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還敢打嗎?這比學區房、幼升小揪心一萬倍!

科技發展的直接後果是滿手機的教育App。介紹公立幼兒園的“入園經”,小升初的政策變化走向、趨勢預測,K線圖都上了,有點兒像炒股。現在估計要催生有關“免疫接種行情”的App了,也算是教育資訊的延伸。

疫苗還敢打嗎?這比學區房、幼升小揪心一萬倍!

我的孩子快上小學了。幼兒園要求把“小綠本”(免疫接種記錄手冊)複印,附近學校的入學通知也明確寫著,開學前免疫缺項的需要儘快補齊。

國內的免疫體系與“幼升小”銜接,對孩子形成嚴密的監控機制,家裡總能接到這樣或那樣的通知。

上面讓打的針,應該漏不了。有沒有不該打的針呢?有人會通知嗎?

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盛傳“過度免疫”的危害,更可怕的是坊間有關疫苗質量的疑問。

風聲最緊的時候,微信群天天刷屏,家長朋友顧不上談學區房的事了,而是天天罵疫苗的生產廠商,天天找衛生站討說法,天天琢磨著是不是該移民了。

那時我和愛人商量,也暫停給孩子接種任何疫苗。

等了一年多,“輿論”消停了,朋友圈又開始火燒火燎地議論學區房、戶主變更、“四老”監護、幼小銜接、補打疫苗了,就在此時,接種的真相浮出水面。

2018年7月22日,“百白破”假疫苗案上了《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國務院批示,長春長生的無效製劑一年內被第二次叫停。

官方確認25萬隻疫苗流入市場,而憤怒的網友還在深挖其他的違法案例、廠家。

科技發展的直接後果是滿手機的教育App,比如專門介紹各大公立幼兒園的“入園經”,更重要的是幼升小、小升初的政策變化走向、趨勢預測,K線圖都上了,有點兒像炒股。

現在估計要催生有關“免疫接種行情”的App了,也算是教育資訊的延伸。

我對“家長群”早就受夠了,亂七八糟的,90%是小道消息,天天製造恐慌。

可是正經的官方消息在哪兒呢?

此次事件中,官媒對家長們曬“小綠本”接種記錄還表示了讚許,讓我哭笑不得。

看來,我還得回到時而熱火朝天、時而水深火熱的朋友圈。

“要上學了,免疫缺項還補嗎?”我又開始在群裡諮詢有經驗的家長……

疫苗還敢打嗎?這比學區房、幼升小揪心一萬倍!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