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翻新「三座大山」?

現在的軍人不容易!工作連軸轉、經濟壓力大、身心亞健康,慌得一比!究其原因,大多來源於新“三座大山”—住房、教育、醫療。

美國政府從 1940 年起,就著手解決軍隊及退役人員的住房問題,經過幾十年的調整,形成了從直接投資向信用支持發展的軍人及退役軍人住房保障政策。

如何推翻新“三座大山”?

提供住房貸款擔保

1944年,美國政府設立了擔保型住房貸款,鼓勵出貸方向軍人及退役軍人提供更優惠的貸款。這種貸款與一般貸款不同,退役軍人事務部並不負責直接放貸,而是作為退役軍人的貸款擔保人,保證當退役軍人無法償還貸款時,出借人不會因此而遭受損失。由退役軍人事務部提供擔保的抵押貸款不需要支付保險費,可免付首付款,貸款利率低,期限較長。這種住房貸款擔保可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可以用於購買退役軍人事務部批准的公寓項目或聯體別墅、建房,也可以用於改善住房條件,甚至安裝太陽能以及加熱或製冷系統等節能設備都可以。

低廉的申請費率

考慮到軍人及退役軍人的貨幣支付能力,特別是中低收入退役軍人家庭的貨幣支付能力,美國退役軍人事務部向軍人及退役軍人提供的貸款擔保的利率十分低。根據《退役軍人再就業法案》的規定,美國退役軍人事務部為二戰退役軍人在住房商業貨款中的欠債進行擔保,額度限制在不高於所購住房價格的 50%,貸款最高利率應為退役軍人所能承受的4%。利率主要取決於退役軍人的貸款種類。

較高的擔保金額

每位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可獲得的基本貸款擔保金額為 36000 美元。退役軍人事務部沒有限制退役軍人可以獲得的最大抵押金額,只是規定抵押金額不能超過住房的價值和任何貸款費用的總和。通常貸款方不會使退役軍人事務部擔保的貸款超過最高貸款金額的四倍。

退役軍人事務部根據貸款規模來決定擔保金額,也更好地保護了出貸方的利益,使他們更願意向符合條件的軍人及退役軍人提供貸款。因為退役軍人能夠由退役軍人事務部提供擔保,所以他們通常不需要支付首付款,只需要提供他們具有足夠的住房貸款資格,就可以獲得出貸方提供的貸款,大大地減輕了軍人及退役軍人的購房壓力。

納入保障性住房體系

在美國曆史上,戰爭過後總會出現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數據顯示,在美國的無家可歸者中,退役軍人的比例竟然高達 25%。而且退役軍人無家可歸併不單單是年長退役軍人的問題,一些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歸來的年輕士兵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為此,美國退役軍人事務部與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共同協作,將無房且暫時沒有購房能力的退役軍人納入社會保障性住房體系,消除退役軍人的無家可歸現象。

採用低租金提供公共住房

這是一種實物補貼,從“供給端”提供保障。1940 年 10 月,美國總統簽署的國防住房法新增了第五條,授權國家住房管理局可以把先前建成的蘭罕法住房提供給未能找到住房的退役軍人作為家庭住房。1949 年美國政府正式將退役軍人納入了低租金公共住房計劃中,使退役軍人可以享受政府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廉租房政策。目前這一政策仍然在繼續執行,退役軍人可以選擇使用過渡性住房或永久性支持住房兩種形式。

發放租金補貼

這是一種現金補貼,從“需求端”考慮。1992 年,住房和城市發展部與退役軍人事務部建立了一項為患有精神疾病的無家可歸退役軍人提供永久性住房的支持住房計劃。無家可歸退役軍人可以憑這些優惠券獲得房租抵扣。優惠券的發放地區由住房和城市發展部會同退役軍人事務部確定。每個地區的管理人員向當地房管部門介紹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幫助退役軍人找到合適的房子。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則依據當地房管部門上報的無家可歸退役軍人以及市場租金來確定劃撥的經費數量。這種優惠券可以抵用租金的 70%。

提供過渡性住所

美國政府在不斷增加解決無家可歸退役軍人住所的政府投入的同時,也鼓勵公眾和社會組織向無家可歸的退役軍人提供居所,特別向那些需要接受治療的無家可歸退役軍人提供過渡性住所。為此,退役軍人事務部每年都向符合一定條件的機構提供一定比例的資金援助。據規定,符合條件的獲資助者可以申請撥款或每日津貼。撥款可以用於抵扣購買、重建、修繕作為過渡性住所的房屋所花費用的 65%,每日津貼則主要用於報銷提供過渡性住房而產生的費用。勞工部退役軍人事務辦公室允許接受就業撥款的機構可以使用不超過 8000 美元用於向無家可歸退役軍人提供長達三天的“停戰區”服務使無家可歸退役軍人能夠獲得短暫的休息之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還負責向患有慢性精神問題或藥物濫用的具有無家可歸風險的退役軍人提供過渡性住房。退役軍人在過渡性住房的居住時間為 12 個月。

發放政府直接貸款

雖然退役軍人事部向退役軍人提供貸款擔保,但在農村地區還是會出現商業貸款不充分的情況。面對這一情況,國會在 1981 年通過的《住房與城市建設獨立機構許可法案》中規定,退役軍人事務部僅向那些有資格參加特別調整住房撥款的傷殘退役軍人提供直接貸款隨著退役軍人房屋需求的不斷增多,特別是土著退役軍人(主要是指印第安人血統的退役軍人)對房屋的需求量越來越大,1992 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允許符合條件的土著退役軍人在購買聯邦信託土地時使用直接住房貸款。該法規定,在退役軍人事務部與部落簽訂理解備忘錄基礎上,土著退役軍人可以利用退役軍人事務部的直接貸款購買、修繕或改善房屋或者降低已有貸款的利率,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 30 年。

如何推翻新“三座大山”?

看看別人是如何推翻軍人及退役軍人的新“首座大山”的,望對我們的新部門有所借鑑和啟發。

夢想總是要有的,說不定實現了呢!

如何推翻新“三座大山”?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以軍人的視角解讀世界

Powered by 81號碼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