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與大數據時代長遠的路程

015年7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吹響了大數據應用的號角。大數據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雖然目前我國對於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仍處於初級階段,但是隨著各項技術的成熟,大數據對於各行業的影響會越來越明顯。面對大數據時代,從事建築業相關的企業應該敢於邁出腳步,積極地擁抱大數據時代。

建築業為什麼要擁抱大數據時代

建築業是擁有大數據的行業。建築業是一個包含建築勘測、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建築裝修、建築維護與管理等多個專業的行業,這些專業的相關部門在建築工程的不同階段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因此,建築業涉及的人群龐大、工種繁多、設備複雜、建材多樣、工藝不同、規範詳盡,建築工程中每天會產生、傳輸、處理、記錄大量的信息和數據,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個建築全生命週期大約產生10T級別的數據,相當於630萬部紅樓夢。由此可見,建築業是一個擁有海量數據的行業,而同時也是數據不透明的行業。在大數據時代,掌握數據能力強的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具有極大的優勢,積極地擁抱大數據時代,是建築企業增強自身競爭力的明智之舉。

建築業與大數據時代長遠的路程

建築業需要依賴大數據制定更有效的決策。建築業作為傳統行業,具有豐富的發展歷史,也為建築人提供了大量的經驗。在數據分析的方法尚未普遍應用時,建築企業負責人所做的決策基本都是根據以往積累的經驗,決策的有效性僅依賴於決策人經驗的多少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很難得到保證。而大數據的出現,將逐漸改變這樣一種決策習慣,它可通過對大量歷史數據的分析,為決策人提供更加有效的決策依據。比如,決策人可通過分析以前項目施工條件、項目施工進度、項目施工影響因素等制訂未來同類項目的施工進度計劃,進而制定相應的預算。

建築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數據。2015年上半年,全國建築業總產值723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增速自2013年以來持續下滑,為國家公佈建築業總產值數據24年來最低增幅,中國建築業呈現個位數增長,行業發展進入低谷期,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面對新常態,建築業應真正的把“轉方式、調結構、防風險、促升級”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大數據,逐漸完成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型的轉變,節約資源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進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建築業如何擁抱大數據時代

建築業與大數據時代長遠的路程

建立大數據思維。雖然建築業是擁有大數據的行業,但是多數建築企業並不具備大數據思維,很難意識到大數據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通常一個建築項目完成後與之相關的數據資料也被廢棄或遺忘,不能再發揮其利用價值。因此,建築業也被認為是最沒有數據的行業。建築業生產的複雜性、管理的粗放性,致使互聯網應用、大數據成為生產力的技術難度十分巨大,也減少了新興技術對於行業變革的衝擊。然而,大數據對於建築企業而言是一筆寶貴的資產,這些數據不僅記載了已完成項目的可借鑑之處,也記錄了項目需要改善的方面。通過對以往大量數據的分析可以為未來的項目策劃、投資預算等提供參考,使決策不再是憑藉個人的經驗和直覺,進而節約項目的成本,提高項目的管理效率。而且,目前我國建築行業的大數據尚處於不透明狀態,對於掌握數據能力強的企業而言,早一步佈局大數據的開發與應用,也就更容易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因此,建築企業首先應建立起大數據思維,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並在數據的收集與儲存方面下一番功夫,為後續探索大數據的潛在價值奠定基礎。

與大數據技術公司合作。維克托認為大數據的價值鏈有三大構成因素,根據價值來源的差異可以分為三種大數據公司:第一種是基於數據本身的公司,這些公司擁有大量數據或者至少可以收集到大量數據,卻不一定有從數據中提取價值或者用數據催生創新思想的技能。第二種是基於數據技能的公司,這類公司掌握了大數據處理的專業技能但並不一定擁有數據。第三種是基於數據思維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員工通常具有創新的思維,具有關於挖掘數據新價值的獨特想法。從這三大構成因素來看,從事建築業相關的企業是基於數據本身的公司,在建築的全生命週期中能夠獲得海量的數據,但是這些企業基本不具備大數據思維更不具備挖掘大數據潛在價值的技能。因此,建築企業可以選擇與大數據技術公司合作,一方面利用專業技術公司幫助企業構建起大數據平臺;另一方面藉助與技術公司合作的機會培養一批屬於自己公司的技術人才,為以後數據的收集、管理、挖掘等提供人才保障,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建築業與大數據時代長遠的路程

加強BIM技術的應用。BIM技術是一種應用於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據化工具,通過參數模型整合各種項目的相關信息,在項目策劃、運行和維護的全生命週期過程中進行共享和傳遞,使工程技術人員對各種建築信息做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BIM的重點是數據,其對數據的應用呈現典型的“大數據特徵”,包括超大的數據量,信息的空間分割與分層特性等。BIM能夠把海量的、看似雜亂無章的數據進行處理,提取信息,並最終形成資料。企業加強BIM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實現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夠對項目所涉及的數據進行梳理,最終形成條理清晰的數據集,對於構建更加完善的大數據庫奠定基礎。

與 “雲計算”結合。雲計算,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它設備。大數據的體量之大和對計算速度的要求之高是傳統的單機模式無法滿足的,而其價值密度低的特點也要求通過數據挖掘發現其潛在的價值,因此,與雲計算結合是數據價值挖掘的必然要求。大數據與雲計算就如硬幣的兩個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大數據是企業的資產,是基礎資源,需要雲計算平臺為其提供存儲、訪問和計算的支撐;雲計算是一種應用模式,核心是數據處理技術,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為國家、企業及個人服務,這是大數據的核心,也是雲計算的最終方向。

築庫大數據集採平臺,在建築行業深耕20年,通過前期的沉澱,與“雲計算”相結合,建設大數據信息庫,解決建築行業大數據缺失問題,提供行業分析、決策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