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讀詩中那桀驁不馴的黃河

說起唐詩與黃河,馬上就會想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寥寥十個字,勾勒出一幅雄渾壯美的山水圖畫。面對中國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唐詩對黃河的描寫從不吝嗇筆墨,無數流傳後世的經典詩句也由此誕生。奔騰的河水承載了不息的文明,也帶給後世數之不盡的美麗詩篇。

讀讀詩中那桀驁不馴的黃河

黃河之水,源遠流長,奔騰咆哮,一瀉千里,波濤洶湧,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感慨。寫黃河的詩,當屬唐朝最佳。唐代詩人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都有狂放不羈的精神氣質,都有慷慨悲壯的建功願望,都有激昂豪邁的俠膽雄心。置身於大唐帝國開拓進取的時代氛圍,詩人們將心聲傾訴在唐詩裡,流淌翻滾在磅礴鏗鏘的母親河中。唐詩中的黃河,桀驁不馴,慷慨悲壯,激昂豪邁,一如那個時代中的詩人。

奔騰咆哮 桀驁不馴

縱觀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唐代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最少禁忌的時期。單就詩人來說,他們擁有非常自由的創作環境。因此,唐朝詩人即使在奮鬥中遭受到挫折,也表現為十足的狂傲、自信。他們筆下的黃河,也呈現出奔騰咆哮、桀驁不馴的本色。

李白在《將進酒》中寫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約作於752年,李白當時正與友人岑勳在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做客。在三個人登高宴飲之時,李白借酒興將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抒發。

讀讀詩中那桀驁不馴的黃河

詩篇發端用了兩組排比句,如同裹挾著天風海雨般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句,將黃河的波瀾壯闊寫得淋漓盡致。黃河在滎陽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東走大海。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一來一去,迴環往復,意味無窮。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在讚歎的同時,惋惜之情油然而生。人生短促,徒呼奈何!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的時光說得更加短暫。人生的大起大落,在黃河面前只是翻滾的一粒沙!李白本人的性格本就狂放不羈,他筆下的黃河水在呼嘯奔騰中已經具有了靈魂和靈性,寬廣博大的胸懷容納了聖賢的寂寞,桀驁不馴的性格已超越了人間的悲歡!

另一位唐朝詩人劉禹錫在《浪淘沙》中寫道: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這首詩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屬於民歌體的政治抒懷詩。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司馬。其間,曾經奉詔,後又因《遊玄都觀》一詩觸怒當朝權貴而被貶連州刺史、和州刺史。接連的打擊之下,劉禹錫沒有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世事的變遷。

讀讀詩中那桀驁不馴的黃河

詩歌的前兩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黃河曲曲折折、源遠流長的地理特點,展示出一幅來自天邊、奔騰千里的壯麗圖景。這與李白的《將進酒》中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後兩句馳騁想象,採用了張騫為武帝尋找河源和牛郎織女相隔銀河的典故,表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牽牛織女家。表面上看,這是一種美妙的幻想、一種美好的願望,是將現實和神話巧妙結合在一起的藝術表達。其實,這恰恰是一種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膽略,是一種敢於開拓創新的精神!這是劉禹錫的膽略和精神,更是黃河的膽略和精神!黃河的這種桀驁不馴被人稱“詩豪”的劉禹錫用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擁有一種樸實直白的美,顯得更加狂放不羈、個性鮮明。

讀讀詩中那桀驁不馴的黃河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