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2018年世界盃即開始

如果你的熱情還沒有被點燃起來

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這部

來自BBC的比賽預告片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四年一沸騰的世界盃要來了!

而由BBC創意團隊成員Xander Hart和Edward Usher精心打造的一支預熱短片,卻提前收到一波來自全世界球迷的好評。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以一代球王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開場,陸續出現了Gacca的眼淚、格策的決賽金球、梅西的慶祝動作......短片以定格動畫的表現形式,將故事以刺繡圖案在掛毯上鋪展開來。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鏡頭中串聯過歷屆世界盃令人難忘的標誌性時刻,而這種不分國界,只是單純地講述世界足球歷史的表達形式,備受矚目。Hart 強調,BBC 不止關注東道國或者英格蘭的比賽,而是強調比賽的全球影響力,這也符合媒體的立場。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 Each piece is a perfect fit -

每一片都是完美契合的刺繡拼圖

其實,短片中的動畫效果並非使用常規的CGI技術,而是每一幀都以單獨刺繡作品來製作。“我們也可以用動畫或 CGI 表現出掛毯的刺繡效果,但這個想法不那麼誠實。”他們如是說。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最終的1分鐘宣傳片總共650幀,每幀都需要平均3小時的畫面製作和3小時的縫製,而出現時間卻不過1/16秒。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上世紀60年代,掛毯在俄羅斯風靡,作為一種記錄重大事件的傳統工藝,成為文化與歷史的一部分。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掛毯是在 1960 年代走進俄羅斯千家萬戶的,在此之前它還是貴族和富裕人家的專屬。在蘇聯大規模城市化時期,數百萬的民眾告別自己在農村的房屋,搬進新建的城市居民樓。這些樓房用低成本的混凝土預製板建成,建於尼基塔·赫魯曉夫執政蘇聯期間,因而被稱為赫魯曉夫樓。這些混凝土牆體的公寓到了冬天非常冷,所以人們開始將羊毛掛毯作為保暖方式。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 A short commercial you can't turn off -

一個你無法隨手關掉的廣告短片

創作團隊花費了1個月的時間,以每天23個小時的超負荷工作來完成一次創新。該團隊去年從 68 個團隊的競爭中贏得了 BBC 電視臺世界盃營銷的全部項目。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 Creative的主創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 Xander Hart和Edward Usher

他們將插畫畫面輸入刺繡機器,使用了超過20萬米長的線,來製作這些總長為1200米的 600條掛毯,然後再將實際繡好的掛毯再次掃描成像。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 Do the best -

要做就做到最好

為了讓創意達到最佳的效果,團隊請到了丹麥超現實主義插畫師Rune Fisker為此次掛毯圖案的設計師;特邀了英國動畫導演Nicos Livesey擔任該短片的導演。

經過近乎自虐的細節制作,團隊最終完成了這次驚豔世人的動畫製作。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創作短片的過程

以古典的俄羅斯繪畫和馬賽克藝術為靈感,Fisher為刺繡定下了帶有標識性的紅藍色調,並融入自己的風格,為這支宣傳片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畫面風格。而配樂則選用了俄羅斯著名的傳統民謠Ochi Chernye通過重新編曲、錄音,讓動畫中的故事展現更加有帶入感。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丹麥插畫師Rune Fisker和他的作品

熱血的動畫效果、掛毯的古老藝術氣息、綠茵場上的難忘經典,蕩在耳邊的傳統民謠......所有創作的融合,構成了一場層次豐富又耳目一新的視聽覺盛宴。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這兩年來大熱的定格動畫,區別了傳統的純數字化製作方式,而選擇了一條更加艱難的創作方式。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每一幀都是一幅刺繡

正如短片末尾出現的標語:“History will be made”,以更單純、更深沉的藝術使命感,給予世界更深的溫情與感動,讓觀眾意味深長。

BBC近乎自虐地熬了600個小時,“繡”了一場世界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