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志茂宋偉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採訪:管作風,釋放從嚴治黨正能量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是關鍵。怎樣提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不斷延伸作風建設正面效應?記者近日採訪了山西省晉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那志茂和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

那志茂宋偉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採訪:管作風,釋放從嚴治黨正能量

山西省晉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那志茂

那志茂宋偉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採訪:管作風,釋放從嚴治黨正能量

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 宋偉

作風事關黨的形象,也是觀察黨群幹群關係的“晴雨表”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為什麼要強調管作風?

那志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出臺中央八項規定開局,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局”,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鼓舞振奮,社會風氣大為好轉。為什麼依然要強調“管作風”?首先,作風問題事關黨的生死存亡。我們黨作為一個在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就會陷入“歷史週期率”。其次,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對每個黨員幹部來講,作風是衡量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一把尺子。很多黨員幹部作風出了問題,其實都是理想信念出了問題。第三,作風問題反映的是宗旨問題。黨員幹部的作風事關黨的形象,也是觀察黨群幹群關係的“晴雨表”。黨員幹部作風正,就能夠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的心氣就順。第四,作風問題極易滋生腐敗。如果一個黨員幹部放鬆了黨性修養、動搖了理想信念,就容易與低級趣味為伍、與歪風邪氣合流,就會產生“四風”問題,進而導致腐敗問題發生。實踐證明,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面對新時代作風建設的新挑戰,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和政治定力,重整行裝再出發,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鍥而不捨、久久為功。

宋偉:在從嚴管理體系中強調管作風,就是要管住黨員幹部的風貌與精氣神,既保證不急躁冒進、簡單粗暴,又保證積極作為、不懶政怠政。這充分說明了作風建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我們黨不斷加強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

記者:當前,幹部隊伍中主要存在哪幾方面作風問題?

那志茂:當前幹部隊伍存在的作風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吃喝、收受禮金禮品等問題存在新動向、新表現。公款吃喝以及公款送禮等現象幾乎沒有了,但是個體老闆、私營企業掏錢請黨員幹部吃喝以及黨員幹部收送禮金禮品的問題依然存在,且比較隱蔽,花樣繁多,不易發現。二是不作為、不擔當現象比較突出。有的幹部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躲事、避事、拖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當和尚也不撞鐘”。有的慣於層層轉嫁責任,熱衷於與下屬單位籤“責任狀”卻不督促落實。還有的缺乏創新精神,不願闖、不敢幹,以至於常常喪失發展機遇。三是下基層調研存在“盆景”式、走馬觀花現象。很多領導幹部下基層調研雖然陪同人員少了,也輕車簡從了,但是調研地點、調研線路、調研內容以及調研對象等還是事先安排好的,還是深入不到一線群眾和實際工作當中去,缺乏“走村串戶”式調研、“拉家常”式調研、“解剖麻雀”式調研。有的調查研究不夠周密細緻,以至於工作推進中常常出現預料不到的情況和問題。四是存在形式大於內容、口號多於實幹問題。有的領導幹部一味追求政績,定思路、作決策脫離實際,好高騖遠。有的“不開會不算重視”,抓工作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有的熱衷於做表面文章,組織學習、部署工作習慣走過場。有的弄虛作假,對工作不重實效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有的“新官不理舊賬”,缺乏“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和“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實幹精神,經常導致勞民傷財。五是服務群眾的意識和本領不強。有的為群眾辦事消極應付、敷衍塞責、效率低下;有的甚至漠視群眾疾苦,侵害群眾利益,致使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久治不絕。

宋偉:第一,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仍然存在。少數幹部身上官僚氣重,工作重形式不求實效,沒有將人民群眾的事情擺在重要位置。

第二,慢作為、不作為現象屢禁不止。少數幹部因為不敢擔責而在工作中慢作為,甚至不作為,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十分消極的社會影響。

第三,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特別是在基層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極大地侵害了群眾利益,損害了黨群幹群關係。

抓關鍵、管日常,持續擦亮作風建設“金色名片” 

記者:從嚴“管作風”的重點是什麼?

宋偉:從嚴“管作風”重點是要抓關鍵、管日常。首先,要重點關注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重點部門和關鍵崗位的幹部作風問題,特別是要管住管好一把手的作風問題。因為關鍵人有時候對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政治生態起關鍵作用。其次,重在日常經常,對關鍵處、關鍵事、關鍵時的作風問題開展日常監督,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那志茂: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實現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紀檢監察機關要履行好監督職責,就要從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管好乾部作風。一是要緊盯“關鍵少數”不放。領導帶頭對作風建設具有強大的示範和引領作用。要把作風狀況作為監督重點,納入領導幹部廉政檔案中,檔案要活頁建檔,及時更新,動態掌握。

二是要緊盯窗口單位不松。窗口單位是行使公權力相對集中的地方,也是直接體現幹部作風狀況的地方。要把監督的力量和重點向窗口單位以及直接服務群眾的部門傾斜,嚴肅查處和糾正這些部門存在的吃拿卡要、推諉扯皮、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以及不作為、慢作為甚至亂作為等不良風氣,形成作風建設“窗口效應”。

三是要緊盯基層幹部不丟。農村基層幹部很多不是黨員,但行使的是公權力,其作風狀況不僅影響黨的形象,而且群眾感受更直接。要堅持把監督做實做細,將農村基層幹部特別是非黨員幹部的作風狀況納入監察監督的範疇,第一時間掌握情況、第一時間發現苗頭、第一時間糾正問題,堅決打通作風建設“最後一公里”。

記者:各級領導幹部如何發揮“頭雁效應”,帶頭轉變作風?

那志茂:黨的十八大以來,作風建設之所以取得明顯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央政治局帶頭,以上率下,為全體黨員幹部作出示範。從嚴“管作風”,同樣離不開各級領導幹部的“頭雁效應”。具體要做到“四個帶頭”:一是帶頭講政治。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作風過硬的基本要求,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樹牢“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二是帶頭抓落實。堅持穩中求進的基本工作方針,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基層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既令行禁止,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又實事求是,不搞假大空。三是帶頭樹形象。要從嚴守黨規黨紀做起,從管好小事小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始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一身正氣,帶頭樹立良好形象。四是帶頭踐宗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在服務人民中不斷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那志茂宋偉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採訪:管作風,釋放從嚴治黨正能量

高檔會所“西湖會”的“荷香酒溢”招牌(上圖),被換成大眾化的“開心茶館”(下圖)。

盯老問題不放,細糾新問題深查,不斷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記者: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如何協助黨委從嚴“管作風”?

那志茂:一是要把整治“四風”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續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既要盯住穿上“隱身衣”的老問題不放,又要對“為官不為”“脫離群眾”“做表面文章”等新問題深查細糾,做到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二是要把作風問題納入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發揮監督的利器作用。堅持把監督作為首要職責,將紀律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監察監督等有機結合起來,不僅監督紀律,也監督作風。三是要把分析研判作風狀況經常化,及時向黨委提出意見建議。根據整治“四風”和日常監督情況,動態分析本地區黨員幹部隊伍,特別是“關鍵少數”存在的作風問題,有針對性地向黨委提出整治不正之風、加強作風建設的意見建議,為黨委決策提供依據。四是要把規範建章立製作為治本之策,推動好措施、好機制紮根落地。在注重解決個別問題的同時,著力解決面上的普遍性問題,找準病灶、標本兼治,積極督促各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修訂完善相關制度和措施,不斷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在此基礎上,以徙木立信的精神抓好制度落實,最終讓制度成為規範,讓規範成為習慣,讓習慣成為本能。(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曹溢 實習記者 楊心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