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之36洞天 72福地

即使不是道教愛好者,可只要我們平時看點仙俠神幻劇,我們就很容易聽到36洞天、72福地這些詞!

道教之36洞天 72福地

太極陰陽圖

在道教文化中,洞天福地都是有靈氣、有神仙居住的勝地,所以基本上也都是在名山大川裡面。福地大家都很好理解,至於洞天呢,則是古人認為名山之中的洞府可以通達上天,是靈氣之所在,所以也是好地方。道家子弟多在這些地方修道觀,也在這些地方修己,祈望得道成仙。

洞天福地的說法大致起源於晉代,後世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記》詳細列出了各洞天福地。

成仙就不用想了,那麼,這些洞天福地都是哪裡呢?平時看電視基本都是玄之又玄、雲裡霧裡的,今天咱們就好好看看它們究竟都是哪些地方吧,說不定,裡面還有你的家鄉呢!

道教之36洞天 72福地

洞天福地

十大洞天:

  • 洞天,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
  • 第一洞天,王屋山;週迴萬里,號曰小有清虛之洞天。在河南濟源市界內,去王屋縣六十里,屬西城王君治之。
  • 第二洞天,委羽山;週迴萬里,號曰大有空明之洞天。在臺州黃巖區,去縣三十里,青童君治之。
  • 第三洞天,西城山;週迴三千里,號曰太玄總真之洞天。未詳在所,《登真隱訣》雲,疑終南太一山是,屬上宰王君治之。
  • 第四洞天,西玄山;週迴三千里,號三元極真之洞天。昱嶺關古蹬道附近,吳越之地,古歙州、睦州、杭州三地發祥地覆船山(主峰擱船尖),又稱邦源洞。
  • 第五洞天,青城山;週迴二千里,名曰寶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縣,屬青城丈人治之。
  • 第六洞天,赤城山;週迴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臺州唐興縣,屬玄洲仙伯治之。
  • 第七洞天,羅浮山;週迴五百里,名曰朱明輝真之洞天。在循州博羅縣,屬青精先生治之。
  • 第八洞天,句曲山;週迴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壇華陽之洞天。潤州句容縣,屬紫陽真人治之。
  • 第九洞天,林屋山;週迴四百里,號曰左神幽虛之洞天。在太湖,江蘇吳縣,屬北嶽真人治之。
  • 第十洞天,括蒼山;週迴三百里,號曰成德隱玄之洞天。在處州樂安縣,屬北海公涓子治之。
道教之36洞天 72福地

洞陽山

三十六小洞天:

  • 第一霍桐山洞,週迴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長溪縣,屬仙人王緯玄治之;
  • 第二東嶽泰山洞,週迴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兗州幹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
  • 第三南嶽衡山洞,週迴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
  • 第四西嶽華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
  • 第五北嶽常山洞,週迴三千里,名曰玄天,在恆州常山曲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 第六中嶽嵩山洞,週迴三千里,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仙人鄧雲山治之;
  • 第七峨嵋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虛陵洞天,在嘉州峨嵋縣,真人唐覽治之;
  • 第八廬山洞,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治之;
  • 第九四明山洞,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真人刁道林治之;
  • 第十會稽山洞,週迴三百五十里,名曰極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陰縣鏡湖中,仙人郭華治之;
  • 第十一太白山洞,週迴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長安縣連終南山,仙人張季連治之;
  • 第十二西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真人唐公成治之;
  • 第十三小溈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縣,仙人花丘林治之;
  • 第十四潛山洞,週迴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仙人稷丘子治之;
  • 第十五鬼谷山洞,週迴七十里,名曰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真人崔文子治之;
  • 第十六武夷山洞,週迴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真人劉少公治之;
  • 第十七笥山洞,週迴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真人梁伯鸞主之;
  • 第十八華蓋山洞,週迴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仙人平公修治之;
  • 第十九蓋竹山洞,週迴八十里,名曰長耀寶光天,在臺州黃岩縣,屬仙人商丘子治之;
  • 第二十都嶠山洞,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仙人劉根治之第二十一白石山洞,週迴七十里,名曰秀樂長真天,在鬱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縣,是白真人治之;
  • 第二十二岣漏山洞,週迴四十里,名曰玉闕寶圭天,在亢州北流縣,屬仙人錢真人治之;
  •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週迴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仙人嚴真青治之;
  •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週迴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劉真人治之;
  •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屬陳真治之;
  •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週迴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屬趙仙伯治之;
  •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週迴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第二十九仙都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雲縣,屬趙真人治之;
  • 第三十青田山洞,週迴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屬傅真人治之;
  • 第三十一鐘山洞,週迴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屬龔真人治之;
  •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週迴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屬李治之;
  •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週迴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荊州常陽縣,屬公羽真人治之;
  •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週迴一百里,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餘杭縣,屬姜真人治之;
  •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週迴五十里,名曰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屬戴真人治之地肺山--在江寧府句容縣界,昔陶隱居幽棲之處。
道教之36洞天 72福地

第十四洞天 安徽天柱山

道家的七十二福地:

  • 第一福地:肺山,一名太乙山,在江蘇江寧府句容縣。漢四皓高士隱此不受高祖召。
  • 第二福地:蓋竹山,在浙江台州府臨海縣。施真人得道處。
  • 第三福地:仙岩山,在浙江溫州府瑞安縣,宋陳傅良讀書於此朱子嘗訪之。
  • 第四福地:大滌山,在浙江杭州府餘杭縣。大滌語何法仁曰汝居此可逃世成真。
  • 第五福地:仇池山,在廿肅階州成縣。唐羅公遠真人修道處。
  • 第六福地:具茨山,在河南許州府臨潁縣。昔黃帝嘗登此山。唐盧照鄰隱於此。
  • 第七福地:高蓋山,在福建福州府侯官縣西南劉彝諸賢嘗隱於此。
  • 第八福地:青嶼山,在山東沂州府東海中。姜一真真君隱於此。
  • 第九福地:都水洞,一名玉笥山。在江西吉安府永寧縣。南北朝蕭子云侍郎棲隱處。
  • 第十福地:丹霞洞,在江西建昌府南城縣。蔡經真人成道處。
  • 十一福地:君山,在湖南嶽州府巴陵縣西南洞庭湖中。湘君遊憩之所。
  • 十二福地:赤水巖,在浙江溫州府永嘉縣。地仙李方回先師棲隱處。
  • 十三福地:姑射山,在山西平陽府臨汾縣西。莊子所謂藐姑射之山即此。
  • 十四福地:靈墟山,在安徽太平府當塗縣東三十里。白雲先生棲隱處。
  • 十五福地:沃州山,與天姥山對峙,在浙江紹興府新昌縣。晉支遁真人放鶴處。
  • 十六福地:天姥山,在浙江紹興府新昌縣東。李凝姬修道處。
  • 十七福地:若耶溪,在浙江紹興府會稽縣。越西施採蓮於此。南北朝何允棲隱處。
  • 十八福地:金庭山,一名紫微山。在浙江紹興府嵊縣。上有金庭洞,馬仙翁棲隱處。
  • 十九福地:峽山,一名中宿峽。在廣東廣州府清遠縣。相傳黃帝二少子太煥太英隱居於此。
  • 二十福地:安山,一名白雲山。在廣東廣州府城東北。漢安期生真人衝舉於此。
  • 二十一福地:焦源山,在福建建寧府建陽縣北真人霍童所居。
  • 二十二福地:鵝羊山,在湖南長沙府長沙縣儀封人方回桀溺秦不虛隱於此。
  • 二十三福地:合皂山,在江西臨江府清江縣。晉許遜真君棲隱處。
  • 二十四福地:青玉壇,在湖南衡州府衡山縣。乃祝融君遊憩之所。
  • 二十五福地:馬嶺山,一名蘇仙山。在湖南郴州東北。晉蘇耽入山修道,其母窺之見乘白馬飄然。
  • 二十六福地:洞靈源,在湖南衡州府衡山縣招仙觀西。唐李鄴侯讀書於此。
  • 二十七福地:洞宮山,在福建建寧府浦城縣。晉魏夫人華存以洞宮為棲真之所。
  • 二十八福地:陶公山,在廣東瓊州府城東南。陶安公真人棲隱處。
  • 二十九福地:頂湖山,在廣東肇慶府高要縣東北四十里。明溫倬臣仙人隱此。
  • 三十福地:泐溪,在廣東韶州府樂昌縣。有仙人石室高三十餘丈。
  • 三十一福地:泉源洞,在廣東惠州府博羅縣與鐵橋相接。唐軒轅集嘗隱於此。
  • 三十二福地:龍虎山,山上兩石對峙如龍昂虎踞。在江西廣信府貴溪縣西南。漢張道陵得道於此。
  • 三十三福地:靈山,在江西廣信府上饒縣西北。北宋辛幼安嘗隱於此。
  • 三十四福地:蘇門山,在河南衛輝府輝縣西北七里。孫登嘗隱於此。
  • 三十五福地:金精山,在江西寧都洲。漢女仙張麗英飛昇之所。
  • 三十六福地:馬當山,在江西九江府彭澤縣。晉王勃順舟而下至洪州作滕王閣序。
  • 三十七福地:始豐山,在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漢吳猛真人成道處。
  • 三十八福地:逍遙山,在四川成都府簡州。隋劉慶善仙人嘗遊於此。
  • 三十九福地:砵池山,在江蘇淮安府山陽縣西北十五里。晉王喬真人成道處。
  • 四十福地:雞籠山,在安徽和州含山縣西北三十五里。宋王中正成道之所。
  • 四十一福地:毛公壇,在江蘇蘇州府吳縣西南洞庭湖中。漢劉根真人得道處。
  • 四十二福地:綠蘿山,在湖南常德府桃源縣南十五里。魏伯陽真人棲隱處。
  • 四十三福地:防山,在山東兗州府曲阜縣東二十里。先賢顏子有墓於此。
  • 四十四福地:桐柏山,在浙江台州府天台縣。桐柏真人張大順修道於此。
  • 四十五福地:平都山,在四川忠州酆都縣東北。唐舉真人得道於此。
  • 四十六福地:金堂山,在四川成都府金堂縣東南五十里。唐李八百仙人嘗遊於此。
  • 四十七福地:虎溪山,在江西九江府德安縣。晉慧遠送五柳先生於此。
  • 四十八福地:彰龍山,在湖南長沙府醴陵縣。晉司馬徽隱居於此。
  • 四十九福地:抱犢山,在山西潞安府壺關縣。王烈入山見石室有書歸問嵇叔夜處。
  • 五十福地:大面山,在四川成都府成都縣。漢王褒真人隱於此。
  • 五十一福地:蘇山,一名元辰山。在江西南康府都昌縣。西晉蘇耽真人得道於此。
  • 五十二福地:馬跡山,在江西饒州府鄱陽縣東北。董幼真人棲隱處。
  • 五十三福地:德山,在湖南常德府武陵縣。地仙張巨君成道處。
  • 五十四福地:涼風原,在陝西四安府臨潼縣距藍田縣五十里。
  • 五十五福地:藍水山,在陝西西安府藍田縣。仙人張兆期棲隱處。
  • 五十六福地:玉峰山,在山西平陽府洪洞縣東北。地仙柏戶棲隱處。
  • 五十七福地:天柱山,在浙江杭州府餘杭縣西南。邵康節先生卜居於此。
  • 五十八福地:商山,在陝西商州雒南縣南晉臺產專天文星算之術嘗隱居於此。
  • 五十九福地:張公洞,在江蘇常州府宜興縣。漢張道陵嘗修煉於此。
  • 六十福地:緱氏山,在河南河南府偃師縣。王子晉於七月七日升仙於此。
  • 六十一福地:長白山,在山東濟南府鄒平縣南二十里。宋范文正公嘗居於此。
  • 六十二福地:少室山,在河南河南府登封縣。唐李渤築室於此自號少室山人。
  • 六十三福地:中條山,在山西蒲州府永濟縣。漢張果隱於此嘗乘白馬日行數萬裡。
  • 六十四福地:綿竹山,在四川綿州綿竹縣。唐李淳風真人修道於此。
  • 六十五福地:武當山,一名太和山又名元獄山。在湖北襄陽府均州。昔真武修煉於此。陳希夷誦經處
  • 六十六福地:女凡山,在河南河南府洛陽縣。蘭香神女上升遺幾於此。
  • 六十七福地:瑰山,在四川成都府漢州。張桓侯成道於此。
  • 六十八福地:金城山,在安徽池州府石埭縣。石長生真人得道處。
  • 六十九福地:雲山,在湖南寶慶府武岡州。韓終真人修道處。
  • 七十福地:北邙山,在河南河南府洛陽縣。鄧夸父真人棲隱處。
  • 七十一福地:盧山,在山東青州府諸城縣東南三十里。秦人盧敖隱於此。
  • 七十二福地:東嶗山,在山東青州府壽光縣。孫紫陽真人修道於此。
道教之36洞天 72福地

以上這些地方有的是虛的,但是大多是真實存在的。千百年來人們在這裡修道觀,道家子弟在此潛心修行。留下了不少神話傳說和各種珍貴的人文景觀。神仙肯定是不存在的,但是這些地方的確是我們的寶地福地。

道教之36洞天 72福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