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你的孩子不愛閱讀,這裡給你支招,讓孩子愛上閱讀

1、找到

味道好的書:

哪些書算是“味道好”的書呢?冷僻詞彙少一點,薄一點,大道理少說一點,情節發展快一點,人物形象鮮明一點。

2、選童書你還應該知道的:

最好的兒童故事具有簡單的文本、明亮繽紛的圖畫,以及圓滿快樂的結局,孩子對於幻想故事的反應是很高興的,喜歡和他們自己有關的故事。

應該包含正面的角色模範:角色的行事應該要能夠接受,或是得到鼓勵。長或太難的書會讓孩子感到挫折,甚至可能整個破壞他們對於文學作品與閱讀的樂趣。

3、找幾個書友:

同輩群體之間對文學閱讀行為的影響是明顯的。友伴和最好的朋友的影響是顯著的。

4、讓不愛閱讀的孩子愛上閱讀:

孩子不愛閱讀的原因除了有些孩子在閱讀之外的事物上存在濃厚的興趣點之外,不愛閱讀的原因以下幾種。

教師本身不喜歡閱讀,這在有意無意間成了學生不愛閱讀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和家長給孩子提供的閱讀書單不夠恰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閱讀的積極性。

在引導一個不愛閱讀的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與他同齡的孩子的閱讀熱點,從這個角度尋找突破口。看看同齡的孩子都喜歡閱讀什麼書,從中可以大體瞭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閱讀興趣,鼓勵他也嘗試讀一讀這一類書,讓他與同齡的孩子能夠找到共同的閱讀話題。

擁有共同的生命成長密碼同伴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要讓一個不愛閱讀的孩子獨自閱讀一本書可能很難,但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同伴正與他一起閱讀某一本書,他閱讀的力量就很可能會被激發起來,從而逐步走上閱讀之路。

教師和家長在最初階段要善於建立起閱讀的儀式感,讓孩子感受到閱讀是一件美好的事,是一種令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一個家長和老師如果能給孩子繪聲繪色地朗讀一本書是最簡單、最有效的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基本方法。

5、家長的引導策略:

(1):爸媽做榜樣,放下手機,拿起書本

爸媽每天在家大多時候手裡拿著手機刷朋友圈、看電視,玩遊戲。

建議爸媽們除了別總在孩子面前使用、玩電子產品之外,還應該拿起書本去閱讀、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另外,這樣的親子時光是不是更加溫馨,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憶。

(2):書要從薄到厚

孩子開始閱讀時,爸媽們可以準備一些比較薄的書本給孩子看,讓孩子先進入閱讀的狀態,享受閱讀的喜悅,同時挑一些有些漂亮插圖或者貼紙,以及能夠動手的繪本。到了一定的程度後,再給孩子看一些比較厚、知識面廣的書本,最後再看一些繪本類的名著。通過這樣一個由薄到厚,知識由淺到深的過程,會讓孩子體會到書本的誘惑,從而愛上閱讀。

(3):堅持每天給孩子讀書講故事

最初的閱讀是親子共讀,是父母讀給孩子聽,因為孩子不認字,閱讀更多的是從圖畫入手。

最重要的是,兒童時期一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今後會主動找書讀書。

(4):經常送一本書作為孩子的禮物

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孩子的生日時,提前準備一些有意義的書籍作為贈送給孩子們的禮物。親戚朋友或者孩子的同學慶祝生日的聚會,也可以選擇好的書籍作為禮物。

(5):"纏著"孩子把書中的故事和知識講給父母聽

當孩子養成了自覺看書學習的習慣以後,家長要有意地"纏著"孩子請他講故事或書中的知識,或者以相互給對方講故事為條件,"引誘"孩子講故事。每次講完後,家長可以大加讚揚,或"纏著"孩子問這問那,詢問故事的細節。這會使孩子以後看書更加細心,也能使孩子產生成就感。這種做法會激發孩子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閱讀中去,使孩子讀書的興趣更加穩定。

(6):閱讀不能急功近利,要靜等花開

家長千萬要拋棄過短時間閱讀迅速達到某種效果的想法,千萬不要覺得孩子近期多讀幾本書就能馬上寫好作文了。

事實上,孩子大量閱讀的效果可能會在初、高中才能明顯體現出來。日積月累的閱讀培養了孩子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這項基本能力的提高將大大促進孩子的學習和寫作 。

6、遊戲助力:

(1):我是主角

讀完了一本書之後,把故事主角的名字變成孩子的名字。還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朋友等等的名字都加到故事裡面哈。孩子就很自然地走進了故事,成為主人公,去故事世界中體驗一把。

讀完一本書,和孩子一起寫一張邀請函,不能乾巴巴的,要圖文並茂才好。

(3):畫一張故事發生的時間表

一本故事書讀完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畫一張故事發生、發展、結束的時間線。孩子畫的不好沒關係,只要將前後順序搞清楚就達到這個活動的目的了。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開發。

(4):我是小記者

和孩子一起讀完了一本書,父母和孩子可以輪流扮演故事主角和記者,讓記者來採訪故事主角。這樣一來一去地問答,故事就以另外一種形式,過了一遍,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大腦,又讓孩子進行了一次主動的思考。

(5):畫一張地圖

每本故事的第一頁就是故事發生地的地圖。讀完一本書,讓孩子根據故事情節,畫一張故事發生地的地圖。

(6):故事的前傳和後傳

讀了某本故事之後想想,在這個故事發生之前,會發生過什麼故事呢?同樣的,讀過之後,也可以想想,這個故事之後,又會發生什麼呢?

(7):換一個角度讀故事

三隻小豬和大灰狼的故事,基本是站在三隻小豬的立場,來描繪這個故事的。如果站在大灰狼的角度,故事將會如何不同呢? 那麼,就以大灰狼為主角,從他的角度來說說故事是怎麼回事吧。這樣一來,這個故事就有了好幾個版本。

(8):比較書與電影或動畫片

很多故事有各種不同的版本,有不少還被拍成了電影和動畫,如果孩子恰好讀過不同的版本,中文的,英文的,看過動畫的,就可以讓孩子說說,他們更喜歡哪個版本,為什麼?

如果讓他們來當導演,將故事拍成電影,他們會怎麼來安排演員, 該怎麼拍……

(9):給書設計封面和插畫

根據書的故事內容,給書籍畫幾幅插圖設計一個封面和封底,並在封底寫一個書籍的故事梗概。

(10)將故事做成孩子的有聲故事書

如果孩子特別喜歡這本書,就可以請孩子給這本書錄音,然後刻錄在CD上,並設計一個包裝封面,寫上孩子的名字。一個有孩子名字的有聲故事書就誕生了。如果孩子有興趣,還可以做成一個故事集。

(11):設計一套和故事相關的書籤

讀完一個故事,可以就故事內容設計一套相關的書籤,一面是從視覺的角度總結故事,另一面寫上孩子從這本書裡學到的東西。可以是一些道理,也可以是有用的詞彙等等。

如果發現你的孩子不愛閱讀,這裡給你支招,讓孩子愛上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