超過 5 年,鼓勵用工單位和單位職工就租賃合同一年一簽。

房源主要來自三方面:在集體建設用地上新建或改建、產業園區配建或改建低效和閒置的廠房,以及根據北京區域規劃調整需要改建閒置的商場、寫字樓或酒店。

如果企業新建集體宿舍,還有機會獲得一定的融資便利。目前,國開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華夏銀行四家銀行已確定融資方案,以支持北京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房試點。

但這些公司必須在北京註冊且在北京實際經營,所處行業符合北京市和區域產業發展需要,未列入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

如果是對閒置房屋進行改建,改建企業應是該房屋的產權方或使用方。改建企業是使用權人的,必須徵得產權人同意,並簽訂五年以上的租賃合同。北京也鼓勵有意開發集體宿舍的企業委託或與專業住房租賃企業合作進行改建。

職工集體宿舍不是新鮮事物。單位福利分房、集體宿舍從 1950 年代就開始有了。後來由於 1990 年起推行住房市場化改革,人們開始對買房形成了概念,商品房取而代之。

最近幾年,隨著京東、格力等企業籌建職工宿舍、職工住房問題又開始成為熱議。

智聯招聘發佈的《2017年秋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顯示,職場白領對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歸屬感較低,影響歸屬感的因素包括戶口、房子、收入等。

很大程度上,北京出臺職工住房政策為的是把人留住。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對人口之於社會經濟的看法是,人是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生產力,也是最終的消費者。

然而一份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去年發佈《 50 城房租收入比研究》報告顯示,北京去年 6 月的人均房租達到 2748 元,領跑全國。按照北京當時的人均工資算,相當於房客每月近六成的收入都被用來交了房租。另據安居客的統計顯示,因為房租高,北京大約 33% 的房客選擇合租以攤薄房租。

一線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逐漸加大的北京人口調控力度,使北京常住人口的增速、增量近年來連續雙下降。全國多地上演的“搶人大戰”也可能進一步分流在京務工人口數。

年初至今,全國已有 14 座城市陸續發佈人才優惠政策,北京隔壁的天津也於 5 月 16 日發佈了“海河英才”落戶政策。自 2007 年一直穩定上升的北京外來人口數量於去年出現了拐點,外來人口數量為 807.5 萬人,較 2016 年下降了 15 萬人。

作為中國最難落戶的城市之一,儘管北京今年的落戶政策有所鬆動,但那是針對月收入超過 7 萬的程序員。對於多數在京租房的北漂,落戶仍舊遙遠,北京現在逐步加大集體宿舍供應,有可能暫時打消他們離開北京的想法。

國企可能會在這次籌建集體宿舍中得到更多便利。根據去年 7 月住建部等九部委聯合發佈的集體宿舍相關政策,政府會幫助國有企業降低用地成本,給予改建上的稅收補貼和優惠,融資便利等政策優惠。國企理論上可以以一個相對便宜的價格將房子出租給員工,這對員工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隱形福利。

另外,對於國企來說,它們還可以跟村鎮集體經濟組織(村鎮企業、合作社等)通過合資、聯營的方式,在農村集體用地上新建租賃型集體宿舍,出租給具有資質的用工單位,從而獲取收益。

題圖/ Visual Hunt

北京開始鼓勵企業發展集體宿舍了,建房貸款會有便利!

城市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有關城市的意見總是尖銳而不可調和(下) | 我們如何與未來相處⑦

北京開始鼓勵企業發展集體宿舍了,建房貸款會有便利!

人口它是個問題 | 今年已經有 14 座二線城市用戶籍政策和補貼爭搶年輕人,它們具體怎麼做的?

北京開始鼓勵企業發展集體宿舍了,建房貸款會有便利!

“納民”模式退出上海青浦,流動兒童上學又成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