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號回滾至原來的列表框版本,微信打臉了

訂閱號回滾至原來的列表框版本,微信打臉了

Android 微信 測試版更新,信息流將回滾

昨天(7月24日),微信安卓6.7.2內測版發佈,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信息流版本回滾至原來的列表框版本,熟悉的未讀信息小紅點和置頂公眾號都回來了。

訂閱號回滾至原來的列表框版本,微信打臉了

▲右為微信 Android 6.7.2 內測版中的公眾號界面,圖片來自AppSo

微信訂閱號僅經歷1個月的信息流嘗試,便不再做版本優化而是直接回滾版本——這對於高傲的微信團隊來說,算是首次公開認錯,數據斷崖是一定的。

但那是結果,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高傲的團隊不惜打臉來彌補損失呢?

一、信息流強化了用戶體驗,幾乎掘斷了公眾號的IP感知

訂閱號早期的設計是以訂閱號自媒體的利益為核心,如未讀信息的小紅點標註,先點擊進入公眾號,再次點擊進入文章頁。

6月20日的版本設計改為了以用戶的利益為核心,直接進入文章頁,小紅點標註也沒有了,改為按更新時間倒序排列。

訂閱號回滾至原來的列表框版本,微信打臉了

▲ 微信iOS版本更新後的信息流界面

這個改版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公眾號IP的辨識度,除了頭部粉絲量較大的訂閱號以外,所有中長尾和新註冊訂閱號都受到了影響。

老襯也是在此次更新結束後,便給自己放了長假。

  1. 以用戶為核心的交互設計,IP感知不再,消除了內容生產者的創作源動力。
  2. 從關注內容深度到刷資訊,確實提高了用戶看內容的效率,但也降低了用戶對內容的注意力和看內容的時間。
  3. 強化了標題的時效性,讓時效性不強的高質量內容也失去了關注度。
  4. 從進入公眾號到直接進入文章頁,歷史消息成為雞肋,大大縮短了內容的生命週期,也降低了IP的沉澱和積累。
  5. 劣幣驅逐良幣,時效性較強的文章大都是時事新聞,有深度的文章生產週期較長,難以跟得上信息流所推崇的更新頻率。

小結:綜合以上,能在信息流版本下繼續生存的,一部分是可以保障內容更新頻率的專業內容生產團隊,另一部分是辨識度極高的大V;而其他的非專業團隊和中長尾自媒體,在這次版本更新後,幾近覆沒。

二、信息流強化了資訊,幾乎放棄了社交

  1. 取消了公眾號置頂,改為星標,優化了取消關注流程和步驟,用戶信息流裡向左滑動公眾號名稱便可取關,取關的入口也設計得更淺。
  2. 注重頭部內容,摺疊了第3-8條的內容推送,不區分未讀和已讀信息。
  3. 增加了關係鏈的開放,可以看到幾位好友閱讀過同篇內容。

在6月20日微信訂閱號改版前是社交媒體,改版後變成了資訊媒體;改版前以關係鏈為核心,改版後成為了以資訊內容為核心——這種跨度的轉型,即便如微信的強大,也直接導致了數據斷崖和轉型失敗。

(1)公眾號是生長在微信上的一個封閉式社交媒體,限制私信、限制評論權限、內容訂閱才可見等封閉規則設定,這種封閉式社交媒體離開微信社交關係鏈很難單獨運營。

而資訊媒體是種公開式的環境,和訂閱號的封閉格格不入,所以訂閱號的資訊轉型註定失敗。

(2)摺疊第3-8條的推送內容,看似影響最大是訂閱號大V,其實由於內容訂閱才可見的封閉環境,並非資訊媒體的公開欄目聚合內容,摺疊第3-8條推送內容是進一步限制了內容曝光,封閉環境下的優質內容傳播高度依託頭部轉載,摺疊內容抑制了頭部轉載的活躍,更加隔斷了中長尾小號的生存之路。

(3)取關入口的優化設計讓訂閱號大V也如履薄冰,否則便會遭遇數據跳水,這層設計進一步抑制了頭部內容的活躍。

小結:信息流不僅抑制了大V訂閱號頭部內容生產的活躍度,同時掘斷了中長尾訂閱號的生存之路;致使近1個月以來,整個訂閱號生態不倫不類,生著社交媒體的魂,卻披著資訊平臺的皮,最終強大如微信,損失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三、平臺型的產品,得供給端得天下

由微信訂閱號延伸至所有平臺型產品,有一條鐵律一直沒變,就是得供給端得天下。

從早期的團購、打車到現在的短視頻,無論是商品供給還是內容供給,供給端用戶都是平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1. 攜程的酒店供給:早期的攜程藝龍在酒店供給端競爭時,攜程高價買斷重要位置的餘房,使用戶訂酒店時,黃金地段的酒店只有在攜程可以訂到,因此形成了對攜程這個產品的明確感知。
  2. 美團的團購感知:千團大戰時期,所有團購都打補貼戰,美團補貼通過數據尋找不同類目裡的頭部供給商家,簽訂獨家合作約定,用戶在消費某些熱門類別時,只有在美團才可以團購,從而形成了對美團產品的明確感知。
  3. 短視頻補貼:微視和抖音競爭,在內容生產端大打補貼戰,30億的內容補貼,每條內容從500到幾萬不等。還有梨視頻補貼、西瓜視頻補貼、秒拍補貼、火山補貼等,都證明供給端對平臺型產品的重要性。

四、總結

訂閱號新版本的懸崖勒馬,微信團隊打臉式的版本回滾,我們依稀可以由此窺到一絲這1個月信息流新版本嘗試帶來的惡化後果。

信息流初心是美好的,以C端用戶體驗為核心,以內容閱讀效率為核心——但要做到這些,首先不能超出微信本身的社交關係鏈,以及訂閱號封閉式的生態結構;其次要充分保障內容創作者的利益,激勵內容生產者的活躍;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內容質量的篩選分發,高質量內容獲得流量的分發規則,杜絕劣幣驅逐良幣式的時效性內容鼓勵。

文章最後,祝願訂閱號生態能夠越來越健康,各位內容生產同仁也可以保持激情,持續產出高質量內容,不負初心。

文末福利

訂閱號回滾至原來的列表框版本,微信打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