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人生唯有美食與愛不能辜負

美食是全方位愉悅味蕾的藝術

也是一場廣博深遠的文化盛宴

酸甜苦辣鹹、色香味俱全

時代無論怎麼發展、如何變遷

總會有那麼一些味道,承載萬千符號

穿越歷史洪流和時代變更

在我們的舌尖上留下歷久彌新的記憶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四川美食,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四川人會吃,也講究吃

很多美食不僅成為了地域名片

其傳統手工技藝還被納入了

市級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天整理部分非遺名錄中的四川美食

一起來“嘗”美食、品滋味!

1

陳麻婆豆腐製作技藝

陳麻婆豆腐始創於清代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50多年曆史,由成都萬福橋“陳興盛”飯鋪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因陳劉氏臉上微麻,故稱為陳麻婆豆腐。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陳麻婆豆腐色澤紅亮、肉粒酥香,兼具辣、麻、燙、嫩等特點,極富川味特色,廣受文人騷客喜愛,後又傳至香港、臺灣、美國、日本等地,名播遐邇,被譽為“世界級名菜”。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麻婆豆腐是四川著名商標、已載入“中國名菜”史冊,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2

夫妻肺片傳統制作技藝

夫妻肺片,四川漢族特色小吃,原名“夫妻廢片”,但其實並不用肺,主要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主料,滷煮後切片,用牛肉原湯及考究調味料拌制而成。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這道菜由一對成都夫妻於20世紀30年代所創,菜品顏色金紅髮亮,麻辣鮮香,極具誘惑力,深受國內外食客喜愛,美國《GQ》雜誌評選的“美國2017餐飲排行榜”,被選為“年度開胃菜”。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1995年被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2010年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3

賴湯圓傳統制作技藝

賴湯圓,四川省成都市漢族名小吃,創始於1894年,創制人是四川資陽人賴元鑫,他由於父母早亡,跟堂兄到成都一飲食店打工,後因得罪老闆,不得不沿街叫賣湯圓維持生計,直至20世紀30年代開店經營,才正式名為“賴湯圓”。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賴湯圓細膩柔和、皮薄餡多,芝麻、豆沙、桂花、椰蓉、棗泥……各個軟糯香甜,煮時不露陷、不混湯,吃時不粘牙、不膩口,一時間四方食客慕名而來,賴湯圓成為了成都湯圓的金字招牌。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賴湯圓堪稱四川甜品界的人氣與實力擔當,延綿著成都人的記憶和鄉愁。2011年成為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4

鍾水餃傳統制作技藝

鍾水餃是四川省成都市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始於光緒十九年,創始人鍾少白,廚師叫鍾樊森,原店名叫“協森茂”,因開業之初店址在成都荔枝巷,故又稱“荔枝巷鍾水餃”。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最為著名的品種為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鍾水餃絕在選料、妙在調味。餡料全用豬肉餡,不加其他青菜,無論紅油亦或清湯,滿滿一口咬下去,餡料中的汁湯侵入口中每個角落,頓時成就齒頰間的圓滿。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鍾水餃的獨特風味已蜚聲海內外,分別獲“中華老字號”、“中華名點”等稱號,其製作技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5

龍抄手傳統制作技藝

龍抄手,四川著名小吃,因其鮮香味美,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了。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如今龍抄手已成為四川特色非遺美食,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原湯經猛燉慢煨而成,又白、又濃、又香。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6

東坡肘子傳統制作技藝

據《眉山縣誌》記載,東坡肘子是眉山的傳統名菜。肘子製作在眉山民間有著悠久歷史,唐宋年間便因這道菜肥而不膩,粑而不爛,色香形味俱佳,而廣受人們喜愛。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關於東坡肘子的由來,有兩種傳說。一是蘇東坡妻子王弗歪打正著成就的美味,另則是蘇東坡做客農夫家時,吟詩“禾草珍珠透心香”,農夫按詩烹製豬肉,才誕生了東坡肘子。無論哪種傳說是真,不變的是,慢火細燉的精髓。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入口即化、軟糯香酥的東坡肘子不僅是一道傳世佳餚,還在四川形成規模空前的民間食俗,2013年,東坡肘子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後又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7

軍屯鍋魁傳統制作技藝

軍屯鍋魁文化源遠流長,相傳三國時大將姜維率部在今彭州軍樂鎮屯兵墾田、休養生息,“軍屯”由此而得名,鍋魁就是軍屯百姓根據當年軍中乾糧烤制方法逐漸演變製成,至今,軍樂鎮仍保留每年正月十六焚香行禮祭拜姜維的風俗傳統。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軍屯鍋魁最早只有白麵鍋魁一種口味,經過上百年的變遷傳承,形成了色澤金黃、層多酥脆,入口化渣,香味濃厚,細嫩酥鬆,鮮味悠長等口味特點。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小小鍋魁,從單一到豐富,蘊含著豐富的四川民間飲食文化內容。在裊裊炊煙中,鍋魁成為最能打動味蕾的街頭小吃,2013年被列入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8

宜賓燃面傳統制作技藝

燃面,宜賓地區特色的漢族傳統名小吃之一,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原名敘府燃面,一因燃面無水重油,色澤紅亮,似火焰欲燃燒;二因做好的面一點即燃,由此得名“燃面”。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燃面,以優質水面條做主料,標準搭配則是碎花生和碎米芽菜,香氣濃郁,重油重色,入口勁道、幹香爽口,呈現出麵條的千般滋味,也傳承著宜賓這座城市的飲食文化。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1997年,在杭州舉行的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評選中,宜賓燃面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2011年6月,被列入四川省非遺名錄。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9

豆筍傳統制作技藝

開江豆筍又名開江豆筋、豆棒、豆杆,是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著名的漢族小吃,精選本地“六月黃”大豆,經篩選、浸泡、磨漿、過漿、燒漿、提取成型、烘乾等工序精製而成。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開江豆筍傳統制作技藝產生並流傳於開江縣的新寧鎮、普安鎮和甘棠鎮,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清朝,300多年來,民間一直保留著開江豆筍的傳統制作技藝。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2008年,豆筍製作技藝成為達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9年5月被列為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10

富順豆花傳統制作工藝

富順豆花是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的著名小吃,富順民間,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製作豆花的傳統,食用時,嫩豆花,特製蘸水和米飯配合食用,三位一體、密不可分。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豆花“滾、嫩、綿、白”適中,蘸水“辣、麻、香、鮮、甜”俱備,雖然只是一味極其普通的菜餚,但無論豆花的點制,還是蘸水的調和,處處體現四川人對美食一絲不苟的追求。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不僅如此,圍繞豆花這一味美食,富順人煞費苦心地開發了豆花魚片、黃金豆腐、燈籠豆腐等豆花系列菜餚。而豆花的製作技藝入選首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11

川北涼粉傳統制作技藝

川北涼粉,原為農舍小食,自清末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已經成為川菜代表性漢族特色小吃之一。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其製作方法是,採用優質豌豆去殼,用水浸泡後,磨成細漿,然後過濾去渣,沉澱脫水,製成豆粉。再經加熱攪拌成糊狀待用。也可用綠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及不同營養價值的涼粉。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爽滑的川北涼粉,被譽為“酷暑中的救星”,開國元勳朱德曾讚道:“四川的名小吃,要數川北涼粉最有味。”2007年,川北涼粉的製作技藝入選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川這些最好吃的食物,定格了百年味覺記憶!

一種美味,百年傳承

不變的是精益求精的製作工藝

是代代相傳的美食文化記憶


本土 | 自然 | 健康 ,關注WX:土然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