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

孩子喜歡玩,但是在讓他們盡情玩的前提下,家長可以植入一些“學”的小心機,比如,家裡玩具角的佈置特別重要。玩具種類要均衡、根據孩子的特點做空間區分、正確歸類擺放。千萬別認為孩子玩耍,是打發時間,寓教於“玩”能讓孩子收穫更多。

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

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我們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呢?

1、玩具準備

給孩子準備玩具時要考慮種類均衡,有利於孩子智力、動作、語言、社會情緒、創造力發展的,都準備一些。具體的玩具,大家買的都差不多,桌遊、繪本、積木、娃娃之類。

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

心理學家進行過深入研究的玩具不多,建構類玩具是其中之一。 像積木、橡皮泥,都是建構類玩具。心理學家發現,建構類玩具能夠有效培養孩子的精細動作、發散性思維、語言能力和空間認知能力。如果家裡只能有一個玩具,我會選積木。

小黑板是我家的“多功能玩具”,我用黑板跟女兒玩數學遊戲。她的數學啟蒙,大部分是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完成的。同時,孩子也喜歡拿粉筆在小黑板上塗鴉。有時候我們還把它當畫板用,把紙夾在上面,孩子用畫筆在紙上塗塗抹抹。在塗塗抹抹的過程中,孩子在鍛鍊她的精細動作,對她的大腦發展很有好處。

孩子學習音樂,除了提升聽覺、運動能力,還對語言和社交情緒發展也有幫助。特別是音樂中的節奏感,人類天生愛節奏。孩子小的時候,我在家就放了好幾種可以打節奏的玩具:沙錘、搖鈴、三角鐵之類的,讓寶寶自己晃著玩。

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

2、空間分區

準備了這麼多玩具,也不是全部堆在那裡,讓孩子任意玩。什麼時候放哪些玩具,放在什麼地方,也有講究。

首先,孩子在家的遊戲有相對安靜的,比如讀書、畫畫、搭積木;也有動靜比較大的,比如過家家、跳舞、體感遊戲等。把玩這兩種遊戲的區域分開,在“動區”不要放容易磕碰的櫃子、架子等,防止孩子碰傷。在“靜區”放上軟的地墊,給孩子安定舒適的感覺。

家裡空間小,不太可能把所有玩具都擺出來。另外我們想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也得控制環境裡的刺激,不能太多。我們在一段時間內,挑選一部分適合的玩具給孩子。其他的暫時收起來。擺出來的這些玩具,也要考慮均衡。

比如,有孩子可以自由表達的開放式玩具,充分發揮孩子創造力,比如積木類玩具。還有目標明確的封閉式玩具,比如桌遊。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玩不同類型的玩具和遊戲,他的參與度更高,也最受益。

另外,孩子有可能在某一段時間,對特定的主題感興趣,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把所有關於這個主題的遊戲材料都拿出來,讓孩子有機會做同主題學習。

你家孩子也會在某個時間突然對某個主題的東西感興趣,這其實是給他們探索的好時機。

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

3、玩具擺放

放在外面的玩具,如何擺放也很重要。教育學家的研究發現,如果孩子的玩具、材料都擺放得井然有序,孩子能夠學會更多認知技能。但要按照什麼規律擺呢?怎樣分類呢?

各種小玩具可以按照形狀分,也可以按照顏色分,按照功能分。其實,怎樣分都可以,把任務交給孩子就行,因為主要是他們在用這些玩具。

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

我給女兒準備了書架、玩具架和玩具分類框,跟她商量怎樣放繪本和玩具,提醒她,在書架和玩具架的格子上貼標籤,這樣方便找。她還不會寫字的時候,就用畫來表示。這樣,孩子收拾玩具的時候,就自然地鍛鍊了分類思維。

我還教孩子一個重要的安全技能:在書架和玩具架上,把大的、重的東西擺在下層,輕的、小的東西擺在上層,這樣架子更穩。順便給她講講這背後的物理學原理,孩子挺容易就懂了。

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

我特別想提醒大家的是,你偶爾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獨處的小空間,讓他可以“躲起來”,這個是有利於兒童發展的。在這個小空間裡,孩子一個人待著,覺得舒適、有安全感。你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玩具帳篷,在裡面放了小毯子和靠墊,給孩子當秘密基地。也可以不用特意這樣,家裡買冰箱用剩下來的紙箱,你可以跟孩子一起,把它做成一個小房子,孩子可以鑽進去,獨處上一段時間。

既然玩這麼重要,在家裡,怎樣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玩具和空間環境?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