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要有這樣的心態才不會累

養育孩子對有些人來說是“磨難”,對有些人來說是“重生”,堅果屬於後者。養育孩子的過程讓我更加了解,自己是怎樣一步一步成長到現在的樣子,也更加相信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一想到自己就是一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堅果感到肩頭沉甸甸的,上面負荷著養育孩子的責任和對原生家庭的遺憾。

堅果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從小就特別渴望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所以當自己有了孩子時,堅果便告訴自己,無論如何在孩子生命之初的前三年,一定要給予他充足的陪伴。陪伴不只是守在他身邊,高質量的陪伴是要能真實的看見孩子的需求,並根據需求做出正確的反應,要做的好並不容易。一開始,堅果在育兒過程中一遇到問題就焦躁不已,有段時間甚至後悔生孩子,覺得孩子是苦難的開始,直到後來調整了心態,把養育孩子,當做是在養育小時候的自己,才發現原來養孩子是可以彌補自己幼年的缺失。

養育孩子要有這樣的心態才不會累

孩子療愈了我幼年受過的傷

很多人都受不了孩子的哭聲,接受不了孩子的負面情緒,當孩子哭泣時,會感覺到焦慮、憤怒。很多人都覺得是孩子太吵了,哭聲吵得讓人心煩,殊不知是孩子的哭聲喚醒了那個幼年時期受到創傷的你,那個被你遺忘在內心深處的正在哭泣的小孩。在學習心理學後,堅果慢慢意識到自己的內在小孩,他蜷縮在角落裡哭泣,因為小時候媽媽常年在外工作,每年回來幾次,待不了多久就急匆匆的離開,堅果每次都哭的很傷心,有種被媽媽拋棄的感覺。現在當堅果聽到自己孩子的哭聲時,堅果會平靜下來,抱緊孩子,然後告訴他,媽媽一直都在,會陪著你一起長大。

當你意識到養育孩子,其實孩子也在養育你時,你會發覺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養育孩子要有這樣的心態才不會累

孩子讓我瞭解“人性”

孩子從8、9個月起,就知道把大家共同的食物拿到自己碗裡,直到全部放到自己碗裡為止,這就是人與生俱來的“生存需求”,他需要保證自己有充足的食物來保證可以活下去。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理會別人的感受,這些都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當我從孩子身上認識到人性的時候,就更能理解生活中其他人的行為,從而減少對他人的失望。

養育孩子要有這樣的心態才不會累

孩子教會我接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可卻偏偏追求完美,堅果正是這樣一個人。在養育孩子前,堅果做什麼事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結果必然是令自己失望的,堅果常常認為一定是自己不夠好,所以才要更加努力,卻忘了努力本身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是孩子告訴我,我可以不完美。不論我蓬頭垢面還是打扮光鮮,不論我做飯可口還是忘記放鹽,不論我開心還是失落,孩子都喜歡我,他接受自己有個不完美的媽媽,這讓我更有信心成為一個好媽媽。孩子的愛,讓我接受了這個真實而又平凡的自己,我可以失敗、可以做得不夠好,可我還是愛這樣的自己。

養育孩子要有這樣的心態才不會累

感謝媽媽這個身份,讓我成長許多,也希望那些在育兒過程中感到痛苦、疲憊的媽媽們,把養育孩子,當做是養育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長,你會發現養育孩子是件非常值得的事情,你不再會感到焦慮、煩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