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推出助力車!政策高壓下恐怕火不起來!

7月5日,佔據國內共享單車半壁江山的行業巨頭摩拜發佈了新一代共享出行產品——摩拜助力車E-Bike。這款助力車的外觀延續了摩拜的設計美學,整車重量僅有25.5kg。除了高顏值,摩拜助力車的科技含量也相當高,它採用了與特斯拉相同的電芯,其最高時速可達20公里,最高續航可達70公里,據說只要蹬三圈,就能走100米!

摩拜推出助力車!政策高壓下恐怕火不起來!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摩拜選擇了曖昧的“助力車”命名這款新產品,而不是更加吸引眼球的“共享電動車”。摩拜助力車負責人稱,目前新國標國規定時速最高時速是25km/h,摩拜助力車最高時速是20km/h。蹬三圈提供初速度後,助力車會持續提供 70% 的動力。助力車時速超過 15km/h 會有安全提示音。這些都符合新國標。但是這款所謂的“助力車”從本質上來說還是電動車,小編認為,摩拜為新產品改名換姓是為了避開監管。

政府:共享電單車不合法!

摩拜助力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助力車正在四川廣漢地區試運營,現場相關負責人拒絕透露進入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時間表,也沒有透露定價策略。

事實上,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早已明確表明過自己對共享電動車的態度:不合法!不準入!不支持!北京早在2017 年初就多次叫停共享電單車無牌上路行為,約談運營公司負責人,並明確稱“共享電單車不合法”。去年 9 月北京還出臺了《北京市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提出“綜合考慮騎行安全和停放秩序、道路通行條件、充換電配套設施安全等因素和公共服務等特性,本市不發展電動自行車作為共享自行車。”據北京日報統計,去年年初至今,僅媒體公開報道本市“叫停共享電單車”“約談企業要求清移車輛”就有 3 次。小蜜電單車、芒果電單車在北京市內幾乎絕跡。與此同時,上海、鄭州、深圳等地也已出臺相關文件,不鼓勵、不支持、暫時不發展等態度對待共享電動車行業發展。

摩拜推出助力車!政策高壓下恐怕火不起來!

針對這個問題,摩拜車產品高級總監高庶三回應道:“我們希望用更好的產品打動政府”。但是摩拜不可能永遠迴避這個問題,畢竟一線城市才是共享經濟的天堂,僅靠管控並不嚴格的三四線城市是玩不轉的。小編猜測,這次摩拜推出符合新國標的“助力車”是一次大膽的試探,試圖摸清政策的尺度與底線,為下一步在一線城市的攻城略地做準備!

共享電動車:隱患重重

政府為何對共享電動車持負面態度?這要從共享單車說起。據交通運輸部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7月,全國有近70家共享單車企業累計投放車輛超1600萬輛。據測算,到 2020 年,將有至少 1000 萬輛共享單車面臨報廢,不僅佔用公共空間和土地資源,還將至少產生 16 萬噸的固體廢物!

摩拜推出助力車!政策高壓下恐怕火不起來!

不僅如此,共享單車的浪潮還造成了自行車行業的產能過剩。以天津為例,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天津自行車的產量不斷上漲,但出口比例卻在下降。2015年,天津自行車產量4030.6萬輛,其中出口比例超過55%;2016年,天津自行車產量為4225.13萬輛,其中出口比例為50%;2017年天津自行車產量5012.5萬輛,其中出口比例約43%。這其中共享單車的影響不言而喻。然而,好景不長,2017年9月,鑑於共享單車的投放已經飽和,北京市交通委發佈共享單車“禁投令”,要求企業暫停在北京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此前,上海、廣州、深圳等十多個城市已經宣佈禁投令。禁投令一直持續到現在,曾經熱鬧的共享單車供貨廠家紛紛倒閉,而通勤車市場需求也大幅縮窄,不禁讓人心生憂慮:共享電動車是否會重蹈覆轍,為市場帶來短暫的狂歡後迅速陷入長久的蕭條?

從共享單車兩年來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政策的決定性力量。目前,共享電動車無疑面臨著巨大的政策壓力。即使符合新國標,電動車畢竟是電動車,重量與時速遠遠大於普通單車,一旦造成事故會引發更加嚴重的後果。此外,共享電動自行車產權不屬於個人,存在騎行對象不確定、不固定,使用習慣不一樣,騎行者對車輛技術性能熟悉程度不一等因素。尤其是每一次使用後,缺少安全性能檢查和操作交接,一旦駕駛操作不當,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摩拜單車租賃服務協議》的“自行車的使用及管理”一項中表明:“如用戶在使用摩拜單車服務過程中不幸發生任何意外或事故,除非有證據證明該意外或事故是因為自行車本身的固有缺陷直接導致的,否則摩拜公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摩拜共享單車就曾被數次起訴索賠,若是將來摩拜共享電動車發生了事故,責任界定將會更加複雜,索賠金額肯定會更加高昂。不知摩拜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預案?

總結:前路莫測,謹慎入場!

摩拜創始人兼CEO胡瑋煒表示:“摩拜助力車兼顧了出行效率和環境效益。中短途的出行剛需目前還遠遠未達到滿足。在歐洲和日本,人們已經普遍使這種用電作為混合動力的單車。” 看來摩拜是想借鑑國外的成功經驗與先進技術,做國內共享電動車的龍頭老大。然而考慮到現階段中國的具體國情,推廣共享電動車將面臨巨大的政策壓力、環保壓力與法律壓力,摩拜恐怕不能輕易如願!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3C強制認證等一系列行業新政策的發佈,讓電動車的風口吹得很猛烈,不少公司也想開拓國內共享電動車的藍海市場。然而,小編認為,全國各地的政策都在緊縮,市場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震盪,共享電動車前景不明。

產商需要牢記共享自行車的前車之鑑,不要貿然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