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了皰疹,媽媽你該怎麼辦?

寶寶得了皰疹,媽媽你該怎麼辦?​一位媽媽私信說,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突然說嘴疼,特別痛苦,又哭又鬧,不吃不喝,而且還伴隨著發燒。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呢?家長們應該怎麼防治呢?

其實孩子患的是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夏秋季為高發季節。臨床以發熱、咽痛、咽峽部黏膜小皰疹和淺表潰瘍為主要表現。

典型症狀出現在咽部。表現為咽部充血,起病2日內口腔出現數個灰白色皰疹,周圍繞以紅暈。此種黏膜疹多見於扁桃體前柱,也可位於軟顎,懸雍垂,扁桃體上,但不累及齒齦及頰黏膜。

皰疹性咽峽炎潛伏期為2~4天。常急劇發熱,熱多為低度或中等度,偶見高達40℃以上,甚至引起驚厥。熱程大都2~4天。年齡較大的患兒可訴咽痛,咽痛重者可影響吞嚥。嬰幼兒則表現為流涎、拒食、煩躁不安。有時伴頭痛、腹痛或肌痛。

皰疹性咽峽炎傳染性較強,應注意隔離治療,患兒用過的餐具、玩具等進行消毒處理,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間注意休息,多飲溫開水,多吃新鮮蔬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過熱、過冷的食品。

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可用淡鹽水漱口,用10%硝酸銀塗於潰瘍處或用咽喉靈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減輕咽痛症狀。口服維生素C及B等。

對於輕、中度發熱,以物理降溫為主。體溫超過38.5℃時,可給予布洛芬等退熱藥。有高熱驚厥及嚴重肌痛者,可適當給予鎮靜劑和止痛劑。抗病毒治療可選用利巴韋林、更昔洛韋、干擾素等。抗生素對病毒性咽峽炎無效,但如考慮合併有細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