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稻田養魚」有「錢途」 農民日子有「奔頭」

宁远:“稻田养鱼”有“钱途” 农民日子有“奔头”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5日訊(通訊員 莫少文 徐豔 鄒小華)近日,筆者在寧遠縣清水橋鎮羅壩村下鄉時發現,一些群眾聚集在稻田邊抓魚。據村民介紹,羅壩村曾有稻田養殖禾花鯉魚的歷史,今年該村種糧大戶楊土妹承包水田50畝,除種植水稻外,有的田邊還挖淺水溝,養殖禾花鯉魚。到了開溝挖魚的日子,會引來不少村民圍觀。

宁远:“稻田养鱼”有“钱途” 农民日子有“奔头”

今年以來,寧遠縣清水橋鎮秉承“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的理念,在堅持發展烤煙、木料加工兩大傳統主導產業基礎上,積極開展“稻田養魚”試點,在羅壩、曉睦塘、西坊、田偉四個村分別創建1個稻田養魚示範點,積極探索稻田養魚混合種養經驗。目前,一季稻禾花鯉魚已經上市,每畝產量可達20斤左右。據養殖戶介紹,禾花鯉魚因吃禾花生長得名,每年稻田整地後與下秧前可放入魚苗或魚婆,待禾花開放後水稻收割前10天,即可收穫禾花鯉魚,大魚味鮮肉嫩,小魚可做魚苗,可放入二季稻中繼續養殖。該戶反映,上半年只是在部分早稻田(10畝左右)試養,共收穫大魚80餘斤,魚苗120斤。留出40斤魚苗自用後,其餘按大魚15元/斤、小魚25元/斤價格迅速被村民搶購一空,每畝淨賺300元。初嘗甜頭後,該戶準備將自留的40斤魚苗全部放入晚稻中,希望晚稻收割時有個更好的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