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正酣 堅決啃下「硬骨頭」

———“三場攻堅戰”之精準脫貧

脱贫攻坚战正酣 坚决啃下“硬骨头”

西充縣東太鄉精準脫貧產業園內的地膜種植區 陳村銘/攝

脫貧,希望所在;攻堅,力量所在;奔康,目標所在。

如何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委的要求,兌現承諾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堅決打贏這場沒有退路、也輸不起的“硬仗”?這需要強有力的引領和科學的決策指揮。年初,市委部署打贏“九場戰役”,首位便是精準脫貧。

方向明確,衝鋒號吹響,刻不容緩。全市各級各部門幹部帶領群眾,以作戰的狀態、創新的機制、高效的作風,向貧困發起“總攻”。

截至6月底,時間過半,任務完成大半。全市完成安全住房建設23283戶,佔年度任務的84.6%;完成貧困戶安全飲水改造22730戶,佔年度任務的82.6%;完成貧困戶生活用電改造27457戶,佔年度任務的99.8%;村集體經濟達標338個,佔年度任務的82.2%;通村硬化路達標369個,佔年度任務的89.8%;建成貧困村衛生室336個,佔年度任務的81.8%;完成貧困村通信網絡建設381個,佔年度任務的92.7%。

脫貧奔康產業園 帶動貧困群眾戶均增收1.2萬元

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

產業脫貧,是富民根本之策。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南充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路徑。

走進南部縣東壩鎮打鼓山村,一條條村道路穿過村莊、跨過山坡,一幢幢風貌統一的川東北民居依山而建,道路兩旁是高標準建設的柑橘產業園,放眼望去綠油油一片,生機盎然。

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在南部縣和東壩鎮的規劃引領下,打鼓山村堅持發展大產業、建設大園區、帶動大扶貧,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金融+保險”的模式,由村“兩委”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引進龍頭企業建立脫貧奔康產業園,根據利益聯結方式分細為“創業園”“託管園”“就業園”3種類別,吸納全鎮貧困戶和非貧困戶近萬人入園發展。其中,“創業園”每年每畝純利潤達9000元,“就業園”貧困戶年人均務工收入約6000元。

發展產業,助農增收,振興鄉村。

在嘉陵區2018年農業產業扶貧項目作戰時間表上,清晰地記錄著今年全區正在實施的14個產業扶貧項目、每季度所要完成的目標任務: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現代農業示範重點縣(示範縣)等項目為載體,新(改)建柑橘(檸檬)基地5萬畝、糧油基地1萬畝、蔬菜基地5000畝……

掛圖作戰,奮力攻堅,為的是確保到年底,全區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4680人脫貧,38個貧困村順利退出。

走進嘉陵區李渡鎮閣老墳村,大片大片的柑橘苗映入眼簾。“李渡鎮日照充分,土層深厚,適合栽種晚熟柑橘。目前共栽種晚熟柑橘3200畝,共10萬餘株。”嘉陵區農牧業局園區辦主任劉志華說,嘉陵區以打造中國晚熟柑橘之鄉為契機,將沿著吉安河流域,在李渡、安平、華興等9個鄉鎮發展晚熟柑橘10萬畝,今年計劃完成5.6萬畝。為增加土地收益,部分柑橘園裡套種了西瓜、蔬菜。看著自己參與建設的脫貧奔康產業園,村民們幹勁十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安平鎮活香爐村村民林碧珍說,有了柑橘產業作支撐,老百姓除了穩收土地租金,還入股產業園分紅,當上了工人,現在一年的收益是之前的好幾倍。

在一個個柑橘基地裡,正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專合組織+基地+農戶”等利益鏈接機制,通過業主、大戶的帶動,組建了130餘個果蔬專業合作社,經營面積近5萬畝,創辦網店、微店等電商門店30餘家。

走在儀隴秀美農村,一條條鄉村公路環繞產業帶,一條條水渠直通老百姓的田間地頭,果園、養殖場、魚塘一片連一片……產業的興起,昔日的貧困村破繭成蝶:翻修一新的農房留住了“鄉愁”;田埂推平,小田變大,荒山去雜,成片的產業孕育著致富的希望;村民活動中心、電商超市、村衛生站、停車場等一應俱全;村道公路在村內延伸,串聯起入戶小道和生產便道,編織出阡陌交錯的道路體系。

無門路、無資金、無技術、無市場、無膽量,常年從事傳統農業發展,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看不到多少收入,一遇自然災害“傾家蕩產”,一遇市場波動“血本無歸”,成為橫在貧困戶脫貧路上的堡壘。如何攻克堡壘?儀隴縣的做法是:發展產業,引導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同貧困群眾建立密切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奔康。

在儀隴縣日興鎮黎明村食用菌產業園,一個個種植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菇農們正忙著採摘食用菌。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引領下,黎明村建起了柑橘、食用菌、蓮藕三個產業園。食用菌產業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由業主帶領27戶貧困戶組建,每戶貧困戶通過扶貧小額信貸入股5萬元,參與種植獲得收益,僅入股的保底分紅每年就有7000元;入股並參與種植的農戶每年可獲得收益3萬元至5萬元。

站在曙光樑上俯瞰,緩坡地裡成片的柑橘苗又長高了一截,58歲的貧困群眾陳遠珍和其他村民正在柑橘園裡幹活。勞動力弱的陳遠珍把家裡近兩畝土地分別流轉給柑橘和蓮藕產業合作社。“土地流轉費一年有1000元,還有青苗補償費,這樣做比撂荒強。”正忙著給柑橘地除草的陳遠珍說,他還通過小額信貸入股了食用菌5萬元,每年收益在1萬元左右。如今他在柑橘園務工,每天收入60元。

進入夏季,蓬安縣柳灘鄉三角灘村千畝荷塘花開正豔。三角灘村是蓬安今年擬退出的貧困村,幫扶部門充分利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建起了1000畝太空籽蓮基地。該太空籽蓮只產蓮米、不產蓮藕,具有市場經濟價值與鄉村旅遊特色,從7月份起近4個月花期,600萬支美麗荷花吸引遊客到來。隨著遊客紛至沓來,老百姓家中的蘿蔔乾、土雞蛋、幹豇豆、掛麵等土貨也成了“香餑餑”。

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生命線”。為解決群眾“造血功能”差、持續增收乏力的問題,今年以來,我市繼續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龍頭帶動、金融支持、合作社組織”的“五位一體”模式,加快推動脫貧奔康產業園建設。截至6月底,全市共建成脫貧奔康產業園1023個,帶動貧困戶7.2萬戶,戶均增收1.2萬元以上。

創新機制體制 激活脫貧攻堅“源頭活水”

對症下藥斬“窮根”,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今年以來,全市各地堅持突出重點,大膽探索,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模式、新機制,全面提升扶貧質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7月20日上午,嘉陵區龍泉鎮九棟碑村村民任紅超扛著鋤頭,來到村裡的花椒產業園施肥除草。在他的精心呵護下,花椒樹長勢良好。

龍泉鎮大膽探索創新,在全鎮11個村、1個社區種植花椒11025畝,實現村和社區產業全覆蓋。為破解投入難,龍泉鎮探索創新多元投入機制,一方面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一方面用好產業扶持基金,增加花椒產業投入。同時,通過宣傳政策,鼓勵貧困戶小額信貸融資,81戶貧用戶小額信貸融資190.5萬元,拓展了花椒產業投入渠道;動員村和社區籌集投入資金,用於花椒產業,延伸了產業資金來源;爭取群眾理解支持,盤活未耕種田地和荒坡1.3萬畝,用於發展花椒產業,減少了土地租金支出,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投入200萬元以上。龍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牽頭成立綠泉農業有限公司,公司化運作進行小額信貸融資,進一步破解投入難。

為了保證群眾利益的最大化,龍泉鎮又創新利益分紅機制,將花椒產業純利潤的40%分紅給村民,10%作為村集體收入,20%用作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發展再生產,30%用於公司保障後續發展和償還小額信貸。

“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群眾意見大……”一條條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成為了儀隴縣脫貧攻堅指揮長會議上研究的內容之一。《縣委主要領導研究解決的脫貧攻堅具體問題處理意見》《脫貧攻堅入戶摸排發現問題的處理意見》……一份份有針對性的處理辦法又從指揮長會議印發全縣。“結合農村實際,精簡竣工驗收材料,能取消的儘量取消”“由鄉鎮提出需求報告,各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現場核實踏勘後,歸口專報縣委、縣政府研究解決”……一個個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我鄭重承諾:投身西充縣脫貧攻堅事業,幫助白象山村脫貧奔康……”7月16日上午,在西充縣觀鳳鄉白象山村會議室裡,西充縣陽光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任偉面對村幹部和群眾作出鄭重承諾。這意味著,任偉正式成為白象山村“名譽村主任”。

任偉經營著一家物流公司,近年來又涉入農業領域,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主動到貧困村擔任“名譽村主任”。“利用我公司完善的銷售渠道和成熟的種植養殖技術,帶領群眾脫貧奔康。”任偉說,為了增加群眾收入,他已在白象山村發展21戶群眾養羊、23戶群眾養雞。為了解決群眾資金短缺的問題,他牽頭成立了“西充縣陽光同濟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入社社員149戶,成功融資108萬元。

“組織企業申請、報鄉鎮負責人同意、縣委統戰部審查後,安排到貧困村擔任‘名譽村主任’,期間不拿任何工資報酬,接受當地鄉鎮統一管理和考核。”西充縣工商聯主席、縣總商會會長李莉介紹,首批12名“名譽村主任”已經上崗,成為脫貧攻堅新的力量。為了擴大幫扶力量,西充縣還創新推出了“萬企幫萬村”機制,通過產業、就業、電商、資金等途徑助力全縣脫貧攻堅,至今已有44個企業投資1800餘萬元,讓全縣42個村1000餘名貧困群眾得到了實惠。

堅持機制創新,亮點紛呈,脫貧攻堅“源頭活水”被激活。

建立產業發展風險基金防控風險:在200個貧困村試點建立“扶貧保險+風險基金”的風險防控機制,每個村建立10萬元至30萬元的產業發展風險基金,並引入保險機構承保,一旦發生種養風險、市場風險,按照“補足成本、不補利潤”的原則,先由保險公司理賠,再由風險基金按一定比例補助,不僅給扶貧產業安上“保險槓”,還給貧困群眾吃了顆“定心丸”。

完善脫貧後扶機制:對2014年至2017年已脫貧人口全面加強動態監測和跟蹤扶持,精確鎖定返貧風險戶,實行產業培育、設施配套、政策支持、技能培訓、幹部幫扶“五跟進”,做到扶持政策不變、支持力度不減、幫扶力量不撤,確保脫貧成效穩得住、能提高。

健全多元投入機制:增加市縣兩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全面推廣“扶貧再貸款+扶貧小額信貸”“信貸投入+保險託底”等模式。多方組建教育扶貧、衛生扶貧、產業扶持、小額信貸分險“四項基金”10.43億元,已使用2.16億元,惠及貧困群眾超40萬人。

創新黨建扶貧機制:推行帶班子強隊伍、帶群眾強主體、帶發展強產業、帶真情強服務、帶新風強治理“五帶五強”工作法,著力解決第一書記“融不進、幹不好”問題,引導第一書記在打贏脫貧攻堅硬仗中精準發力。

“三方聯動”考評問責機制:嚴格實行紀檢、組織、扶貧聯動考評,對未完成任務的地方和部門,目標考核一律一票否決、有關領導一律就地免職、追責問責一律從嚴從重。截至目前,全市共調整處理幹部181人。

激發內生動力 貧困群眾致富奔康底氣更足

因為貧困,蓬安縣海田鄉三青溝村村民龍萬山曾在村裡抬不起頭,不願與人交流,常年守著一畝三分田過日子。為了讓他告別貧困,幫扶幹部為龍萬山量身制定了種植養殖計劃,明確了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及幫扶目標。通過“綜合施策”,龍萬山發展起了養殖業,今年上半年收入1.5萬元。脫了貧,龍萬山的腰挺直了,還當選村裡的“致富明星”。

嘉陵區大觀鄉蔣氏祠村貧困群眾賈文忠曾一度對生活感到悲觀,在幫扶幹部的開導和“勞動力就業獎補政策”的激勵下,他主動加入村裡成立的裕興蔬菜合作社,每天起早摸黑到園區務工,每月工資超過3000元,不僅實現脫貧,還重新裝修了房屋。

脫貧的主體是貧困群眾,只有激發貧困群眾自身擺脫貧困、奔小康目標的內生動力,才能迸發出強大的驅動力量,從而打贏脫貧攻堅戰。閬中市飛鳳鎮瓦店村與幫扶單位在開展脫貧攻堅過程中,調整幫扶思路,將以往給貧困戶送錢送物的幫扶方式,轉變為在村上設立幫扶基金。幫扶基金前期共10萬元,主要用於3個方面:幫助發展產業,為特別困難的貧困戶購買種苗和生產資料;解決特困戶生活用電難題;用作激勵費用,結合“四好村”創建、感恩教育等,在村上開展“示範戶”、“衛生戶”、“感恩戶”、“誠信戶”等評選活動,對先進給予資金獎勵,大大激發了“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

閬中市朱鎮鄉則發揮村級基層組織的自我管理作用,針對扶貧工作現狀制定出臺了“脫貧公約”,幹部群眾緊密配合,共同打好脫貧攻堅戰,促進了貧困戶增收致富,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提升了生活品質,樹立了良好風氣,幹群齊心協力建設文明幸福新村。

閬中市依法治市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閬中市已有金子鄉、思依鎮、西山鄉、天林鄉等20餘個鄉鎮210餘個村(社區)制定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脫貧公約”,成為“法治扶貧”的重要載體和手段,也是促進幹部和群眾融為一體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催化劑。

儀隴縣出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創業和發展種養業增收獎補實施方案》,按照發展種養業年人均純收入2000元至3000元、3000元至4000元、4000元以上三個檔次分別給予600元、800元、1000元的獎補資金,充分激發了貧困戶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

如果缺少內在動力,再使勁幫也很難脫貧,即使脫貧了也難以持續。

在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中,我市各級各部門堅持“幹部引領帶著幹、群眾主體自己幹、風險兜底鼓勵幹”,分佈全市農村的幫扶幹部注重率先解決“志窮”,再解決“人窮”,幫助貧困群眾摒棄“等人送小康”心態,“學會自己走路”,如充分利用“農民夜校”、壩壩會等形式,組織貧困群眾聽扶貧政策宣講,開展脫貧評比,評選先進典型,讓貧困群眾樹立起依靠自己勤勞雙手脫貧致富的志向;組織貧困群眾外出參觀學習,堅定“別人能幹好、我也能幹好”的信心。同時,嚴格按市場規律尋找門路,讓貧困群眾“自己幹自己的事”,貧困群眾幹什麼政府絕不強迫,貧困群眾乾的事政府絕不包辦,通過激發內生動力,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意願更強,穩定增收的能力更強,致富奔康的底氣更足。

逐夢小康繪藍圖,脫貧路上信心足。如今,在南充大地上,各種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各方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全市各級幹部群眾正以更大的決心、更務實的作風、更精準的舉措,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記者 李奎 見習記者 伍羅文博 實習生 劉玲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