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連鎖企業做股權激勵的重要性,以及做股權時遇到的坑有哪些?

餐飲企業容易出現的幾個坑

坑一:選錯股權激勵的手段

越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越不懂得珍惜。股權設計專家表示,股權激勵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公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但不能給員工一種“股權激勵就是免費的午餐”的感受。

在非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激勵的幾種手段,如期權、期股、業績股票、限制性股票、虛擬股、乾股等中,員工需要出資的手段往往效果更好。

坑二:佔股過高,管理層直接辭職套現

有研究發現,當管理人員持股量較低時,股權激勵機制提高了公司價值;但當管理人員持股水平較高時,“壕溝效應”發生作用,管理人員可以更為隨意地謀取私利而損害公司價值。

大家通常認為,高管層獲取的股份佔比越高,對公司經營就會越用心。可現實情況是,有些高管層拿到的股份過高時,第一時間想到並不是如何改善公司經營,而是如何保證自己的股權收益儘快兌現。因此,出售股權、辭職套現成了許多高管的慣用伎倆。

餐飲連鎖企業做股權激勵的重要性,以及做股權時遇到的坑有哪些?

坑三:股權被稀釋,公司控制權受威脅

另一個讓人擔心的問題是公司的控制權問題。創業公司一定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無論何時,創始人一定要掌握絕對的決策權。

創始人的持股達2/3及以上就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持股51%及以上對公司擁有相對控制權。其餘的股份可根據貢獻大小,分配給其他合夥人以及核心骨幹。即使不控股,創始人通過投票權委託、一致行動人協議等手段,也可以對公司運營進行控制

坑四:只激勵高管層,挫傷基層員工積極性

股權激勵最理想的效果是,能夠調動所有崗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牛悅客品牌創始人張磊認為,股權激勵如果只在高管層內進行,會嚴重挫傷基層員工的積極性。

尤其是對餐飲企業來說,基層員工是顧客與企業之間的紐帶,他們能否滿懷熱情的投入工作,關係到企業的能否走得更遠。

在進行股權激勵制度設計時,要讓每一個員工都能看到成為股東的希望。誰創造價值,誰分配利益。基層員工如果貢獻突出、表現優異,成為股東自然是理所應當;高管如果尸位素餐、得過且過,股權激勵照樣沒有你的份。

坑五:缺乏配套的績效考核體系

進行股權激勵時,一定要以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為基礎,不是隻要願意出錢就行的。

對高管來說,員工滿意率、顧客滿意率、營業額增長率、淨利潤增長率需要納入考核指標;對產品經理來說,菜品出品速度、出品質量、新品研發需要考核……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考核標準,只有滿足了相應的標準才能將其納入股權激勵的範疇。

餐飲連鎖企業做股權激勵的重要性,以及做股權時遇到的坑有哪些?

坑六:財務信息不及時進行披露

對非上市企業,尤其是餐飲企業來說,很少有企業能夠做到定期公佈財務信息。這就造成兩種後果:實施股權激勵後,員工對公司估值多少沒有概念,不敢貿貿然出資認購股份;股權激勵實施後,員工對公司銷售額、利潤等數據兩眼一抹黑,導致員工對分紅、股份計算的真實性產生疑問,長此以往,股權激勵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因此,在進行股權激勵前,最好的做法是,對外找權威機構對公司資產進行評估,對內需要定時披露公司財務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打消員工的疑慮。

餐飲連鎖企業,成本越來越高,企業壓力負擔不斷加大,企業微利成為常態。所以,怎樣降低費用,讓管理人員像老闆一樣勤奮、節儉,成為現代管理的頭號難題。

餐飲業股權激勵的重要性

餐飲企業要做大做強依賴於人才和資金

一、店越多利潤率不升反降,規模上升超出老闆管理能力與半徑;

二、管理難度加大回導致管理費升高,人員臃腫;

三、直接創造利潤的店長能動性與激勵不夠,優秀店長容易跳槽;

四、利潤率低,成本費用越來越高,員工關注營業額,不關注成本,會導致很多臃員浪費;

如何解決?就是把我們大量的直營店變成股改店,讓店長真正達到為自己乾的效果!公司依然控股每個店!通過一期股改後積累大量店長儲備人才,二期股改身股轉銀股,完全可以解決不斷開新店的資金問題!

餐飲連鎖企業做股權激勵的重要性,以及做股權時遇到的坑有哪些?

餐飲業股權激勵需注意問題

1. 對於員工來說,能用獎金績效解決的問題就絕對不要用分紅和股權,對於基層員工來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每月的工資獎金和績效。

2. 不管哪個公司做股改,首先是要讓員工相信,造勢,海報等各種宣傳要好。

3. 培養原有門店副店長,鼓勵競聘去新店當店長,當然,會給原店長新店店長一定比例的分紅,一般為30%。

4. 虧損門店主動進行門店調整:關閉暫停虧損門店以主動止損。針對暫停門店,公司將根據其不同的狀況採取不同的調整措施,或與業主商談降租、轉包,或放置等待商圈變暖。

5. 拓寬經營維度,拓展收入渠道。在努力提升現有門店經營的同時,積極挖掘宴會、品牌商品、外賣等經營機會,為有限的門店空間爭取更多的收入渠道。

6.層級太多情況:管理人員設置超過三級,四級就不行了。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督導。

如果層級太多想要管理層減員,需要逐步進行、試點前進,不能一步到位,直接進行大規模總部高層人員的整改,否則會有一段下滑期(可能會1~2個月)。因為店長激勵制度還沒有有效。

7.從下面利潤中心開始整改,但是可以留個接口(從門店超額利潤裡拿出一部分預留給總部)否則會出現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