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花落盡鯉魚肥——省物價局幫扶鎮巴縣梅坡村發展禾花魚產業紀實

“你們幫助引進的養魚項目太好了,我今年養了3畝,預計能增收3000元,明年還要擴大養殖規模。”7月11日,記者在陝南鎮巴縣赤南鎮梅坡村水田裡採訪時,村民姚發權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和感激說道。

按說這個季節,是水稻生長成熟季節,也是梅坡村最清閒的時候,可許多村民卻整天忙在水田角落的小型蓄水池邊,精心飼養起了自己的禾花魚。

禾花落盡鯉魚肥——省物價局幫扶鎮巴縣梅坡村發展禾花魚產業紀實

禾花魚發放現場

鎮巴縣位於大巴山深處,系國家深度貧困縣之一,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加之梅坡村勞動力匱乏,如何帶領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省物價局與梅坡村結對幫扶以來,堅持走產業引領的路子,積極探索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生態產業。通過駐村工作隊員的實地調研,提出了在梅坡村試養稻田禾花魚的建議,2017年進行了20多畝的養殖試驗獲得成功。今年要推進規範化養殖了,駐村工作隊員要求有養魚意願的農戶,必須在水田邊挖小型蓄水池作為魚塘。

今年6月13日,他們將從廣西全州運輸過來的1400斤禾花魚苗,全部免費分發給90餘戶村民,養殖規模達到170畝。其中,省物價局幫扶的8戶困難群眾,有5戶今年養殖了禾花魚。

禾花落盡鯉魚肥——省物價局幫扶鎮巴縣梅坡村發展禾花魚產業紀實

3月份,由省物價局出資,從村裡選派1名具有養殖基礎的群眾,到廣西全州產地學習繁殖技術,突破了技術瓶頸。學成後,又對養殖戶進行了定期的培訓,使養殖戶很快掌握了禾花魚的基本養殖技術和要領,進一步堅定了村民對發展稻田禾花魚養殖的信心。

為了發揮禾花魚養殖的示範引領作用,省物價局投入專項資金建立禾花魚養殖示範田。對示範田土地進行深挖建立蓄水池,提高田埂的高度,完成田埂硬化,增強示範田蓄水養殖功能。他們適當開展高山生態冷水米探索與實踐,使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提升,鼓勵群眾向標準化、科學化種植養殖看齊。

禾花落盡鯉魚肥——省物價局幫扶鎮巴縣梅坡村發展禾花魚產業紀實

據瞭解,禾花魚原產於廣西全州縣,具有食性雜,生長快,抗病力、繁殖力強,營養價值高,宜推廣養殖及加工利用等特點,生長週期靈活。按照一畝田投放魚苗400尾,5個月後每畝田可增收1000元。這正是:“田家邀客啟荊扉,時有村翁扶醉歸。秋入清湘飽鹽豉,禾花落盡鯉魚肥。”(來源《陝西農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