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收入普降 以何種「誠意」再立大資管食物鏈頂層?

多份已公佈的銀行2017年報顯示,去年銀行理財業務收入減少,這塊銀行過去的“現金牛”業務,正面臨不小挑戰。

建設銀行2017年報顯示,這與“向客戶支付的收益率較上年明顯提升,銀行端管理費下降”有關。而根據2017年11月17日,監管層發佈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意見徵求稿)》,未來包括銀行理財在內的資管產品,都需要回歸代客理財本源。由投資人承擔投資風險,銀行不顧投資端實際收益,而能夠自行決定兌付客戶多少收益的時代,恐怕將一去不返。

未來銀行理財業務究竟能否“多賺錢”,目前來看存在較大的市場博弈空間。一方面,淨值化轉型後銀行理財要明確管理費和超額收益分成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銀行仍需要抓住客戶基礎這一最大優勢,“以最大的誠意”留住客戶。

手續費收入最大降幅逾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多份上市公司2017年報發現,去年理財業務收入下降較為普遍。

以市場份額最大的工商銀行為例,截至報告期末,其理財產品餘額為3.01萬億元,市場佔有率超10%,規模同比增長11.4%(全市場同比增速僅1.51%),但其個人理財、對公理財及私人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518.30億元,同比是減少了10.74%。國有大行中,建設銀行也披露理財產品收入為200.4億元,同比減少2.42%。

在股份行中,光大銀行的理財手續費收入同比降幅最高,達54.5%,從2016年幾乎“腰斬”至2017年末的34億元。其次是中信銀行,年報顯示去年理財業務收入55.36億元,同比降幅達21.27%。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銀行2017年報顯示,去年理財投資端收益比上年末提升約0.77個百分點,在整體理財產品規模同比增長15.55%的背景下為客戶創造收益同比漲幅接近20%。

一方面,“同比”數據意味著銀行過去賺取高額“投資收益和兌付客戶收益之差”的“舒服日子”過去了;另一方面,也說明去年銀行理財市場的同業競爭較為激烈,銀行爭相“扛收益”、留客戶。

另外,招商銀行年報披露的兩組數據也分別說明了同樣的問題。一是受託理財收入122.27億元, 同比下降了14.69%;另外一組數據是非保本理財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140億元,同比下降9.5%。

針對理財業務收入下降的情況,招行年報解釋稱主要是因為“本年階段性調降產品銷售費率讓利客戶、表外理財規模有所下降及2016 年對受託理財收入完成權責發生制核算優化改造”。

據招行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其非保本理財規模同比下降了8.3%。從全行業來看,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7年銀行非保本理財同比下降了4.1%。

淨值化、子公司化後能多賺錢?

招行2017年報還披露了其他理財產品代銷收入的情況,其中保險和基金代銷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特別是基金代銷收入同比降幅達8.94%,年報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受政策和市場調整影響,本公司代銷基金專戶業務收入出現下滑”;而信託和貴金屬代銷收入同比都有所上漲,代理貴金屬收入漲幅更是高達19%。

不過,對於未來需要獨立成法人公司的銀行理財而言,未來能否繼續在大資管市場佔據如此重要地位,很大程度上依然有賴於自身產品體系。

雖然央行統籌制訂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還未正式下發,但資管產品要淨值化管理已是明確不移的方向。

未來銀行理財業務的收入空間,將不再是過去簡單粗暴式的“投資收益-兌付給客戶的固定收益”,而是更多收取管理費的形式,並可參與一定程度的超額收益分成。

目前,已有不少銀行在新發行淨值型產品的說明書中明確收益分配方式,包括管理費、業績比較基準,以及超額收益客戶端可獲得的收益百分比。此種模式下,銀行究竟能夠賺得更多,還是更少,將與具體的分配模式,以及客戶最終的認可程度有關,存在市場博弈空間,目前難有定論。

以某股份行一隻淨值型產品為例,其產品說明書顯示,該款期限為182天的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5.3%,客戶僅獲得超額收益的5%。如果最終投資確實能超過5.3%,對銀行而言無疑是一筆可觀收入;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5.3%最終無法達成,則按照實際收益給客戶兌付收益,對銀行而言,損失的是理財客戶一直以來的對剛性收益兌付的“信任”。

某銀行資管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指出,上述情況就產生了第二個問題,即銀行賺多賺少,一個重要制約因素還在於理財業務規模。銀行最大的優勢是客戶基礎,在資金端站在“食物鏈頂層”,若削弱客戶的認可,引發“用腳投票”,則無異於“殺雞取卵”。“當我們去看基金的時候,會覺得基金公司很賺錢,但實際上對於銀行轉型來做基金化的產品,還是需要有一段適應期。”上述銀行資管部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