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性侵低成本時代的終結:中山大學報請取消張鵬長江學者稱號

性侵的高成本是教師隊伍自律的制度約束。把曾經遮遮掩掩的“家醜”公之於眾,不但沒有丟面子,反而體現依法治校、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的決心,這才是名校風範。

校園性侵低成本時代的終結:中山大學報請取消張鵬長江學者稱號

​2018年7月10日中山大學發佈《情況通報》,對實施校園性侵犯的張鵬,停止其教學安排、教師資格和研究生導師資格,並報請主管部門,取消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稱號。

這是近幾年來校園性侵事件中,校方最嚴厲的處罰結果!

一般而言,相比學校與學生的關係,學校與老師的關係更為緊密。畢竟,學生像學校的客戶,而教師是學校的員工。

按說“客戶是上帝”,但在大學裡,還真不一定。

如今如火如荼的“雙一流”大學建設中,頂著“著名專家”、“知名學者”頭銜的教師對大學來說無疑是重要的“加分項”,甚至對“世界大學排名”都會產生影響,況且這種人力資源也實屬稀缺,得罪不起。

由此看,學生(或者說“上帝”)其實處於弱勢地位。

名校的名教授對學生動手動腳,校方的態度最重要。但學校礙於教授的情面,不敢下狠手。

更何況,性侵舉證困難,再加上學校辦事程序繁瑣,對這類事件的處理往往一拖再拖,甚至不了了之。

而悲劇往往在這種拖延中愈演愈烈。

2018年6月曝光的甘肅省慶陽市女高中生,向學校揭發班主任的性侵行為,卻被校方包庇、拖延,導致該女生嚴重抑鬱,自殺身亡。

此次受到性侵的中山大學女生向校紀委實名舉報張鵬,黨政兩個層級的管理機構協同調查。

中山大學“嚴打”性侵的舉措,觸及到了違規、違紀者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不痛不癢的表面文章,性侵的高成本是教師隊伍自律的制度約束。

同時,把曾經遮遮掩掩的“家醜”公之於眾,不但沒有丟面子,反而體現依法治校、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的決心,這才是名校風範。

校園性侵低成本時代的終結:中山大學報請取消張鵬長江學者稱號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