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花叔今天來評價這部正在熱映的《邪不壓正》,可以用以下幾個關鍵詞來詮釋。

1.影評人請閉嘴

姜文在影片中設置了一個“影評人”角色,這個人是個公公,只會寫5個字,但熱衷於寫影評,本質上,從裡到外都是個“假把式”,這是姜文多年來對影評人的痛恨;

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2.復仇

影片的主線是“復仇”,這裡有兩個層次的仇,一是家仇,二是國恨。復仇是藍先生(姜文)、關巧紅(周韻)、李天然(彭于晏)合夥的基礎,雖然他們的仇並不一樣。藍先生是個民族主義者,在他眼裡,美國人亨德勒醫生只是他養的一條狗,藍先生洞悉這條狗的一切。藍先生是個民族救亡者,為了這個"大義"任何人都可以犧牲,任何人都是他的棋子。在這個人物角色中,他只有目標和算計,而沒有情感,是一個正中有邪,邪中有正的人物;

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3.魔幻

北京城古老而又現代,高大的城牆與火車、汽車交融。然而,這卻是一個魔幻之城:洋人、煙鬼、妓女、宮廷遺老,各色人等充斥其間。裁縫不是裁縫,醫生不是醫生,車伕不是車伕;沾滿鮮血的日本人給中國人講孔子,被奉為英雄的警察局長其實是個惡棍,妓女有著真性情。這是一個混雜著愚沌與清醒、背叛與俠義、靈與肉、真與假的魔幻世界。當下又何其不是如此?

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4.中年男人的自戀

大多數中年男人都會沉迷於歷史,姜文也是如此。片中的帕梅拉之死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帕梅拉是英國外交官之女,死後器官丟失,兇手至今不知,但從手法上,很可能死於外科大夫之手,那個亨德勒有嫌疑。從關大娘的角色中,可以看到民國俠女施劍翹的影子,她的父親死於軍閥孫傳芳之手,施劍翹婚後拜託丈夫復仇,丈夫推諉,施劍翹怒而決心自己復仇,苦練槍法,十年後終於殺了孫傳芳而自首。從李天然的身上還會讓人聯想到燕子李三。藍先生還是片中提到“老西”,這極有可能是山西的“閻錫山”,不瞭解歷史的人,不會從藍先生不經意透出的一兩句的言語中,瞭解藍先生其實是個背景深厚的人。

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5.牽強的人物關係

《邪不壓正》雖然有劇情主線,但故事卻講得很凌亂,充滿著跳躍性,人物關係也極牽強。但姜文似乎並不想好好地講故事,只想告訴你,在一個充滿生死壓力、不確定性的時代背景之下,每個人都很“魔性”。

6.荷爾蒙

姜文的電影似乎都充滿著荷爾蒙。彭于晏裸露的身材不僅讓劇中的大媽著迷,也讓觀影的女性舔屏。但是,喜歡周韻和許晴的,應該都是些中年男人吧?

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7.評分

姜文的這個電影傳達著“有仇一定要報”“君子的仇十年不晚”的思想,所以,崔永元看了電影以後很興奮——這個故事講的不就是我嘛?姜文講故事有他自己的方法,但他的方法適合於中年人,卻不適合於年輕人,就電影總體的評分而言,我給他打6分。

中年人的最後反殺——《邪不壓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