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丨《我不是藥神》燃爆暑期檔 北京文化「爆款祕訣」從何而來?

2018年暑期檔才剛剛拉開帷幕,就誕生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票房爆款。點映票房超1億,正式上映8天票房突破20億,單日排片佔比超過50%,豆瓣上46萬餘人評分8.9……這一系列的數據,不用多說也會讓人立刻想到當下熱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由壞猴子影業、 真樂道文化 、歡喜傳媒 、北京文化、 乾坤星宇、 唐德電影出品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從6月份點映開始,這部電影就伴隨著超高的關注度,鋪天蓋地的盛譽之下,是影片過硬的質量和現實主義所引發的集體共鳴。電影口碑的火速傳播也讓《我不是藥神》的出品方之一和主控宣發方北京文化再次成為業內熱議的焦點。回望去年暑期,這一幕似曾相識,《戰狼2》最終以56.8億的收官票房被載入中國電影史冊,而北京文化作為向《戰狼2》提供8億元票房保底的聯合出品方和主控營銷、發行方,也曾引起過行業熱議和媒體關注。

一年之隔的這個暑期檔,北京文化再次出擊,以自身優勢聯合麥特文化、阿里淘票票、影聯傳媒、五洲發行等行業最強宣發團隊聯合助力這部現實主義喜劇電影《我不是藥神》,將電影宣發工作做得風生水起。

宣發策略直面市場

助推精品順利抵達觀眾內心

回顧《我不是藥神》的成功之路,首先源自影片自身的過硬品質,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現實主義題材,從起點處,《我不是藥神》其實已經高於許多隻知情愛嬉笑、內容淺薄的國產電影。同時,影片主創團隊也具備業內一流水準,徐崢、甯浩老搭檔的品質保證自不必多說,青年導演文牧野也從長篇處女作開始就展現了自己驚人的導演爆發力,以及片中多位演員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週一圍、王硯輝等均貢獻了精彩而深刻的表演。從《我不是藥神》成片角度而言,這已經是一塊金子。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其次,超大規模點映引爆行業口碑。眾所周知,點映是影片質量的“試金石”。早在2015年,票房黑馬《大聖歸來》就憑藉超大規模的點映為影片聚集了一大批“自來水”,此次北京文化聯合麥特文化、阿里淘票票、影聯傳媒、五洲發行等合作伙伴共同決策,電影《我不是藥神》在上海電影節期間舉辦“千人”超前點映,映後經久不斷的掌、淚水,以及被溢美之詞刷屏的朋友圈,無不在顯示這一決策的正確性。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然後,從6月30日起,《我不是藥神》相繼在全國各地開展了點映活動,從週末一直持續到工作日的點映高票房、高上座率堪稱史上罕見。下午兩點開始限時段點映,上座率達到24.9%,當天下午第一波口碑釋放,大家一致的交口稱讚直接助推了第二天的點映成績,7月1日《我不是藥神》點映上座率飆升到36.1%,連續兩日點映,票房已經突破5000萬。

此時,北京文化與眾合作伙伴也根據市場熱度和觀眾反饋及時調整宣發策略,原定於7月6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提前一天上映,此舉無異於順應民意了,提檔一天不僅滿足了更多觀眾對於影片迫切的觀影需求,在將影片推向更廣闊受眾的同時,影片的口碑釋放也隨之加劇,從小規模點映聲量上升至全民熱議,成為推動影片走向更高點的有力助手。

制宣發系統化運作

為電影市場發現更多可能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從去年的票房奇蹟《戰狼2》到今年潛力無限的《我不是藥神》,北京文化已經連續兩年在暑期檔推出一部扛鼎檔期的現象級作品,且在為中國電影市場拓展新的類型方向,如《戰狼2》為主旋律題材作品的商業化成功開拓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我不是藥神》則聚焦現實,填補我國電影市場現實題材的空白。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據悉,北京文化深耕現實主義題材多年,對於此類題材作品的把握和運作有著獨到的成功之處。從2014年的《心花路放》到2016年的《我不是潘金蓮》,再到去年的《芳華》,北京文化依靠對題材的選擇和內容製作的把控,最大限度地引起觀眾內心的情感共鳴。此次對於《我不是藥神》的全程參與亦是如此,北京文化通過影片優質內容和強勢宣發將電影以最大曝光度推向市場,引發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另外,北京文化同樣也專注於提拔文藝口碑佳作,如去年上映的《不成問題的問題》也出自北京文化之手,可見在打造市場爆款的同時,北京文化也希望給觀眾更多觀影選擇和審美選擇,為豐富電影市場類型不斷努力著。

值得一提的是,一部部爆款的出現與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所承載的“制宣發”體系是分不開的。

製作方面,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製片中心跟內容創作者的緊密合作,不僅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更在開發和製作各個環節保駕護航,確保影片創作者心無旁騖地全身心投入到劇本創作、影片拍攝中,盡情在最大空間內肆意潑墨,表達心中所想;

在宣發把控上,北京文化王牌力量“營銷中心”和“發行中心”直接面對市場,營銷中心通過項目部、策劃部、媒介部和商務部四大部門協同作戰落實營銷方案,從整體營銷策略的制定把控,到創意物料的生產、營銷事件的豐富、落地活動的執行以及全媒體渠道的打通,多方位、多角度、多種營銷手段來最大範圍內將影片影響到更多的觀眾;

發行中心依託總部與全國六個大區,百餘位駐地發行共同助力排片,並點對點豐富陣地活動及完善物料下放,依據影院覆蓋的不同觀眾群體,制定對應的發行策略,保證每個點位的影城都能最有效地覆蓋周邊觀眾。

“營銷中心”和“發行中心”宣發一家強強聯動,互相緊密配合工作,基於影片內容和市場情況,制定核心策略,從全國性媒體及渠道的全面覆蓋,到地方針對性觸達不同受眾,真正做到宣發一體的聯動,完善了市場的多樣性與地域性,讓中國真正頂尖的優質內容能被更多人看到。

深耕影視產業

掌舵者要有眼光更要有情懷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大海航行靠舵手,公司的正向發展同樣離不開掌舵人的精準把控和戰略佈局。作為北京文化的董事長,宋歌對於影視行業有著自己的一套解讀方式,“文化產業的核心資產是人才,留住人才需要三樣東西,一是錢,二是尊重,三是體系化服務。”覆盤北京文化過去多部作品的成功不難發現,“這三樣東西”始終是北京文化對於優秀人才的踐行標準,影視全產業鏈的打造也成為給優秀製作團隊提供體系化服務的基礎。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宋歌身上有著文藝工作者儒雅低調的氣質,但同時他又勇於打破行業常規。當年,宋歌在剛剛接觸《戰狼2》項目不久時就做出保底8億發行的決定。看似“激進”的背後是他對影視行業多達十幾年的深耕與洞察。在他的帶領下,短短几年北京文化已然在影視行業中開拓出一片沃土。今年暑期檔這部既有高水準格調,又不失現實主義風格的《我不是藥神》,又一次驗證了宋歌對於精品內容的把控和對行業初心的堅持。而今年即將開機的《封神三部曲》更是北京文化未來最重要的戰略項目。《封神三部曲》由烏爾善執導、北京文化董事副總裁杜揚親任製片人,不僅將打造中國第一部英雄神話史詩,同時也承載著董事長宋歌推動升級中國電影工業體系的宏大願景。以電影《封神三部曲》為中心,北京文化將來會進行主題公園搭建、衍生產品授權、遊戲IP開發等全產業鏈運營。宋歌認為各個環節體現專業化生產和運營帶來的產業結構調整,是中國電影由“輕工業”轉向“重工業”必經的一步。

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人張苗,在美國索尼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從事電影工作多年,為他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去年的採訪中,作為《戰狼2》製片人之一和總髮行人的張苗笑稱“要為電影人找到最適合的兵器”。從項目之初幫助對接國際創作力量,到影片完成後帶領團隊全國各地跑路演,張苗始終伴隨著影片的靈魂人物吳京導演,帶領年輕的北京文化團隊為影片的整個生命歷程保駕護航。在電影業務範疇內專業度和情懷並行,致力於挖掘優秀的團隊,為優秀的導演、製片人、演員搭建一體化服務平臺,提前制定最恰當的營銷、發行策略,為創作者和優秀項目負責,張苗的這些高標準的自我要求也成為電影事業部一直踐行的行業準則。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這部《我不是藥神》給國產電影帶來了新希望,也必將為中國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行走在泛娛樂產業前端、堅持精品化路線的北京文化能否在未來給觀眾呈現更大的驚喜,相信市場會給予我們答案。

头条丨《我不是药神》燃爆暑期档 北京文化“爆款秘诀”从何而来?

中國電影觀察zgdygc

業內自媒體,產業信息深度剖析,熱門電影資訊速遞

長按二維碼關注「

中國電影觀察

聯繫QQ:9713456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