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羣衆脫貧夢

通訊員鄭家雲李代烈

“從現在起,你們不用擔心蔬菜的銷路問題,只要打電話找我,保證幫你們銷。”7月18日中午,宣恩縣椿木營鄉范家坪村6組廖家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萬術樂,聽到“宣恩縣常清家庭農場”負責人黃長清的這句話後高興不已。

范家坪村現有7個村民小組475戶1590人,有157戶462人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全村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常年氣溫在18.9℃左右,晝夜溫差大,適合錯季節無公害蔬菜,道地中藥材種植。

2016年初,宣恩縣紀委駐村脫貧尖刀班進駐范家坪村後,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幫助村民大力發展反季節無公害蔬菜,道地中藥材,優質烤煙和生態養殖業。但是,村民總是為銷路擔憂。

“去年我種植無公害錯季節蔬菜2畝多,收入1萬多元,今年種了4畝多,預計收入在2.5萬元以上,但是擔心銷路有問題。”萬術樂望著即將就要出售的甘藍菜,長嘆了一口氣。

“你們不用擔心,今年6月21日我已成立了宣恩縣常清家庭農場,就是解決蔬菜銷路的問題。”萬術樂是“宣恩縣常清家庭農場”黃長清的幫扶聯繫戶,對於萬術樂等貧困戶發展錯季節無公害蔬菜種植存在的問題十分關心。“從現在起,我不僅幫你們‘送優質菜種,指導技術,同時要來幫助你們解決銷售難問題的。”

“現在我們每天至少都有五車蔬菜運到湖南,重慶,貴州,廣西等地,多的時候一天有8車。如今有宣恩常清家庭農場負責人黃長清幫忙,我們就更不用愁了,更有盼頭了。”范家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范家坪村百佳欣公司法人代表張明英喜悅地說。

“這都是幫扶幹部的功勞,幫我們指導種植技術,還幫忙我聯繫市場經營主體搞好銷路,我現在的舊帳已經還完了,蔬菜即將要出售,1畝白三七藥材也進入收益期,脫貧不在話下,過上小康日子也快噠!”村民黃長勝說。63歲的黃長勝因白內障等疾病造成家庭困難,2014年8月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他不等不靠,多方籌措資金髮展種植業和養殖業,每年產業收入達3萬元以上。採訪中,筆者還發現,黃長勝除發展種植的4畝蔬菜外,還發展了1畝貝母,1.5畝白三七,飼養了3頭肥豬,他對自家的產業發展充滿信心,幹勁十足。

“范家坪村的錯季節大白菜、甘藍菜、辣椒種植面積已經達到400多畝,如果銷路好,收入最少有200萬元以上,另外,養殖業一年收入也可達100多萬元以上,今年如期全部脫貧沒有問題!”宣恩縣紀委駐范家坪村脫貧尖刀班第一書記胡啟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