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說了啥?看看強哥,留學學商科還有用嗎?

“強哥”少量的蘇北口音英語和大量的宿遷國語,把牛津講壇變成了國內“雙創”報告會。學院氣質與實踐風範並不矛盾,而且對人的塑造不可偏廢。對留學的信念與對創業的信念一樣,都是人們超越夢想的動力。

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說了啥?看看強哥,留學學商科還有用嗎?

從牛津大學官方微信獲悉,2018年6月12日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應邀在牛津賽德商學院發表演講。

照片顯示,在場的絕大多數是中國留學生,而“強哥”少量的蘇北口音英語和大量的宿遷國語,把牛津講壇變成了國內“雙創”報告會。

001 激勵機制還需要約束:“好人強哥”毀於厚道

中國企業家站在國際講壇上的機會比過去不知翻了多少倍。同時,在全球頂級商學院呈現中國企業管理的案例,確實讓人欣喜。

人民大學社會學專業畢業的劉強東,對管理的切身感悟並非來自課堂,而是大學時期的創業失敗。

在人大讀書期間,劉強東曾用平時積攢的打工收入盤下了一個飯館。成長在蘇北農村的劉強東,生性樸實,對飯館員工友善、寬厚,從工作環境到待遇都為下屬著想,但這並沒有換來飯館的興旺,業績反而越來越糟,甚至把強哥所有積蓄都賠了進去。

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說了啥?看看強哥,留學學商科還有用嗎?

創業失敗的劉強東畢業後進入日本企業“偷師”,他覺得自己管理出了問題,卻不知道錯在哪裡。經過幾年的工作和體驗,他終於發現自己曾經的激勵機制其實缺少了“約束”環節——

當企業沒有很好的管理機制或管理機制失靈的時候,慢慢會把人性的壞給發揮出來。

現代企業是制度化的產物,而不是江湖義氣所能承載的。

002 厚道的企業才能基業長青

劉總演講中的另一個細節給我的印象深刻。2003年非典期間,劉強東要求員工在家辦公,不要再去實體門店。他對下屬的體恤同時也催生了原始電子商務的購銷模式。

後來京東物流之所以能在業界稱雄,也有賴於強哥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關注客戶體驗(24小時到貨),關注員工利益(制度化的激勵機制)。

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說了啥?看看強哥,留學學商科還有用嗎?

003 學院派PK實踐派:留學學商科還有用嗎?

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說了啥?看看強哥,留學學商科還有用嗎?

​十幾年前我去英國留學前,經過正規媒體和“路邊社”的渲染後,不明真相的知識階層得出了結論:英美MBA = CEO = 年薪百萬美元!

等我學成歸來,履歷上還有英國全職工作經驗,而再找工作時才發現:在國內,MBA不僅臭了街,少有人問津,還被貼上“華而不實”的標籤。

某“世界500強”名頭的中國央企人力資源部不無輕蔑地說:“工商管理?想管誰呀?年紀輕輕的。”

直到現在,國內的主流觀念仍然不把管理作為專業看待,更多的時候,管理還僅僅是經驗、地位、權力的象徵。

去除其中的主觀偏見,有一個敏感問題躲不開: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學習管理是否早了些。

我當年學習MBA前已經有近7年的工作經驗,學習的目的性相對強一些。而從目前的走勢看,到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中,三分之二是學商科的,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仍是極少數。

於是,一些人又要拿出國內成功人士的例子諷刺留學了:馬雲沒留過學吧?俞敏洪沒留過學吧?

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說了啥?看看強哥,留學學商科還有用嗎?

劉強東以企業家的身份,在演講中回答了這個質疑:1996年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成立,而那一年,劉強東剛好大學畢業,“如果我能夠go back young的話,我應該在1996年來到這裡上學”。

當企業家們踏入商戰的征程,他們幾乎永遠失去了繼續求學的可能,最多隻能接受帶有功利色彩的名譽博士學位的空銜了。

其實學院氣質與實踐風範並不矛盾,而且對人的塑造不可偏廢。對留學的信念與對創業的信念一樣,都是人們超越夢想的動力。

商科留學生需要像強哥一樣,有意識地在校園中醞釀、捕捉實踐的機會。出了校門,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再有那種“模擬人生”的激盪,而更多的是必須直面的現實。

註釋:本文照片來自牛津大學官微和百度圖片。

劉強東在牛津大學說了啥?看看強哥,留學學商科還有用嗎?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