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名句「雛鳳清於老鳳聲」中的「雛鳳」指的是誰?

唐詩名句“雛鳳清於老鳳聲”中的“雛鳳”指的是誰?

“雛鳳清於老鳳聲”是唐詩中的名句,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詩的題目很長《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原詩為: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唐詩名句“雛鳳清於老鳳聲”中的“雛鳳”指的是誰?

詩的來由是,大中五年(851年)秋,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準備離開京城去梓州,到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謀點差事。臨別親朋搞了個宴會歡送,參加的人中就有好友韓瞻,因為是同年、故交兼連襟,所以韓員外並不見外,還帶去了自己的二公子,只有十歲的冬郎。詩人之間不免詩酒酬答,不料這個小外甥竟然也出口成章,給姨父送別,一時滿座皆驚。幾年後,李商隱從梓州回來,又仔細品味外甥的詩句,覺得確實不錯,寫下兩首七絕回贈,其中一首成為千古佳句,也才讓這個故事得以流傳下來。

唐詩名句“雛鳳清於老鳳聲”中的“雛鳳”指的是誰?

大詩人李商隱在詩中把自己的外甥比喻為“雛鳳”,說他定會超越了自己和連襟韓瞻,後面又把孩子比喻為前朝詩人“何遜”,說自己是“沈約”。如此稱讚這個孩子,是他真的確有其才,還是舉賢就親,或者孩子長大後成了“方仲永”,“泯然眾人矣”呢?歷史給了我們答案,這個冬郎就是後來的韓偓,不僅成為了晚唐的著名詩人,而且在政治上膽識過人敢捋虎鬚,頗有作為,著實不是一般文人騷客所能比的。

(此文節選自本號作者南風吹夢的新書《唐代詩人的性格人生》,精彩內容陸續推出)

唐詩名句“雛鳳清於老鳳聲”中的“雛鳳”指的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