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健康地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經濟學家有一個共識:健康等於1,只有擁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創造財富,去享受生活,而這些都是1後面的那些0。近日,新上映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憑藉優質的電影內容搶去世界盃的風頭,霸屏票圈和刷屏朋友圈。在各個傳統房地產企業紛紛除去“地產公司”名號的大潮之下,健康地產是否成為又一個“非地產業務”的新風口呢?

我國健康地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有關專家表示,中國大健康行業高度契合未來中國發展趨勢,老齡化的加速、中產階級的快速形成等五大趨勢共同聚力之下,將為中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趨勢1:人口老齡化加速

中國已經全面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截止到2015年,中國內地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已經超過15%,總數超2億。 中國老齡人口的迅速增加,催生老年健康保健、康復護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養老地產、養生地產、中醫養生等等健康服務行業的迅速崛起,且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放大。

趨勢2:慢性病人群增加

慢性疾病是威脅中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占人群死因構成的86.6%,疾病負擔的69%。據調查統計,目前中國慢性病患者已超2.6億。

而根據另一項統計,城市白領群體的亞健康現象極其普遍,約98.8%有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狀態,其中IT、通訊行業健康狀況最差。科學管理健康、延長壽命、提升生活質量已成為人們高度重視的話題。

趨勢3:收入水平和購買力提高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中產階級人數已增長至全球首位,達1.09億名。自2000年以來,中國中產階級的財富大幅增長330%,2015年已達7.3萬億美元,佔全國財富的32%,伴隨著中產階級人數也在持續攀升,消費者購買力也在不斷提高,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的需求正在因此而急劇增加。

趨勢4: 政策和投資持續加碼

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臺,在國家政策暖風的催化下,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併購日益頻繁。

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範圍正在不斷放大,正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

在新醫改和“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商涉足醫療健康產業,政策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2017年,房地產企業在醫療領域投入逾3000億元!

涉醫房企當中,最高調的應該是泰禾集團了,2018年5月20日,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透露,“泰禾計劃未來5年每年投入100億元,加上運營成本,要投入800-1000億到醫療領域,泰禾做好了十年、八年不盈利不賺錢的準備。”

投資興建醫院也是近年房企轉型醫療健康產業最常見的模式,如萬科廣州蕙心醫院和海南博鰲恆大國際醫院等等。

我國健康地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我國健康地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廣州蕙心醫院是萬科集團進入康復醫療板塊的首個項目,項目位於廣州智慧城核心區,其前身是創建於1965年的二甲醫院廣州市天河區新塘醫院,廣州萬科最終通過合資控股的方式注資,升級硬件,按照二級甲等醫院標準建設,融入現代康復設計理念,定位“大康復、小綜合”。2016年年底已經正式開業。

博鰲恆大國際

我國健康地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我國健康地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博鰲恆大國際醫院位處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內,由恆大健康集團投資,是美國布萊根和婦女醫院在中國的唯一一家附屬醫院。位於波士頓的布萊根和婦女醫院是哈佛大學醫學院主要教學醫院之一,在布萊根的技術指導基礎上,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是一家按照國際標準建設的以腫瘤專科為主的國際醫院。醫院第一期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包括醫療樓和康養樓兩大區域。其中,醫療樓病房均為高標準單人間,共設床位223張;康養樓區域配套190套公寓,共設康養床位424張。2018年2月底已經正式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