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綜試區助力杭州開放型經濟新發展!

杭州綜試區助力杭州開放型經濟新發展!

作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杭州綜試區的先行先試一直備受矚目。3年多來,從2015年34.64億美元的跨境電商交易額到2017年99.36億美元。從2015年3500家跨境電商企業到現在超過8000家,“朋友圈”不斷擴容。

站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歷史節點,杭州綜試區將在“八八戰略”的指引下,大力培育貿易新模式新業態,積極運用數字化貿易驅動數字化服務和數字化製造,加快建設新型貿易中心,為建設全球電子商務核心功能區和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戰略門戶作出新貢獻。

先行先試

“六體系兩平臺”開創跨境電商制度創新先河

每一個拓荒者,並不知道自己會寫下怎樣的歷史。

3年多來,杭州綜試區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創新構建了“六體系兩平臺”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以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為基礎,建立起了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電商信用、統計監測、風險防控“六大體系”,並賦能線下平臺產業園區的發展。

圍繞這套頂層設計,杭州綜試區會同關、匯、稅等監管部門積極先行先試,制定實施兩批共85條制度創新清單,搭建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促進數據的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實施基於大數據的便利化通關、檢驗檢疫監管過程前推後移、便利化結售匯和“互聯網+便捷退稅”。跨境電商企業通過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一鍵申報、全國通關”,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企業出口貨物申報時間縮短到平均1分鐘。在線下,杭州綜試區已佈局13個跨境電商產業園,覆蓋全市絕大多數區、縣(市),很多園區擴容二期發展。

國務院先後兩次向全國推廣以“六體系兩平臺”為核心的杭州跨境電商經驗,依託杭州經驗全國設立了第二批1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

實踐引領

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由於涉及跨境進口商品出區保稅展示交易等政策特殊性,看似簡單的“網購保稅+實體新零售”的落地實踐並不容易。在陽光化的前提下,杭州綜試區會同平臺方、物流方一同研究落地方案,天貓國際和網易考拉海購的線下店具備商品展示和體驗功能,消費者線上下單後提供“5公里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每天下午都有裝載著優先發貨的門店掃碼購包裹的配送車從下沙保稅倉駛向實體店。

在支持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協同創新商業模式的同時,杭州綜試區鼓勵支持移動電商、社交電商等新型業態發展。立足杭州的雲集微店在阿里、網易等電商巨頭初步劃定進口跨境電商格局後,探索社交電商新路徑,藉助基於個體信任的社交渠道,將跨境商品快速分銷至三、四、五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2017年的跨境電商銷售額達到11.7億元,環比增長457%。

杭州綜試區還不斷“試水”探索小包出口、直郵進口、網購保稅進口、跨境電商B2B出口、特殊監管區出口等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全業務模式。

新模式新業態的培育和應用加快了杭州跨境電商線上線下、境內境外的融合發展,在杭州綜試區,8000多家企業運用跨境電子商務實現了新發展,與此同時,谷歌、亞馬遜、Wish、Paytm等全球知名平臺紛紛在杭設立項目,3年共有1421家產業鏈企業落地。

再探新路

加快構建新型貿易中心

從先行先試到實踐引領,從頂層設計的重構到監管模式的再造,從商業模式的創新到生態圈服務的供給,以實現跨境電子商務自由化、便利化、規範化發展為目標,杭州綜試區一直在路上。

改革再出發,前不久舉行的浙江省對外開放大會,杭州綜試區獲批全省十佳開放平臺。新時代新使命,杭州綜試區將發揮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跨境電子商務雙重便利優勢,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加快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升級版,積極推進eWTP杭州實驗區探索實踐,打造以數字貿易為核心的新型貿易中心。

杭州綜試區聯動監管部門、區、縣(市)和跨境電商平臺,推出“新外貿新服務新制造”計劃,通過跨境電商新外貿業務拓展、新制造產業提升、新服務優化、數字化產銷對接、跨境電商品牌培育等十大專項行動。

2018年,杭州綜試區將推動1萬家企業運用跨境電子商務加快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培育300家新外貿新服務新制造標杆企業;實現年跨境電商銷售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大賣家近100家,跨境電商新品牌50個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