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慶典的幾個細節

人民政協網

作者 | 陳丁福

香港迴歸慶典的幾個細節

編者注:作者為第九屆廣東省政協常委,曾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人事部副部長。

1997年7月1日1時3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七樓隆重舉行。

在紀念香港迴歸20週年之際,由當年的親歷者為我們講述這場慶典儀式背後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故事。

香港迴歸後,內地的朋友很喜歡問我,香港迴歸慶典,除了我們從報紙和電視看到的那些盛大場面以外,還有什麼媒體沒有公開報道的細節呢?還有的朋友提出一些問題,想多瞭解一些具體情況。

儀式上不提鴉片戰爭

江澤民在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的講話中,為什麼沒有提到當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佔香港和實施殘暴的殖民統治這段歷史?

香港迴歸後,有些政治敏感的朋友提出這個問題。的確,英國侵佔和統治香港的歷史是極不光彩的。英國在鴉片戰爭的炮火中強佔香港,而且從佔領之初到20世紀70年代,在香港的殖民統治都充滿著血腥味。例如,鴉片戰爭後英國軍隊多次開槍開炮鎮壓大埔居民的反抗;槍殺海員大罷工的工人,製造“沙田慘案”;協助國民黨在港抓捕中共重要領導人蔡和森,並引渡其至廣州遭殘酷殺害。新中國成立後,多次查封進步報紙和愛國學校,解散愛國團體、迫害愛國人士,在文化大革命中逮捕和殺害參加“反英抗暴”活動的工人群眾。這些慘痛的史實,中國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迴歸之前,英國為了“莊嚴、體面撤退”,事前向中方提出,希望中國領導人在交接儀式的講話中不要講英國佔領香港的歷史。中方從實現香港平穩過渡的大局出發,做到了這點。因此,在中英兩國舉辦的香港交接儀式上,儘管英國王子查爾斯在致詞中炫耀英國管治香港的輝煌成就,“使我們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榮幸”。而江澤民的講話中,則正面地講述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迴歸祖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中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執行“一國兩制”的方針。沒有提及當年英國侵略中國的歷史,體現了泱泱大國的風度。

交接儀式結束,查爾斯王子一行退場。一個多小時之後,中國政府舉辦了香港特區成立慶典。江澤民在講話中則明確指出,從秦代到清代,中國一直對香港實行管轄、行使主權。19世紀中葉,英國兩次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三個不平等條約,侵佔了整個香港地區。中國人民從來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從來沒有忘記香港被侵佔的國恥,也從來沒有停止為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江澤民的話,闡述了中國政府150多年來對那一段歷史的一貫立場,為那一段歷史做了很好的結論。

滂沱大雨中的撤離儀式

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和我國舉辦的香港特區成立慶典都在室內舉行,而英國人的撤離

儀式卻在室外舉行,他們被大雨淋得很狼狽。

我國十分重視香港迴歸前後的天氣情況,並以此作為中央領導專機赴港和兩個慶典在室內舉行的決策依據。迴歸慶典籌委會特別重視1997年6月30日和7月1日香港以及廣州、深圳的天氣預測情況,新華社香港分社更是收集了香港天文臺過去12年每年6月30至7月1日的香港天氣資料,發現每年的這兩天都下雨,甚至有雷雨。因此,對江澤民和李鵬6月30日分別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和觀禮團赴港,香港方面曾事先設計了幾個方案。如果天氣條件允許,最佳的方案是從北京直飛香港。天氣預測情況,每天報告一兩次,直到臨近赴港,才最終決定中央領導的兩架專機於6月30日下午從北京直飛香港。恰好那段時間沒有雷雨和大雨,只有毛毛細雨,兩架專機在5時20分和5時25分順利抵港。中央領導和代表團成員在機場受到香港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增添了迴歸的喜慶氣氛。

此前,根據香港過去12年的6月30日和7月1日都有下雨的記錄,尤其是天文臺預測當年6月30日和7月1日香港天氣的報告,慶典籌委會提出香港交接儀式和特區成立慶典都在室內舉行的意見。在中英聯絡小組的談判中,英方為了“莊嚴、體面撤退”,提出和堅持香港交接儀式在露天的添馬艦英軍總部東側廣場舉行的建議,後經我們堅決反對和多次解釋才接受我方的意見。結果,香港交接儀式和我國自己舉辦的香港特區成立慶典,都在會展中心新翼的室內大會堂舉行,不受雨天的影響,非常圓滿和成功。而英方執意要在室外舉辦的兩場告別儀式,卻因遭受雨淋,“莊嚴”和“體面”大打折扣。

6月30日下午4時,雨中,香港總督彭定康在港督府草坪上舉行港督離港告別儀式。彭定康的夫人和三個女兒從官邸走出來時已哭成淚人,鑲有港督徽號的米字旗在風雨中降落,副官摺疊後放在彭定康雙手上。彭定康低著頭黯然神傷,臉上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流下來滴到手捧的米字旗上,衣服都淋溼了。隨後,他與家人上了車,按慣例在草坪上繞一週後戀戀不捨地駛離港督府。香港報紙的文章說:連日的大雨,為我們洗雪了百年民族恥辱,英國人卻在悽風苦雨中離別香港。

下午6時許,由英方舉辦的撤離香港告別儀式在添馬艦英軍總部東側露天廣場進行。在滂沱大雨中,彭定康陪查爾斯王子到場,首相布萊爾、外相郭偉邦、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等政要出席。據香港媒體報道,彭定康因遭雨淋,那天換了三次衣服。出席這個告別儀式的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鍾士元在回憶錄《香港迴歸歷程》中寫道:大雨下個不停,賓客表現得特別狼狽。怡和洋行的大班亨利·凱瑟克就因天雨路滑,跌落渠邊,折斷了腳骨。很多賓客衣履盡溼,中途離場趕回去更換衣服,令告別儀式失色不少。

卓琳代表鄧小平參加慶典

鄧小平的夫人卓琳代表鄧小平到港出席迴歸慶典活動,香港同胞熱情歡迎了他們一家,共同見證香港迴歸祖國的世紀盛事,場面十分感人。

香港迴歸祖國前夕,香港同胞特別懷念鄧小平。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主席曾憲梓改寫陸游《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香港迴歸祖國日,家祭無忘告鄧公。迴歸前幾天,香港同胞從報上公佈的中國政府代表團的名單中,看到了鄧小平夫人卓琳的名字,都非常高興,表示由衷歡迎,認為中央很理解香港同胞的心願。

在中英兩國主持的香港交接儀式上,江澤民在致詞中特別指出鄧小平“一國兩制”創造性構想,及其對實現香港迴歸祖國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7月1日上午10時,在會展中心舉行的香港特區成立慶典儀式上,卓琳一家四人應邀出席。慶典儀式開始時,走上主席臺的江澤民、李鵬等中央領導特意走到主席臺第二排,與卓琳握手致意。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致詞中說:“在香港舉步邁向新世紀的時候,我們懷著無限敬意,追念尊敬的鄧小平先生……”在如潮的掌聲中,他脫離開講稿,充滿激情地說:“今天我們很高興,卓琳女士也來了。我們向她表示敬意!”

現場迴盪著熱烈持久的掌聲,卓琳站起身來向大家鞠躬敬禮,掌聲又經久不息。

五星紅旗隨風飄揚

在香港交接儀式上,中國的五星紅旗升到頂端後舒展飄揚,而英國的國旗卻是垂下來的。

據迴歸慶典籌委會副主任張浚生副社長和負責具體工作的同事說,因為交接儀式在會展中心新翼室內舉行,籌委會的工作人員很細心,事前在彩排預演時就發現室內沒有風,國旗飄不起來。於是想辦法,在我們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的旗杆上面裝了一個帶馬達的小風扇,國旗和區旗升上去就順風飄了起來。而英國國旗和舊香港旗的旗杆上沒有裝這個小零件,旗就飄不起來。

難怪香港的記者調侃寫道:中國的五星紅旗隨風飄揚,熠熠生輝,而英國的米字旗卻垂頭喪氣,黯然失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