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美|茶之色、香、味、形四絕,樣樣俱全,堪比絕色佳人

歡迎關注【武夷巖茶課堂】凡你想知,務必告知,我若所知,知無不言,我所不知,查盡史料,為卿解之。


“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

宋朝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將點茶之色說得恰如其分。

茶之色——純白、青白、灰白、黃白籠統而概之,其實再細分,該有六色。

茶色主色是一種比栗色稍紅的棕橙色至淺棕色,除卻純白、青白、灰白、黃白,另有玄色與赤色,實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另有黑茶、紅茶。

茶之色、香、味、形四絕,樣樣俱全,堪比絕色佳人。

茶美|茶之色、香、味、形四絕,樣樣俱全,堪比絕色佳人

林語堂活靈活現地說:

“茶在第二泡時為最妙。第一泡比方一個十二三歲的幼女,第二泡為春秋得當的十六歲女郎,而第三泡則是少婦了。”

林語堂道出了茶中的玄機,佳人如茶,這是漢子的小情味。所以漢子愛茶,未可厚非。

茶之深濃淺淡,各類味道,再抉剔的漢子都能在茶中找到他寵愛的那一款。

歷代文人騷人,都不甘後進地將茶吟誦。

茶美|茶之色、香、味、形四絕,樣樣俱全,堪比絕色佳人

唐朝皮子茶詩至多最好,寫有《茶塢》《茶人》《茶筍》《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等十首茶詩,分誦十事,陸龜蒙也有同名的十首茶詩奉和,成為茶詩典範。

成彥雄的“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斗膽地用了“倩”字;錢起的“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闇昧的紫色,令人忘言;陸游的“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一曲香豔……

將茶大量引入詩壇的還要數白居易。白居易存詩兩千八百餘首,以茶為主題,敘及茶事、茶趣的有六十多首。

茶美|茶之色、香、味、形四絕,樣樣俱全,堪比絕色佳人

白居易整天與茶相伴,早吃茶品茗、午吃茶品茗、夜吃茶品茗、酒後索茶,偶然睡下還要索茶。他不但愛吃茶品茗,還善別茶之黑白,朋友們稱他為“別茶人”。

茶對白居易來講,既起文思,又助詩興,

“起嘗一碗茗,行讀一行書”;“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或吃茶品茗一盞,或吟詩一章。”

他以茶醒腦,以茶發洩沉鬱,正如盧仝評估他說:“以茶可澆開胸中的塊壘。”

茶美|茶之色、香、味、形四絕,樣樣俱全,堪比絕色佳人

茶代表著人與世界的和諧,“茶”字拆開,便是人在草木間,這便是品茗的最高地步,到達“天人合一”,這也是林清玄不停尋求的人生狀況。

林清玄說:

“有滋味的人必定要如茶一般顛末開水浸泡。

天天的餬口其實就像一杯茶,大部門人的茶葉和茶具都很附近,但是善泡者泡進去的茶更有幽香的味道,善飲者飲到更精緻的動靜;人生必要籌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品茗的心情。

生命沉苦時要加一點清冷的菊花,激越時要加一點內在的普洱;在苦中猶有向上飛揚的心,在樂裡不落空靈敏深入的立場。如許,生命的茶才氣越陳越醇,越泡越香。”

茶美|茶之色、香、味、形四絕,樣樣俱全,堪比絕色佳人

林清玄以茶比方人生:

茶必定要用熱水燙過才有滋味,必定要三起三落,

起的時候像萬里漂萍,落的時候如刀槍林立,以後才有滋味進去,

全部進程都是很是緊張的,而此時茶葉自己的黑白就變得不是很緊張了;

人生其實亦是如斯,一個人一生很平順滋味就不會進去。

漢人品茶,由色入心。

茶之色、香、味、形四絕,要一一體會,其精緻一面,很是動容。

漢人愛茶,由味入道。茶之味道,品出人生賞味、悟誕生活之道。

“從心到百骸,無一不自由”,這是漢人的茶道,點茶之道莫過於此。

茶美|茶之色、香、味、形四絕,樣樣俱全,堪比絕色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