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世紀,終於有了更多表達愛戀的音樂

法國“新藝術”的代表人物是馬肖。在西方音樂史中,馬肖的作品是第一位得到完整保存的音樂家。馬肖在法國教堂工作,接觸了大量的宗教作品,並且還接觸一些世俗作品。因此,他的作品幾乎涉及了14世紀所有重要的音樂體裁。馬肖創作了23首經文歌,早期傳承和發揚了傳統的經文歌創作手法,採用三聲部原則,在他音樂後期,四聲部織體取代了三聲部織體;馬肖首創了彌撒曲,《聖母彌撒》是馬肖的代表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一部四聲部織體彌撒曲,馬肖對彌撒曲的貢獻是首次將常規彌撒的五個段落視為一個整體;世俗歌曲是馬肖歌曲創作中最有影響的部分,體現在14世紀法國詩歌和音樂的三種“固定形式”:維勒萊,迴旋歌,敘事歌。馬肖拉近了世俗音樂和教會音樂的關係,將世俗音樂的水平提高到了一定的境界,變得更加專業化和藝術化。馬肖使宗教音樂更加世俗化,將世俗音樂中較高水平的部分運用到宗教音樂中,使得宗教音樂變得不再那麼死板。

進入中世紀,終於有了更多表達愛戀的音樂

新藝術代表人物馬肖。

意大利“新藝術”,14世紀意大利音樂的重要體裁是牧歌,狩獵歌,巴拉塔,這都是世俗性體裁。獵歌:卡農形式的狩獵內容。牧歌:多以田園詩和愛情詩為主,也有牧人的觀點和態度,兩到三個聲部。巴拉塔:由舞曲伴唱發展而來的題材。

14世紀意大利音樂的代表作曲家:蘭迪尼。他創作有154首世俗音樂作品,絕大部分是巴拉塔。蘭迪尼的音樂風格,甜美抒情,不刻意用複雜的音樂手法去表現,並且創作了著名的“蘭迪尼終止式”。蘭迪尼終止式:蘭迪尼的音樂作品終止時,導音(七級音)下行到六級音後再進入主音,因此也被人稱為“si-la-do”終止式。

背景歌曲是西方中世紀中一種被稱為“康佐”canso 或canzo的世俗音樂,是有關於騎士對已婚貴婦的愛戀或仰慕之情,這是所謂的“宮廷之戀”,是法國遊吟詩人歌曲的主題,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情愛,更像是一種精神之愛,從而表達自己的單相思之情。

進入中世紀,終於有了更多表達愛戀的音樂

蘭迪尼創作了154首世俗音樂

進入中世紀,終於有了更多表達愛戀的音樂

Landini cadence on 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