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又來了一家大企業,投資300多億,首次用乙烷裂解制乙烯!

衛星石化9月3日晚間發佈公告,公司與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連雲港徐圩新區)管委會於9月2日簽署《年產400萬噸烯烴綜合利用示範產業園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

連雲港又來了一家大企業,投資300多億,首次用乙烷裂解制乙烯!

根據協議,雙方合作的項目總投資約300多億元,項目將分期進行。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利用進口乙烷、丙烷,採用世界先進生產工藝與技術,規劃建設乙烷裂解乙烯裝置,並配套聚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醋酸乙烯等下游裝置。拓展公司丙烷脫氫制丙烯的C3產業鏈優勢,規劃建設丙烷脫氫制丙烯裝置,配套聚丙烯、環氧丙烷、丙烯腈、丙烯酸及酯等下游裝置。

該項目在徐圩新區石化產業園內,規劃總用地面積約5000 畝,一期約3000 畝,後方預留髮展備用地。連雲港徐圩新區是國務院批覆設立的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的先導區,位於徐圩新區的連雲港石化產業園是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

衛星石化表示,有關年產 400 萬噸烯烴綜合利用示範產業園項目的投資金額、方式和具體實施方案等,尚需按照本公司的管理規定及信息披露要求,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序。 本協議約定的雙方合作建設烯烴綜合利用示範產業園項目的實施將根據屆時的資源、市場、技術等情況綜合確定。本協議涉及的具體合作項目實施方案,以雙方簽訂的具體項目協議為準。

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

2017年7月,江蘇省政府正式批覆了《關於同意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總體發展規劃》。批覆指出,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是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位於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徐圩新區),規劃面積62.61平方公里,產業規模為4000萬噸級煉油、400萬噸級芳烴、300萬噸級乙烯/年,以煉油、乙烯、芳烴一體化為基礎,形成多產品鏈、多產品集群的大型煉化一體化基地,成為帶動長三角、江蘇沿海地區和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區域相關產業及經濟發展的能源和原材料產業基地。

根據“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分為兩期進行建設。

一期(2014-2025年)

規劃建設兩套煉化一體化項目,一套為1600萬噸/年煉油、110萬噸/年乙烯、280萬噸/年對二甲苯。一套為15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對二甲苯。根據項目建設的條件,成熟一個、落地一個、建設一個。

推進目前在建12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項目的建設。

2025年產業規模目標為3100萬噸/年煉油、170萬噸/年乙烯、380萬噸/年對二甲苯。

二期(2026-2030年)

規劃對一期15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對二甲苯進行擴建,新增10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乙烯。

擇機建設丙烷脫氫項目。

最終,基地產業規模達到4000萬噸級煉油、400萬噸級芳烴、300萬噸級乙烯。

連雲港又來了一家大企業,投資300多億,首次用乙烷裂解制乙烯!

乙烷制乙烯市場前景

衛星石化稱,項目採用乙烷裂解制乙烯技術尚未在國內建有裝置,因此本項目是國內具有示範引領效應的烯烴綜合利用產業基地。

近年,在大量煤/甲醇制烯烴,丙烷脫氫制丙烯,混烷脫氫項目投產的背景下,中國丙烯產能增速明顯超過乙烯,而中國乙烯需求量及供需缺口遠大於丙烯。2016年,中國乙烯產量為1781萬噸,當量缺口達到2000萬噸,較2006年增長155%。因此,石化企業紛紛駐足乙烯市場。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史獻平在2017亞洲煉油和石化科技大會上表示,乙烷裂解制乙烯路線主要具備兩大方面的優勢:一是投資較低,二是原料成本較低,尤其是乙烷目前在價格上處於低點,大概比石腦油低1000-2000元/噸,成本優勢巨大。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2012年後美國乙烷庫存激增,而國內裂解裝置和有限的出口能力無法消耗巨大的增量,2016年12月美國乙烷庫存達到54百萬桶的歷史新高。雖然陸上管輸設施和海上出口終端相繼投運,但未來加拿大、西歐和印度的需求增量有限,頁岩油氣業復甦背景下預期北美乙烷過剩局面將延續,東亞地區有望成為下一個乙烷貿易的套利區域。

另外,隨著海運能力瓶頸的突破,國內乙烯行業將現油頭、煤頭、乙烷裂解三種路線並存競爭局面。光大證券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隨著大批一體化裝置的落地和北美新增乙烷裂解產能的衝擊,油頭乙烯的景氣持續性存疑。根據測算,目前進口乙烷裂解的完全成本在4000元/噸線下,在不同的油價、甲醇價格場景下相比石腦油裂解和MTO均具備絕對的成本優勢,在國內發展乙烷裂解是對北美過剩乙烷資源的優化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