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政|理論上不去、講不圓,中國在國際上就會永遠吃虧

资政|理论上不去、讲不圆,中国在国际上就会永远吃亏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资政|理论上不去、讲不圆,中国在国际上就会永远吃亏
资政|理论上不去、讲不圆,中国在国际上就会永远吃亏

中國發展起來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不適應、不理解,有的甚至覺得中國人偷跑、搶跑、耍賴,佔了西方人的便宜。為什麼中國在世界上總是被誤讀、誤解?根源在於“有理說不出、有理說不明”。成功的經濟發展實踐,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一套理論來闡釋和指導,不然,在前進的道路上,就會被帶偏。

經濟學理論講得成功的是英國人

1775年英國開始搞工業革命,同一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被認為是經濟學的《聖經》。《國富論》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市場經濟是自我平衡的,好得很,只要你搞自由市場經濟,人人都受益。因為自由市場經濟可以讓勞動分工很細,每個人都發揮效率。亞當·斯密給英國時代創造了一種理論、一種思想,影響了無數人,大家都覺得英國工業革命是世界的福音。

亞當·斯密的繼任者大衛·李嘉圖,當了英國的國會議員,後來到大學當教授,也為當時英國的經濟搖旗吶喊,自由貿易好、人人都受益,自由貿易的各國都發揮比較優勢。英國當時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國家,他們的經濟發展在學者那裡找到了理論的、思想的根據。

馬克思雖然不是英國人,但他研究的是當時興起的英國資本主義市場的生產方式。在英國大英博物館奮鬥了幾十年,他的結論有鮮明的鬥爭性、實踐性,充滿了哲學的思考。馬克思發現資本主義制度有它潛在的本質性矛盾,這個理論給當時的工人運動提供了思想指導。

凱恩斯看到了自由市場經濟本身的衝突、矛盾,包括1929年的大蕭條,工人大規模失業,有人想買東西,但是工廠又不能開工,這是一個巨大的矛盾。凱恩斯提出政府必須干預,政府發債券,僱工人在地上挖個坑都可以,只要你挖坑就把工人僱了,工人就有錢了,市場就可以運轉起來,他在哲學層面實際上是繼承了馬克思。

一戰結束時,凱恩斯作為當時最重要的經濟學思想者,倡導不應該死磕德國,英國跟法國應該給德國留出生路,可惜他們沒有聽凱恩斯的。英國和法國拼命地擠德國,把德國推向了極權主義的死路。二戰結束前夕的1944年,凱恩斯帶領英國的團隊應邀到美國去構想1945年戰後世界的經濟大格局。凱恩斯講得非常好,但是可惜英國已經是明日黃花了,美國掌握了世界霸權。堂堂凱恩斯說不過美國的國務卿懷特,懷特方案最後被採納。

资政|理论上不去、讲不圆,中国在国际上就会永远吃亏

講得比較成功的是美國人

美國非常有意思,建國二百多年的時間,絕大部分時間是搞貿易保護的,美國內戰的結果是,搞貿易保護的北方戰勝了支持自由貿易的南方,這是完全背離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的基本原則的。

美國從內戰結束一直到二戰,這段時間沒有出思想家、經濟學的大家,沒有思想家為自己辯護。美國推行大陸經濟,搞貿易保護,不需要提倡自由貿易是說得過去的,但是美國沒有思想家為自己辯護。

直到二戰結束,美國要主導國際秩序了,蹦出來一位米爾頓·弗裡德曼,自由經濟的領軍人物,他是一個很好的傳播者,作為猶太人非常會辯論、非常會利用電視媒體的傳播渠道在美國到處宣傳自由市場經濟,符合那個時代的精神,符合當時美國所主導的自由市場經濟的精神,算是成功的,但是應該說不能算原創。

接著,二戰之後哈佛大學當時最有名的、最有影響的阿爾文·漢森教授,他的貢獻是把凱恩斯主義引到了美國。他的學生保羅·薩繆爾森跑到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經濟系,技術層面非常強大,建立了現代整個經濟學的技術體系。還有一位是薩繆爾森的侄兒薩默斯,當過美國財政部長,後來又當過哈佛大學校長,以前是為自由貿易搖旗吶喊,最近一段時間開始轉向,說自由貿易對美國不一定是好事。

坦率地說,美國搞經濟學的人多,技術完備,非常強大,但是思想層面有點土,重大思想都是來自於歐洲的,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馬克思,還有後來的熊彼特等。

资政|理论上不去、讲不圆,中国在国际上就会永远吃亏

不敢講、講得不好的是日本人

最悲情的故事是日本。日本人將近三十年的經濟衰退怎麼來的?

我認為是經濟學沒搞好。日本人非常勤奮,技術上精益求精,研發一個汽車、做一個產品,幾十年如一日,但經濟學不是這麼玩的。

日本人的缺點是什麼呢?一是學外語太慢、嘴笨,這塊不如中國人。二是思想層面,沒有學到西方的精髓,沒有創新。這麼多年日本的財政部、央行找不出幾個能夠跟美國人吵架的、在理論上能夠講得圓的高級學者或者官員。日本財政部裡面的博士非常少,這麼多年一碰到匯率問題、貨幣政策問題、具體的體制問題,他們講不清楚。

例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最倒黴的是日本,因為日本借了很多錢給東南亞國家,日本非常希望東南亞國家能夠緩一口氣,然後把這個錢還回來。日本人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錢不夠,我們出錢搞一個亞洲貨幣基金,來營救那些陷入金融危機的國家,把他們扶起來之後給我還錢,就像美國扶持墨西哥一樣。美國人說不行,一定要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一步伐行動,日本人什麼都不敢講。

所以,中國未來到2035年、2050年的發展,不光要解決具體問題,還要把中國的理論講出來。為什麼我們要市場跟政府同時使勁?為什麼今天的美國、歐洲會出問題?要把這個問題在理論上講清楚,講不清楚一定會吃虧,這是我們的責任。

日本20多年的衰退,起源於1985年的廣場協議,而廣場協議之所以簽訂是因為日本經濟學研究長期落後於實踐。在日本經濟騰飛的年代,鮮有日本經濟學家能夠與美國同行針鋒相對,從學理上反駁美國政府強勢要求,沒能給一線經濟政策團隊應有的支持。最終,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政策要求,日本經濟政策界毫無還手之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二戰結束前夜的佈雷頓森林會議,多虧了偉大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沒落的“大英帝國”爭得了超額的話語權和利益。

(摘自《領導文萃》2018年7月下)

精彩回顧

资政|理论上不去、讲不圆,中国在国际上就会永远吃亏
资政|理论上不去、讲不圆,中国在国际上就会永远吃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