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峯、快捷崩盤之後,中小快遞如何夾縫求生?

2018年,隨著全峰、快捷的崩潰,揭示著中小快遞企業洗牌階段的開始。中小快遞企業加盟商們人人自危,甚至激烈討論上下一家是誰倒下的猜測。

數據顯示,快遞行業上半年CR8達到81.5%,且仍在持續上升。在一線快遞企業不斷通過成本壁壘擴張市場的背景下,行業格局變化事態已容不得中小快遞企業們猶豫,如何在巨頭的夾擊中突出重圍生存下來,確實並不簡單。

中小快遞企業的瓶頸

快遞行業是規模效益非常明顯的行業,規模越大越有優勢。

位居一線的快遞企業,以網絡、服務等優勢獲來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從而利用規模效應來進一步降低成本,構築成本壁壘,市場資源不斷向龍頭企業集中。

而中小快遞企業礙於業務規模限制,車輛較難載滿的現象常常發生,如果等待整車裝滿後再出發,運輸時效上將不如巨頭。如果裝載率較低的情況駛出,則需要承擔較高的單票成本,進入兩難的困境。不僅裝載率,網絡、幹線、系統、人力、設備等等成本都可以通過規模攤薄,在一線快遞企業的規模與成本不斷互相促進正循環的時候,留給二三線快遞企業突破的機會已然不多。

快遞不留,自有快運?

相較快遞競爭行情之下,快運市場看起來比較樂觀一些。相比快遞企業目前市場集中度高且持續集中的態勢(2017年CR8=78.7%,並持續處在上升狀態,目前已超過81%),快運市場集中度非常低,CR8僅為3.8%,前30佔比也只有5.8%,基本仍處於非常分散的狀態,而美國零擔市場在2016年CR8就已達到71.1%。

隔行如隔山,快遞快運就差一個字,卻有著場地、倉儲、系統、操作、車輛等巨大差異,向快運轉型的路上存在諸多挑戰。同時快遞巨頭紛紛進軍快運領域,展開全面競爭。資本方面的投資也更青睞於相對成熟的快運企業來鋪大市場,以便快速攻城掠地。

管理較落後

中國有兩句老話,一句是“山高皇帝遠”,還有一句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在快遞行業發展初期,傳統的加盟制資產輕、擴張快,以親友同鄉為主力擴張領地,不可否認是那個時代企業崛起絕佳的戰略。而在快遞企業在依靠加盟制迅速崛起之後,總部在管理上,所面臨的尷尬局面,用那兩句老話描繪得淋漓盡致。

因此“以罰代管”成為快遞企業在加盟的體制下,對管理問題的“臨時藥方”,隨著基層對這種管理方式的不滿,一線快遞企業也不得不下大功夫提升自己的管理實力,而二三線快遞企業要想打好翻身仗,將管理水平提升上來是首要思考的問題。

經歷了黑暗期的國通,從2017年7月至今多次對管理層進行調整,並引進新總裁侯國烽,開放股權,吸納行業內有志之士、社會資本和資源,拓展或加入到國通。國通董事長洪一丹、副總裁盧紅彬甚至帶隊走進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招募人才。

國通這樣尋求管理突破,敢於吸納新人的做法是非常積極的,何況也有德邦大力招收應屆生作為管理儲備人才的案例。

而對此有很多快遞老炮認為,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多為秀才,現實與理論相去甚遠,很難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管理人員應該從基層老手提拔。

內部晉升是非常好的管理機制,而引進菜鳥也有其價值所在,新穎大膽的思維與視角,與“見怪喊怪”的聲音正是當前快遞企業所缺乏的,在此國通已經勇敢地邁出了一步。

引入資金難度大

通過上市資本加持等方法,是提升資金實力改變現狀較為快速的方案。而目前上市啟動程序到最終成功上市的過程,對於物流企業而言週期較長,並充滿了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國內排隊IPO,以德邦為例,從2015年7月在證監會公佈《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說明書》,啟動公司的IPO申請流程,到順利過會再到成功掛牌上市,前後共經歷30多個月的時間。即使是借殼,在資源、審核和流程等方面的難度也有所增加。

資本方面,更傾向於投資已經較為成熟的企業,才更有利於加速對市場的攻掠,並且在龍頭實力已經頗具規模的情況下,例如中通市值已過千億,想在行業裡做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難度還是比較高的。資金注入對於管理能力仍然較差的傳統二三線快遞企業來說,或許還一些治標不治本的味道。“花香蝶自來”,想辦法提升自身實力,才是當務之急。

快遞細分領域門檻高

電商界裡,在阿里、京東、蘇寧這樣的巨頭之下,各界普遍認為很難再出現較大的格局轉變,而拼多多一躍而出,佔據了全國2017年11%的快遞包裹量。

至今快遞行業還未有一家黑馬像拼多多一樣殺出。拼多多低價策略是建立在部分產品質量捨棄上的,而快遞作為服務行業,服務質量是用戶的剛需,用戶的體驗損失不會像在電商平臺上,因自己貪便宜而認栽,東西湊活湊活接著用,而包裹慢兩天、損壞、遺失一個,誰敢試試?捨棄服務質量降低成本,以搶奪市場的策略,在快遞行業是很難實現的。

在物流快遞領域,儘管已有部分快遞企業專注於此,但冷鏈等細分領域,倉庫、設備、技術、管理等方面挑戰頗多,門檻較高,即使是順豐這樣的巨頭,也仍未佔據絕對優勢。

所以在快遞細分領域需求較大情況下,中小快遞企業避開與龍頭直面競爭,轉型進軍快遞細分市場仍是較為可行的選擇。

中型快遞企業向專業化轉型,小型快遞企業向個性化轉型,例如大包裹的優速、B2B的速爾仍然屹立不倒,甚至優速今日再次宣佈,經過4個月的產品成長期,將對已完成上線的99個330限時達城市升級為全境覆蓋,並提出“限時未達,運費最高全退還”的承諾口號,看起來優速在大包裹這片細分領域幹得風生水起。

優速某負責人還對精細化產品探索經驗坦言:“一款新產品,從市場導入期到成長期,決定了產品的成敗,小步快進對市場探索,觀察市場的反饋。快遞市場雲波詭譎,要快,但更需要穩。”

長遠來看,快遞細分領域依然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只有在專業層面佔據優勢,才能避免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